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司坤
智能手機的發展日新月異,功能愈發齊全,近年來關于電腦是否會被手機取代的討論不絕于耳。而在不久前舉行的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全球知名手機廠家宣布推出折疊屏5G手機,似乎再次將這種可能性推向現實。然而,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并不認同這種觀點。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楊元慶在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表示,智能手機只是一個消費型工具,并不是生產力工具,個人電腦還有很大創新空間。
在回答記者有關個人電腦未來發展路徑的提問時,楊元慶表示,個人電腦肯定還有很大創新空間,我們覺得個人電腦應該發展成個人智能電腦?,F在講的PC互聯網到移動互聯網,再往下是一個智能物聯網的新階段。隨著5G到來,我們將來會推動PC永遠在線,而且會加入一些人工智能引擎,比如說語音引擎、視頻圖像引擎,讓它將來可以和你更加自然的交流,不管是用語音、手寫、手勢都可以和它互動。
楊元慶認為,將來電腦還有非常大的發展空間,大家一度擔心電腦會不會完全被智能手機吞沒,現在沒有這樣的擔憂了。手機是一個消費型工具,而不是生產力工具。作為生產力工具,電腦永遠不會被取代。另外,隨著5G到來,長時間視頻需求會越來越高,所以我相信電腦也好,平板也好,都會有更大的用處。
在談到5G技術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時,楊元慶表示,5G絕不像3G、4G時一樣,大家只是盯在一個終端上面。面對5G,在終端設備領域,我們會一如既往繼續努力,聯想是最早發布5G終端的,我們通過模塊化方式實現5G,今年下半年我們也會有5G手機發布,但5G的機遇,不僅僅在終端領域,后臺設備也是巨大機會。
楊元慶表示,在未來5G建設中,基站數量將比4G多得多,如果都用專用設備的話,成本太高,而如果采用開放的設備,將會大大降低5G建設的成本。而且5G的應用,不光是像現在混合組網給消費者來使用,將來更多是給企業來使用的,它可能通過切片的方式,就可以讓每一個企業,好像自己建了一個專網。而要能夠進行切片,能夠給企業提供這種虛擬專網服務,都要基于開源的標準化相關技術。在這些方面,聯想也在積極準備。
楊元慶還提到,5G不僅是給消費者使用的,更多的是給企業使用的,給行業使用的。運營商能夠通過切片給企業提供專網,但它怎么跟企業建立起聯系,它還得通過商用物聯網的解決方案才能配合使用。在5G時代,應用場景是完全不一樣的,聯想可以有更大作為,5G將來帶來的高帶寬,不光是給智能手機用戶消費的,它會被大屏電腦消費,會被一個企業,甚至整個智慧城市消費,道路交通、每個小區里都將布滿5G的微基站,并且是將邊緣計算的能力匹配在一起來發展。每個企業、每個大樓里面,都會有5G微基站。未來可能就沒有WiFi,這個領域是包括聯想在內的設備廠商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方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