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強調:“將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納入師范生培養課程體系,列入高校和中小學辦學水平評估、校長考評的指標體系。”本文針對數學師范生的信息化教學能力的培養現狀,提出以下策略:(1)讓數學師范生熟悉通用軟件的運用;(2)讓數學師范生熟悉多媒體教學環境;(3)讓數學師范生熟練掌握學科軟件;(4)讓數學師范生學會應用各類數字教育資源。
關鍵詞:數學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
社會在變革,教育在深化。教育不斷被改進的時候,如今的時代給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聯網的發展催生了數學教育行業的變革,國內高等數學教育也隨著數學教育的興盛得到迅速發展,這對數學教育后備人才在信息化管理、新媒體數學教育、計算機綜合應用等素質技能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 數學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依據
目前,中國絕大多數高校數學專業課程設置的主要依據是1998年教育部普通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中對數學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我國各大高校數學相關專業的課程體系都是依照這項培養目標設計的;再者就是以學科建設為依據,立足于數學學科知識的交叉性和綜合性,建立學科之間的多維聯系,促進學科知識良性發展;同時也會參照信息化行業乃至社會的發展需要,使課程設置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專業的課程體系是以教育部統一頒布的指導文件為基礎,再借鑒其他高校比較成熟的培養方案,結合本校數學師范生的具體情況和以往數學專科生的培養方案做出調整,再參考其他相關管理專業的培養方案而制定的。
二、 數學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現狀
現在本科教學的人才培養已經向應用型人才培養方向調整,但是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課程教學中把大部分的學時都放在理論認知的層面上和對教學教材的解讀上,而對于理論的應用層面只是一帶而過,給專業數學師范生實際操作課時的安排卻非常少。目前,在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方案中只對通識課程、專業課程和職業課程進行比例分配統計,并沒有明確劃分課堂教學與實踐教學的學時比例,而且在畢業學分要求中,課外活動與社會實踐這一模塊是缺位的,能體現較強的社會實踐性和操作性的課程非常少。
現代互聯網已全面進入Web2.0的搜索和社交時代,并向Web3.0的大互聯時代邁進,可以說社會的運作過程就是互聯網的交互過程,互聯網的變革日新月異,帶動整個數學教育業態的革新,而數學教育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卻沒有緊隨互聯網發展趨勢。在互聯網時代中,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教育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現狀中有諸多矛盾,現行的知識體系與學生所需要的知識結構的矛盾,數學教育企業的人才素質需求構成與學生現有的素質和技能結構的矛盾等都越來越突出。
培養方案中缺乏對互聯網新時代下后備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在人才培養規格要求中有提及對國內外數學教育業界和學界動態關注的要求,也要求本專業學生了解現代信息技術,但是具體培養規格還不夠全面和細化。主要體現在數學教育業界和學界的最新動態特征的知識模塊存在缺位,例如當今的智慧數學教育、全域數學教育等數學教育業新形態;在信息技術運用方面沒有體現當前的熱門應用領域,例如新媒體營銷技能的應用。總的來說,現行培養目標與互聯網時代的數學教育業人才需求銜接性弱,培養規格要求對學生進修的指導性不強。
三、 數學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培養的策略
互聯網時代下的學校工作崗位都具有很強的實操性特征,學校后備人才要能夠把書面理論基礎和操作細則轉換為實際應用能力,而實際應用技能離不開在實踐課程活動中的技能訓練,而不是停留在書面和口頭教學。在校內的課堂教學中缺少具有互聯網特色的實際操作訓練,對于數學教育這門課,沒有安排新媒體教育的實務操作,在數學應用這門課程中,缺乏對在線產品信息的管理操作,綜合型平臺管理的實操也是空缺的;在校外對專業數學師范生在具體的實習工作崗位安排上,還是傳統的教育教學及中小學實習的勞務性工作,并沒有互聯網經濟下的學校的實習崗位提供給專業數學師范生,在校實習生缺少接觸互聯網+數學元素的新型工作環境、工作內容的機會,導致數學師范生對互聯網背景下的信息化行業態立體化認知得不到強化。
隨著互聯網新時代的到來,信息化行業與互聯網的進一步融合發展,廣東第二師范學院數學專業的培養方案也應該與時俱進,適應信息數據時代的人才需求特征,調整現行專業培養目標。本校相關教師應對當下社會發展新形態保持足夠的敏感度,及時對互聯網時代下的學校做出全面的分析,并對其所需要的后備人才進行準確、合適的定位,再利用分析成果對專業培養方案進行調整,使得培養方案更具時效性。
同時,還需要細化人才培養規格要求,具體的培養要求應具有動態性,可根據新近幾年信息化行業內的熱點確立階段性的人才培養目標,明確該專業數學師范生對當下的全域數學、智慧數學和定制數學等新業態的研究和應用要求,使得培養方案對數學專業在讀的數學師范生更具有指導性,促進其培養目標與數學+互聯網時代的學校人才需求構成實現實時對接,緩解互聯網時代下信息化行業內新出現的人才供求矛盾,實現數學行業人才的優化配置。
四、 結語
在互聯網高度發展和運用的信息化時代中,信息化行業對數學專業后備人才的能力要求發生了變化,為了適應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形勢,我國高校需要明確數學行業對數學師范生信息化教學能力的素質與技能需求,在課程培養目標、知識體系和實踐課程等三個維度做出調整,從而實現該專業課程體系的整合優化,真正響應互聯網時代對擁有信息化管理能力、新媒體教育能力和計算機綜合應用能力、應用型信息化行業后備人才培養的需要,培育出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學校所需要的專業后備人才。
作者簡介:
顏婉黟,四川省南充市,西華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