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許多國內外研究已經證實性格與語言學習策略之間存在著相關性,國外已有學者就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之間的關系展開研究,且得出了不一致的結論,然而國內關于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之間關系的研究卻很稀少,因此有必要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從性格這個視角探究詞匯學習策略。
關鍵詞:性格;詞匯;策略
一、 詞匯學習策略
對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起步較晚,始于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主要研究學習策略在詞匯學習領域的發展和應用。不同學者對詞匯學習策略提出了不同的定義和分類。Nation(1990)將詞匯分為高頻詞匯和低頻詞匯,直接學習適用高頻詞匯,間接學習使用于低頻詞匯。OMalley&Chamot;(1990)從認知加工角度出發,將詞匯學習策略分為認知策略和元認知策略。Schmitt(1997)的詞匯學習策略分為:發現策略,社會策略、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記憶策略。
二、 影響詞匯學習策略的因素
結合本文的研究目的,著重探討文化背景因素和性格因素對語言學習策略的關系。文化背景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影響:文秋芳(1993)指出與西方學生相比,中國學生更樂意使用記憶策略和邏輯推理式的外語學習策略。性格對語言學習策略的影響:Rubin(1975)研究指出語言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策略運用受到語言學習者對所學語言掌握的熟練程度、學習者的年齡、學習風格、學習任務、學習語境和文化差異的影響;Freeman和Long(2000)認為語言學習者使用不同的學習策略可能是由于語言學習者的性格、認知風格和偏好的不同。
三、 詞匯學習策略與性格關系的研究
國外對于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的研究正處于不斷上升階段,從筆者目前查閱到的文獻中可以總結出,首先很多國家已經在進行性格與詞匯學習策略關系的探究,包括墨西哥,新西蘭,伊朗,日本等;其次研究對象大都為成人二語習得者,包括大學生,研究生,英語專業學生;但由于語言文化背景,研究對象及樣本選取等的差異,對于研究結果而言還不一致,但大部分研究證明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有顯著相關性。那么在中國文化背景下,國外得出的研究結果是否適應國內還有待證明。接下來筆者將對國內有關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關系進行綜述。在中國知網上輸入“性格”,“詞匯學習策略”檢索發現,截至2017年,國內只有1篇相關研究,劉娟利(2011)以不同院系的非英語專業一年級的中國大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果表明:被試的性格與無認知、認知、社會情感策略使用呈顯著正相關關系,不同英語水平學習者在詞匯學習策略上也有顯著性差異。
四、 結語
目前國內外關于性格與詞匯學習策略上的研究還比較少,且結果呈現出兩種趨勢。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學習者的性格和學習策略的方式存在著不同,那么在中國文化背景下,性格與詞匯學習策略之間的相關性如何?劉娟利(2011)針對非英語專業大學生已經做過相關研究,但是僅僅一篇研究并不能代表中國的情況,因此有必要就性格和詞匯學習策略的關系開展更多的研究。
參考文獻:
[1]Freeman.&Long.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Nation,L.S.P.Learning Vocabulary in another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3]OMalley&Chamot.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4]Rubin.What 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 Can Teach Us[J],TESOL Quarterly.9(1):41-51,1975
[5]Schmitt,N.Tracking the incremental acquisition of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a longitudinal study[J].Language Learning 48,1998.
[6]劉娟麗.非英語專業大學生的性格與詞匯學習策略的相關性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
[7]文秋芳.影響外語學習策略系統運行的各種因素評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4.
作者簡介:
楊勤勤,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新疆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