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史料圖片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是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理解、實現良好德育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徑。高中歷史教師要積極在歷史教育中融入史料圖片,改革創新歷史教學,構建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
關鍵詞:高中歷史;史料圖片;意義;對策
古人云:“左圖右史”,即在歷史學習中,圖片與歷史的結合,會促使枯燥的文字直觀化,抽象的圖片具體化。“左圖右史”是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唯有將圖片與歷史文字資料有機結合起來,方能促使歷史的學習與研究“有血有肉”,提高學習研究的效果。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將史料圖片整合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一方面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另一方面,史料圖片是還原歷史真相,增強課堂教學趣味性的有效途徑。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應當轉變過去枯燥的文字講解模式,通過史料圖片的整合,促使高中歷史課堂直觀、生動、形象,提高歷史教學的效果。
一、 史料圖片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所謂“博古通今”,歷史是先人的經驗,是現代人生存和發展的指南針。試想,如果沒有豐富的歷史經驗和教訓,人們還得將前人走過的路再走一遭,經歷類似的成功和失敗。而歷史,就是要讓后人不再“重蹈覆轍”。同時,歷史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明。因此,在高中歷史的教學中,教師應當重視歷史學科教育,借助歷史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史料圖片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 有利于激發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
富有時代特征的史料圖片,往往會比干巴巴的文字講解更有意義。就高中歷史的教學而言,傳統模式下,教師習慣于通過單一的語言講解,以期實現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而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則是建立在死記硬背的基礎上。背條款,記每個歷史事件產生的背景,長期的機械記憶,使得學生對歷史的學習失去了興趣。而史料圖片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有利于改變這種單一的文字講解模式。教師將歷史圖片資料與歷史教學內容整合起來,學生可以借助富有時代氣息的圖片資料理解文字內容,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例如,在講授高中歷史《精耕細作農業生產模式的形成》章節的內容時,如果教師僅僅依靠單一的文字講解,學生將會興趣索然。尤其是涉及生產工具的介紹時,僅憑文字講解,也難以讓學生理解相關的知識。而在講解的過程中,教師通過“圖片+文字”講解的模式,將會取得好的效果。例如,教師講遠古時期的生產工具如石器、骨器時,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將相關的圖片整合到教學中,并配以文字解說,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會大大提升,對提高高中歷史教學的效果意義重大。
(二) 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
學生對歷史的學習,不應當僅僅是會記憶、會做題,而應當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能夠通過歷史的經驗和教訓,讓自己更加富有智慧和內涵。而高中歷史教師在教學中,也應當積極轉變應試化的教育思想,改變過去側重學生背誦的模式,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史料圖與高中歷史教學的整合,是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關鍵。也許有人會認為:小小的一張歷史圖片,能夠說明什么?筆者認為:這樣的觀點大錯特錯。一張小小的歷史圖片,蘊含著豐富的歷史信息,能夠讓學生借助圖片,提煉自己需要的歷史知識。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將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很多史料圖片運用于教學中,讓學生了解戰爭產生的歷史背景、戰爭的過程等,促使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歷史知識,提高歷史學習的效果。
(三) 有利于實現良好的德育效果
歷史是一門人文性學科,歷史的教育,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會背書,會考試,更重要的是要借助歷史文化精神,給學生進行很好的人文教育、德育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認知,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例如,在高中歷史《南京大屠殺》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形式,將部分日本人虐殺中國人的圖片、歷史資料等融入課堂教學中,將圖片與文字解說相結合,讓學生深刻體會當時國家和人民生靈涂炭的現狀,培養學生“不忘國恥、振興中華”的使命感,為實現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奠定基礎;又如,在高中歷史《鴉片戰爭》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將鴉片戰爭時期的史料圖片融入課堂教學中,如林則徐虎門銷煙的相關圖片,讓學生更加深刻地把握鴉片戰爭產生的歷史背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實現良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二、 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圖片的運用對策
將史料圖片與高中歷史的教學整合起來,無疑是改革創新歷史教學的一個最佳手段。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開展歷史教學時,應當科學運用史料圖片,改革創新高中歷史的教學,構建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
(一)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史料圖片運用效果
史料圖片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信息技術手段的作用不可或缺。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整合運用史料圖片時,應當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教學效果。一方面,互聯網資源的搜集和篩選優勢,可以為教師整合史料圖片提供技術性的支持。教師需要的史料圖片,絕大部分可以借助互聯網信息資源庫獲取;另一方面,史料圖片的展示,離不開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高中歷史教師在整合運用史料圖片的過程中,應當科學運用信息技術手段,提高整合效果。
(二) 充分把握史料圖片與歷史教學內容的關系
教師將史料圖片整合運用于高中歷史的教學,并不是隨意而為,而應當經過認真的搜集和篩選,精心挑選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權威的史料圖片,以確保歷史教育的嚴肅性,促進良好教育效果的實現。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中,史料圖片的運用具有積極的意義。現代教育背景下,高中歷史教師要結合信息技術手段的輔助作用,科學整合史料圖片,改革創新高中歷史的教學,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習效果,構建高效的歷史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馮爾康.史學著作的圖文配合與構建視覺史料學[J].學術月刊,2006(7):123-128.
作者簡介:
莫邦爽,貴州省遵義市,遵義市南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