梁燕龍,翟 韻,楊宜球
(肇慶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廣東 肇慶 526040)
助產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在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從事臨床助產、圍生期保健以及產前產后護理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藥物學基礎是高職助產專業的一門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的公共基礎課程,實驗是教學的重要環節。以往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一直處于從屬地位,這與實驗課時相對較少以及實驗成績占比較低有密切關系,無疑使教師和學生都忽略了實驗課的重要性。傳統實驗教學多采用LBL教學方式[1],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按照實驗指導要求循規蹈矩地完成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影響了學習積極性以及評判性思維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基于此,針對助產專業學生特點和人才培養目標,我們把LBL+PBL教學法引入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中。
PBL教學法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已在醫學理論教學中得到應用,獲得教師和學生的肯定[2]。目前,LBL+PBL教學法在實驗教學中運用較少,筆者將其引入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告如下。
參與本次研究的2017級助產專業學生共283人,分為兩組,對照組141人,實驗組142人,均為女生。兩組都分為18個實驗小組,每組7~8人,推選一名學生擔任組長。兩組均為我校高考統招大專生,在年齡、性別、入學成績等方面無明顯差異,于第三學期開設藥物學基礎實驗課程,使用相同的教材,并由同一位教師授課。
1.2.1 對照組 采用LBL教學法。首先指導教師講解實驗目的、要求、準備、基本原理、實驗方法、注意事項等,然后各小組組長組織學生按照指導教師講授的方法進行實驗操作,最后指導教師進行課后小結,學生按照實驗指導內容完成實驗報告。
1.2.2 實驗組 采用LBL+PBL教學法,具體如下。(1)教師課前準備:熟悉教材,查閱資料,編寫教案,精心選擇實驗內容,設計調查問卷。實驗內容需緊扣教學大綱,貼近臨床助產工作,根據實驗流程設計能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欲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如提出問題:如何觀察同一藥物在不同給藥途徑下對藥物作用快慢及強弱的影響?根據實驗內容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包括實驗方法和材料(含物品、器械及環境)、具體檢測指標、實驗流程、注意事項等。
(2)課前動員,組內分工及準備:在教學前,教師向學生介紹LBL+PBL教學法的基本內容、特點、形式、流程等,讓學生對該教學法有一定認識。在實驗前兩周教師將實驗內容、重點及相關問題告訴學生,各組長將實驗內容和工作任務科學合理地分派給每個組員,要求其做好查找、收集和歸納資料的準備,然后進行組內討論,制訂實驗方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指導學生使用實驗指導、教材、文獻數據庫等各種學習資源,同時根據各組實驗方案準備實驗物品及器械,但是實驗試劑配制和實驗器具清洗均由學生完成。
(3)課上開展實驗:在實驗課上教師先采用LBL教學法,利用多媒體課件復習理論知識,講授重點和難點,然后采用PBL教學法,要求各小組根據討論結果按步驟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現象進行分析。若出現異常情況,學生先在組內討論和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再請教指導教師。最后各組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提交實驗報告。
(4)實驗總結:要求每組組長對提交的實驗報告進行匯報和總結,然后學生展開課堂討論,進行自評和互評,最后指導教師分析實驗要點,評價各組實驗情況。
兩組教學效果主要通過問卷調查和實驗考核進行評價。(1)調查問卷分為教學效果評價表和評判性思維能力測量表(CTDI-CV)兩種[3],其中CTDI-CV包括7個維度,分別為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認知成熟度。這7個維度得分為10~60分,≤30分表示存在負性評判性思維能力特質,31~39分表示評判性思維能力特質意義不明確,40~49分表示正性特質,≥50分表示強的特質[4-5]。(2)實驗考核分為實驗方案設計(40%)、實驗操作(30%)和實驗報告(30%)3部分,滿分100分,重點考查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
將數據輸入SPSS 19.0軟件進行統計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調查顯示,兩組在年齡、聽說過PBL教學、參加過PBL教學、參加過大學生創新創業行動計劃、參加過各類型的科研項目方面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見表1)。

表1 研究對象一般資料比較
發放教學效果評價表283份,回收283份,回收率100.00%。實驗組學生認為LBL+PBL教學法是一種好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學習主動性,促進師生課堂互動,增加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提高學習效率(P<0.05)。約20%的學生希望在后續實驗課程中單獨實施PBL教學,但是絕大多數學生希望實施LBL+PBL教學(見表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效果的評價(人)
發放CTDI-CV 283份,回收283份,回收率100.00%。在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前,兩組CTDI-CV得分和總分差異無顯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與教學前相比,教學結束后實驗組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求知欲維度得分均明顯提高(P<0.05),但是對照組7個維度得分均無明顯差異(P>0.05)。與對照組相比,教學結束后實驗組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求知欲維度得分均明顯提高(P<0.05,見表 3)。
對兩組進行實驗考核,內容包括實驗設計方案、實驗操作和實驗報告3部分。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實驗設計方案和實驗報告得分以及總分明顯更高(P<0.05,見表4)。
