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立足中歐班列國際鐵路聯運運單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研究聯運運單與多式聯運提單的共同性與優勢,從而建設性提出多式聯運提單與聯運運單的有效對接模式的探索,旨在優化中歐班列國際鐵路的運行更加完善,更好的提高客戶服務的質量。
關鍵詞:中歐班列;多式聯運;研究對策
在2018年8月26日,依據中國鐵路公司公示的信息,X8044次中歐班列(漢堡——武漢),順利抵達武漢吳家山的集裝箱中心站,也標志著中歐班列高速發展的意義性,累積8月26日突破10000班列。我們從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的負責人獲悉,自2011年中歐班列開行,實現日新月異的快速增長。尤其,2017年期間中歐班列呈現出井噴式高速增長,年開行3673列,同比增長116%,2017年的開行列數已是2011~2016年之間的總和。且在2018年持續保持高速增長的勢態,僅在2018年上半年開行列數已經達到2490列、同比增長69%,意味著中歐班列進入快速成長期,我國中歐班列在去程的組織上運輸貨物種類中,從單一化的電子產品,隨著快速發展,已經擴大到輕紡織物品、汽車汽配、糧食食品、葡萄酒、咖啡豆、木材、家具、化工品、小商品、機械設備等品類;中歐的開行,不僅在中歐各國經貿互通起到積極作用,且豐富沿線人民多樣性消費內容。
在盛景的背后,中歐班列局部的運行過程,存在一定程度的待優化、待提高的運行環節。筆者從中歐班列應用的聯運運單為切入點,通過分析當前的存在現狀,進而提出建設性意見。
一、 中歐班列國際鐵路聯運運單存在的問題
(一) 運單格式參差不齊
聯運運單共有三類:國際貨協運單、國際貨協運單+國際貨約運單、國際貨約+國際貨協統一運單。三種運單辦理方式,由于不同的承運人對不同的規范章法,掌握程度具有一定差異性,且“統一運單”商榷時效長、填寫項目過多、各類的語言較多,工作人員存在一定操作難度。同時,“統一運單”方式落實多年,但實際操作環節應用低,整體呈現低質低效。
(二) 運單信息化程度低
各國運單數據明細信息化一致性差,無法實現數據互通。雖然,我國鐵路95306貨運網站開通國際聯運運單上傳功能,但信息采集量與采集率表現低效,質量性信息不足的現象。
(三) 運單缺乏物權憑證功能
在整體國際鐵路的運輸過程中,從承運人接受貨物,到交付鐵路承運人一系列運輸過程中,只要沒有欠繳納鐵路應收費用基礎上,在承運人運輸環節中也沒有依據托運人的指令交付貨物,鐵路依然可以辦理正常交付手續,所以,貨品具有一定的風險及不可控因素存在,無法為出口方的權益做到充分性保障。
二、 多式聯運提單與聯運運單的共同性與優勢
在多式聯運的提單,是與聯運運單中具有共同的承運憑證與運輸合同屬性,則在共同性的基礎上,能夠保證運輸運單的局部結構發生變化時,即保證運輸整體的穩定性,且提高聯運運單不足的優化性功效。如,多式聯運提單的運行機制與金融屬性的層面論述,則有效提高貿易方應對貿易中或者市場變化中引發的突發狀況等,從而,在引發的糾紛中或其他問題上,貿易方能夠通過多式聯運提單的憑證,采取有效性措施,保證客戶的權益。多式聯運提單優勢如下:
1. 確立全程運輸責任方。多式聯運提單簽發方對貨品責任全權負責,提高統一化,提高客戶服務的時效性與便捷性。
2. 具有物權憑證功能。在國際鐵路聯運市場中,擁有多式聯運提單的一方,在整個過程中具備提單承運物品的支配權與控制權。
3. 信用證結匯。通過信用證的要求標準,撰寫多式聯運提單與相關的貿易單證,通過銀行的審核審批環節,有效提高出口方資金快速回籠的功能,提高該客戶的資金周轉等效果。
4. 具有有價證券功能,在多式聯運提單賦予物權的金融作用。在此背景下,該多式聯運提單被看做商品,可充當交易中有價值的資產,可用于出口方融資中的抵押、轉讓、交易等金融用途。
三、 多式聯運提單與聯運運單的對接模式探索
多式聯運提單富有多種優勢與功能服務,但在落實的過程中,由于中歐班列跨境各國經貿中,一致性認可與遵守的法律法規只有“國際貨協”和“國際貨約”兩種,因此,短期間無法做到高規格的整改與優化。所以,基于遵守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進行有效的融合,逐步改善聯運運單的不足性與局限性,從而達到有效融合及提高客戶服務質量的目的。
多式聯運提單重要的功能,則是“物權”的靈活性與可證明性。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建設性意見。如:首先,全程承運人依據物流運輸標準,為托運人簽發多式聯運提單;其次,多式聯運提單簽發單位,收貨人則是簽發單位的分支或代理機構。再次,發貨人從多式聯運提單的簽發單位取得多式聯運提單,從而,轉交收貨人或信用證兌付行;最后,收貨人與其他持有合法人,通過多式聯運提單簽發單位或分支與代理商,辦理提取貨物的手續,簽發單位收回多式聯運提單正本,從而,向收貨人交付貨物的交接工作。
綜上所述,多式聯運提單的應用,能夠有效提高客戶對國際鐵路聯運的滿意度與依賴性,提高中歐班列在國際層面的競爭力,期許,能夠對相關從業者有所啟發。
參考文獻:
[1]王軍杰.破解中歐班列運單物權之困[J].中國外匯,2017(24):27-29.
[2]韓振.做大中歐班列還需發展多式聯運[N].經濟參考報,2017-01-17(006).
[3]王姣娥,景悅,王成金.“中歐班列”運輸組織策略研究[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7,32(4):370-376.
[4]王艷波.中歐班列建設發展規劃研究[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7,39(1):41-45.
[5]董千里.“一帶一路”背景下國際中轉港戰略優勢、條件及實現途徑[J].中國流通經濟,2017,31(2):46-54.
作者簡介:
關艷萍,遼寧省沈陽市,遼寧省交通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