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美國、韓國、德國特約記者 蕭達 李軍 青木 ●陳一 王偉 柳玉鵬
在朝美領導人第二次會晤無果而終后,美國是否仍愿意重啟無核化談判成了人們心中最大的疑問。3月5日,長期跟蹤朝鮮核導動向的智庫“北緯38度”和華盛頓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CSIS)宣稱,根據衛星圖像顯示,朝鮮突然開始在西海火箭發射基地(美國稱東倉里導彈發射基地)開始重新建造建筑物。美媒隨即大肆炒作,認為這是一個負面信號,表明了朝方對待無核化談判持消極態度。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5日也強硬警告稱,如果朝鮮不愿放棄核武器,則美國不僅不會解除對其制裁,還會加強制裁措施。不過,韓國國情院并不認為朝鮮將重啟導彈發射基地或寧邊核設施。韓方稱,當下最關鍵的是美朝盡早重返對話桌,繼續推進核談判進程。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6日稱,只有在美朝相互讓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
朝鮮對美國“豎中指”?
華盛頓智庫“北緯38度”5日發表報告稱,最新的商業衛星圖像顯示,在朝鮮西海發射基地發現了重建發射設施的跡象。西海發射基地是朝鮮國內為數不多的遠程導彈和火箭發射基地,朝鮮曾于去年6月第一次金特會后為顯示棄核(導)決心而進行了部分拆除。“北緯38度”的報告稱:“在火箭發射臺邊,軌道式轉運建筑正在建設,建筑旁還發現有兩臺起重機,墻已經建起來了,而且新建了屋頂。”衛星圖像顯示,朝鮮火箭發射基地的重建工作開始于今年2月16日至3月2日期間。“北緯38度”網站執行編輯吉尼稱,很難判斷朝方的重建活動是在朝美領導人河內峰會之前還是之后發生的,他本人傾向于認為在峰會之前就開始了。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5日也稱,朝鮮正在快速恢復西海發射基地的設施。報告稱:“當前的活動是蓄意的和有目的的。”
這兩份報告立即引起美國媒體的大肆炒作。《華盛頓郵報》稱,這對于朝鮮關于無核化談判的立場來說是一個不祥之兆。在朝美領導人河內峰會時,特朗普說金正恩向其允諾不繼續核和導彈試驗。在這一背景下,朝鮮重建火箭發射基地的舉動將被視為是挑釁行為。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稱,這增加了人們對未來美朝談判前景的質疑。
美國蒙特雷國際研究院朝鮮問題專家劉易斯稱:“不難想象,朝鮮事先就曾認為,如果他們沒有在談判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他們就會選擇恢復一些活動,這就是其中之一。”CSIS朝鮮問題專家車維德稱,河內峰會之前的數日里,西海發射基地沒有發現此類活動的跡象,這表明朝鮮重建發射設施是對未能爭取到特朗普放松對朝制裁的直接回應。“這是朝鮮的B選項,是對美國豎中指”。
博爾頓發出新威脅
與此同時,一直對朝鮮表態強硬的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5日接受福克斯電視臺采訪時對朝鮮發出威脅稱,如果朝鮮不解除核武裝,那么業已嚴厲的對朝制裁將只會進一步加強。他稱,華盛頓正在等著看平壤是否按照承諾放棄其“核武器計劃及與其相關的一切事情”。當天,兩名美國參議員還提出一項名為“瓦姆比爾法”的提案,要求特朗普政府對與朝鮮有金融業務往來的其他國家進行制裁,以懲罰朝鮮當年拘留美國大學生瓦姆比爾并致使其被遣返后死亡。