藥物學基礎是助產專業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實驗是該課程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評判性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環節。助產專業學生在實驗課上通過獨立思考和分析問題、動手操作來驗證并進一步掌握理論知識,但是很多學生認為藥物學基礎實驗課程對今后工作幫助不大,致使學習積極性低。針對這種狀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考慮學生的專業特色,又要考慮其知識儲備,將藥物學基礎知識與助產工作需要有機融合,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獨立思考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
表3 教學前后兩組CTDI-CV得分比較(±s,分)

表3 教學前后兩組CTDI-CV得分比較(±s,分)
注:t1:兩組教學前比較,t2:實驗組教學前后比較,t3:對照組教學前后比較,t4:兩組教學后比較;*表示同一組教學前后比較P<0.05,▲表示兩組教學后比較P<0.05
項目實驗組(n=1 4 2)對照組(n=1 4 1)F值t 1 t 2 t 3 t 4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求知欲認知成熟度總分教學前3 7.7 2±3.6 5 4 1.1 5±3.0 4 4 1.3 3±2.5 1 3 9.1 1±3.3 8 3 9.4 2±4.1 7 3 9.0 9±2.9 8 3 8.6 6±4.2 3 2 7 8.6 9±1 5.2 2教學后4 3.8 9±4.0 2*▲4 6.4 7±3.5 9*▲4 5.1 7±2.1 4*▲4 4.2 7±3.0 6*▲4 0.8 4±4.5 2 4 4.3 7±3.1 7*▲4 0.0 8±3.7 9 2 9 7.1 8±1 6.3 1教學前3 8.1 3±3.7 7 4 1.7 6±3.5 2 4 0.7 8±3.0 6 3 9.8 9±3.5 1 3 9.7 4±3.7 9 3 9.9 1±3.2 2 3 9.2 7±3.9 4 2 7 9.7 8±1 4.2 9教學后3 8.9 9±4.0 1 4 2.1 4±3.2 8 4 1.8 7±2.7 6 4 0.1 2±3.2 0 4 0.2 6±4.0 5 3 9.6 4±3.1 4 3 9.2 1±4.1 1 2 8 4.1 0±1 5.3 6 1 0.1 9 8.4 6 7.9 6 8.9 1 3.1 2 9.3 3 3.4 7 2 5.8 3 1.0 7 6 1.0 9 3 1.0 7 6 1.1 0 8 1.0 4 5 1.1 4 9 1.0 6 2 1.3 5 2 4.1 1 7 3.7 5 6 2.9 8 8 3.8 1 4 1.5 7 2 3.9 6 5 1.6 2 9 1.2 4 2 1.1 4 2 1.0 4 9 1.4 2 6 1.0 3 1 1.0 7 2 1.0 2 2 0.0 8 7 1.8 3 7 4.0 0 4 3.6 6 2 2.8 1 7 3.7 8 9 1.0 5 7 3.9 1 2 1.0 8 5 9.2 5 0
表4 兩組實驗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4 兩組實驗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實驗操作2 6.8 1±3.9 8 2 5.7 7±4.2 2 1.2 8 1>0.0 5實驗設計方案實驗組對照組t值P 3 6.3 8±2.8 1 3 0.1 1±3.6 5 4.6 1 2<0.0 5實驗報告2 7.8 9±3.7 2 2 4.0 5±2.8 6 3.4 9 0<0.0 5總分8 7.7 8±5.1 1 8 0.3 9±4.8 2 7.2 5 5<0.0 5
本研究采用LBL+PBL教學法進行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結果顯示該方法效果較好,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提高自學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學習主動性、學習效率,促進師生課堂互動和學生合作交流,88%左右的學生愿意繼續接受LBL+PBL教學,這與Sangestani G的研究結果相似[6]。另外,LBL+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助產專業學生實驗考核成績,尤其是實驗方案設計和實驗報告成績。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是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以及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徑[7],采用LBL+PBL教學法符合助產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教學需求。
有研究發現,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單獨采用PBL教學法能夠明顯提高學生考核成績、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團隊合作精神,但是無法解決學生知識體系不完善、教學時間不充裕等問題[8-9],其他醫學課程PBL教學也存在類似的問題[10-11]。同樣,按照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大綱要求,并不是全部章節都適合進行PBL教學[12]。因此,對于基本實驗操作技能、處方藥識別等內容可選擇LBL教學法,以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但對于綜合性、設計性實驗可采用PBL教學法。例如在給藥途徑不同對藥物作用的影響實驗中,針對不同給藥途徑、藥物吸收快慢比較等內容選擇LBL教學法,而關于觀察不同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快慢及強弱影響的內容可選擇PBL教學法。本研究發現LBL+PBL教學法可以彌補單一PBL教學法的不足,提高教學效果。
由于臨床助產工作中需要不斷提高服務質量以確保產婦安全[13],因此在助產專業教學中需要加強學生評判性思維能力培養。研究結果顯示,LBL+PBL教學法能夠提高學生尋找真相、開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統化能力、求知欲維度得分,并且學生得分高于40分,說明該教學法能夠使學生擁有正性評判性思維特質。但是本研究還發現,LBL+PBL教學法并未達到增強學生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提高認知成熟度的目的。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學生長期接受傳統教學,導致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認知成熟度較低;另一方面可能是LBL+PBL教學學時不多,而增強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提高認知成熟度是一個長期且持續的過程。
研究結果還顯示,兩組實驗操作成績差異無顯著性,可能與考核方式存在問題有關。但是比較實驗設計方案和實驗報告成績,能夠發現LBL+PBL教學法更有利于提高助產專業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等。
綜上所述,LBL+PBL教學法應用于助產專業藥物學基礎實驗教學中效果較好,符合助產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至于在教學過程中增加LBL+PBL教學學時能否增強評判性思維的自信心和提高認知成熟度,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