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幼兒園美術室作為幼兒園裝備標準中的必配專室,過去更多作為教師開展美術集體教學的專用教室而存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布,明確了新時期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價值理念,這對幼兒園美術室及其活動提出了變革的要求。筆者結合本園實踐,提出了環境從“一統”到“多元”、教師從“單向教授”到“互動研究”、幼兒從“被動操作”到“探索表達”的變革策略,將過去相對封閉的“教室”更新為符合《指南》精神的“工作室”。
關鍵詞:教室;引領;變革
一、 環境——從“一統”走向“多元”
(一) 氛圍重建
通過室內硬、軟件裝修設計,從色彩運用、空間布局、材質選擇等方面營造工作室藝術氣息文化,讓每寸空間“說話”。入口處創設強視覺沖擊力的百種材料創意墻,搜集大師作品及具有代表性的民間藝術作品點布在大小空間里,使幼兒出入其間能充分打開感官與心靈,體驗環境所傳遞的多元信息,感知藝術表達的魅力,豐富頭腦中的“內在圖示”。用竹簾、黑色鋼絲繩及開放式金屬儲物架配合直立或攀援類植物進行空間的不完全分割,既通透流動又不相互干擾。潤“物”無聲,當幼兒步入室內,創作的靈感便會自然地生發。
(二) 功能分區
因地制宜合理規劃,利用吊頂、陳列柜、展示架、多材質隔簾等將美術室分割成多個半封閉空間的組合,按其功能設置感知欣賞區、工具材料存放區、操作表現區、展示交流區、自主清洗區等,并投放豐富的工具和材料供幼兒選擇使用。各操作區提供足夠寬的開放式工作臺,滿足幼兒面對面圍坐邊“工作”邊互動交流的需要。在工作臺上方安裝定向照明,將燈光投射到每一位幼兒的桌面操作區,使其個人創作空間相對獨立,支持其個性化表達。
二、 教師——從“單向教授”走向“互動研究”
幼兒園美術教學實踐,過去較廣泛地將教師角色禁錮在集體教學的課堂,停留在畫示范畫、做示范指導上,因此美術室也僅僅作為班級之外集體授課的專門場所。《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要“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用不同藝術形式大膽表達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個幼兒的想法和創造,肯定和接納他們獨特的審美感受和表現方式,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美術室環境的變革支持了美術室活動組織模式的創新,將之從過去“手把手”的教授幼兒既定的技能、制作程序及時改變為提供幼兒充分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時間。教師們司空見慣并習慣了的孩子沒有充分體驗就開始了指導或單方教學,或者有互動但沒有給孩子充分體驗創造過程的足夠時間的集體教學被重新定義,美術室活動中的師幼角色被重新定位,即主體是幼兒,教師是觀察、引導和點撥的客體。在工作室里進行工作的真正主角是幼兒,教師的工作則是“進入幼兒的內心世界,讓把幼兒的思想真正呈現出來”,給予幼兒一種支持性的鼓勵,積極地引導他們“按照自己的大綱”發展,并適時、適度地給予幼兒支持與引導。因此,教師適時適度通過語言、動作甚至微小的表情、眼神暗示等與幼兒進行及時的情感上的溝通和互動,是推動幼兒藝術想象和創造性表達活動很重要的教育策略。
與此同時,打破班級、幼兒年齡限制,美術工作室提供給不同個性、不同興趣、不同年齡、不同能力的幼兒“一起做”的機會。寬松的氛圍和開放的學習方式,有效推進了師生、生生更廣泛的交流和互動,也更有利于幼兒天性的無拘釋放,有助于教師走進不同個體的童心世界,使個別教育的影響和有機滲透又多了一扇可以隨時打開的“窗”。
三、 幼兒——從“被動操作”走向“探索表達”
美術室應“提供對不同藝術手段不同的探索機會,引導幼兒廣泛接觸各種美術手段和材料,探索其顏色、線條、材質、運動方式和空間結構與感官體驗,感受蘊含的美感”。教師通過提供豐富而多變的空間、材料,采用幼兒自主探究的組織模式,讓幼兒得以充分運用各種感官來探索不同藝術材料的顏色、材質和運動方式,積極發揮想象力、創造力,嘗試各種藝術手段進行自由表征和創作,表達自己的想法、經驗和情感。注重引導幼兒開展問題研究和深入探索,指導幼兒學習表達和交流,努力實現過程中角色地位的轉換,積累美術領域真正激發幼兒探究式學習和創造性表達的實踐經驗。幼兒從過去被動地按老師要求或示范有序操作,改變為自由自主的探索性表達,以愉悅、自主的狀態參與活動,大膽地選用多材質、多手段表現主題,或使用同一種材料來表達不同的主題,在“動手做”的過程中發現材料運用的無限可能和主題表達的豐富多彩,感受藝術創造的樂趣,體驗自我實現的快樂。“做中學”無疑應該是美術工作室最重要的組織原則。
綜上所述,合理的規劃布局和豐富的材料投放是美術室的物質基礎,即硬環境必不可少,而符合“工作室”探索特質的軟環境無疑更為重要。這是理念追求,更應是實踐探索!相信在《指南》精神引領下,“工作室”理念必將逐步完善并成熟,最終引入到幼兒園中每一個普通的專用“教室”,促進每個幼兒在審美體驗、表達表現、探究習慣、創新意識、合作能力等的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美)安·佩洛.藝術語言:以探究為基礎的幼兒園美術活動[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1.
作者簡介:
金曉英,江蘇省昆山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錦華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