英國《衛報》稱,美國智庫的報告以及博爾頓等人的威脅,增加了人們對于朝鮮半島的和平努力將陷入危險境地的擔憂。報道稱,新的證據可能使美朝之前建立的部分信任出現逆轉,加上博爾頓的威脅,這表明特朗普引以為傲的外交成績面臨瓦解危險。
俄《生意人報》稱,美國此前宣稱終止與韓國的“關鍵決斷”等聯合軍演,現在又炒作朝鮮重建導彈發射場并加強對朝鮮的威脅,這是美國企圖用“胡蘿卜加大棒”迫使朝鮮就范。
對于美國智庫的報告,韓國的看法不同。韓國KBS電視臺6日稱,韓國國家情報院5日對有關朝鮮核導設施的最新情況向國會做了詳細報告。報告確認朝鮮西海發射基地出現了安裝屋頂等小規模活動,但不認為朝鮮此舉是為了重新將其用作導彈發射基地。此外,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總干事天野之彌4日稱朝鮮核反應堆最近3個月都沒有運行的跡象。韓國國情院長徐薰5日在國會表示:“朝鮮寧邊5兆瓦核反應堆從去年年末開始暫停啟動,現在并未觀測到再處理設施啟動的征兆。豐溪里核試驗場也在去年5月廢棄儀式結束后,坑道處于棄置狀態,尚無特別動向。”報道稱,徐薰的發言被解釋為朝鮮并沒有在美朝監控之外的新的核設施。雖然美國有人提到所謂“分江核設施”,但“分江”實為寧邊所在行政地區的地名。國情院的報告還認為,美國致力于促使朝鮮全面無核化,但朝鮮將重點放在分階段無核化措施上,這是美朝最大的分歧,也是此次美朝首腦會談破裂的原因。
在朝美領導人河內會晤后,朝鮮是否還會堅持發展經濟,這成為韓國觀察朝方反應的重點。《韓民族新聞》6日稱,金正恩5日返回平壤后,朝鮮媒體積極展開宣傳活動。朝鮮《勞動新聞》6日稱,金正恩越南之行是“令全球震撼的萬里大長征”。《勞動新聞》在報道中使用的關鍵詞是:“愛國”(為了祖國的富強繁榮)、“愛民”(人民的和平幸福生活)、“獻身”和“未來”。報道稱,《勞動新聞》還以“第二屆全黨基層宣傳工作者大會”為契機發表評論稱,“將敵對勢力的制裁當作使經濟停滯合理化的萬能處方”是“失敗主義和投降主義”,并呼吁“自力更生大進軍”。韓媒據此解讀為:朝鮮預測聯合國和美國暫時不會解除制裁,因此加強和鼓勵內部團結,大力發展經濟。
文在寅擔憂“崩潰只在瞬間”
朝美領導人河內峰會無果而終,最擔憂的是韓國。韓國總統文在寅4日在青瓦臺主持召開了2019年度第一次國家安全保障全體會議,將外交政策重點放在“防止朝美對話脫離軌道”上。《韓民族新聞》稱,文在寅在會上稱,“崩潰只在瞬間”。這表明他非常擔心此次朝美首腦會談無果而終可能會使情況惡化到無法控制的地步,韓國應該站出來抓住“黃金時間”進行調解。
朝核問題磋商韓方首席代表李度勛5日飛往華盛頓,參加美韓日三方磋商。李度勛的此訪能否有效斡旋,推動朝美早日開啟對話,備受關注。據韓聯社6日報道,李度勛表示,當下最關鍵的是美朝盡早重返對話桌,繼續推進核談判進程。
中國和俄羅斯6日也對朝鮮半島最新局勢表態,呼吁美朝繼續對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6日在記者會上表示,當前形勢下,我們希望所有有關各方能夠繼續堅持通過政治對話解決朝鮮半島問題的正確途徑,相向而行,能夠為積極推動半島無核化和半島的和平穩定共同作出努力。俄副外長里亞布科夫當天也稱,只有在相互讓步的基礎上才有可能解決朝鮮半島無核化問題。他說:“解除對朝鮮制裁的問題是特別重要的。莫斯科希望華盛頓和平壤努力找到共同點。”里亞布科夫還說:“我們警告美國不要企圖煽動朝鮮半島的緊張局勢或使用各種威脅,這絕不是最終能為所有人提供必要解決方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