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林遠
摘要:計算機網絡技術在短時間內得到了飛速發展,目前網絡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各大傳統產業實現了結合,并且成為了企業生產活動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在這種情況下,就使得企業對網絡技術人才的需求量持續擴大,也為選擇該專業的學生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就業空間,因此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科的就業前景是十分廣闊的,但相關崗位對專業人才的要求較高,因此學校需要根據市場需求及就業情況進行課程改革,全面提升學生的從業能力。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科 就業前景 人才需求
網絡科技的發展為計算機人才的就業提供了難得的機遇,使其在就業時能夠有更多的選擇,并且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目前最重要的是學校應根據企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進行課程改革,提高學生網頁制作、網絡管理及維護等多個方面的技能,促使學生在畢業后能夠更快投入相關崗位。
一、概述
計算機網絡技術學科所對應的專業人才所應具備的技能包括軟件開發,網絡設備配置、管理及維護,屬于高端應用型人才,并且要求從業人員基礎知識扎實,能夠適應生產、建設及管理等工作。對專業人才的要求除網絡的安裝與維護之外,還包括編程能力,這兩項能力屬于該學科的核心能力。與該學科對應的專業課程包括網絡安全管理與維護、網絡規劃等。設計的主要方向包括綜合布線、企業網絡的構建、故障診斷等。
計算機網絡技術最早應用于軍事通訊,目前已擴展至社會各大領域,可通過軟硬件系統及相關技術整合數據信息。該學科最大的特點在于交叉性強,學科內容較多,目前社會影響力還在持續擴大,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主要助力。另外,計算機網絡技術是一項十分先進的創新性技術,在社會需求日益增大的過程中也加快了其更新換代的速度,目前已經與移動通信等多項先進技術實現了結合,并成為了各行業應用的主流技術,未來還將實現全新變革,可提供更加優質的通信及信息服務體驗,并且其還會與網絡網線技術實現融合[1],人工智能導向也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較長時間以來,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應用至通信、科研、教育等多個領域,并且服務于企業生產活動,未來將會加入更多人性化元素,便捷人們的生活,創造更高的價值。并且在信息化時代下,人們對信息資源的需求量更大,因此要求信息傳遞更加快速,這又可推動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另外,目前移動終端智能化特點越發突出,并且已經基本普及,因此也對網絡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來手機設備的功能將會更加強大,提供更加智能化和人性化的服務,并且網絡技術也會應用至社會更多領域,促進社會的發展,實現科技文明。
二、人才需求與專業方向
該學科的職業定位是信息系統的建設與管理,包括售前、售中、售后三個階段。這三個階段對從業人員的要求基本一致,所需設備及技術也無太大差別,并且這三個環節均涉及IT產品的銷售工作。該學科對應的是中、低職位,要求從業人員技能熟練,應用水平較高且應用能力較強,但不應局限于中、低職位,學校應鼓勵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幫助學生獲取高級職位。此外,這三個階段對應的就業單位包括系統集成、咨詢服務 、軟件開發、IT設備等[2]。學生在這些企業中均可找到對應的工作崗位,并且政府及事業單位的IT部門也接收該專業的學生。該學科所對應的就業部門包括市場、工程、開發及服務。專業人員可從事的崗位包括網頁設計員、測試員、程序員及監理員等。
第一是網絡工程,包括網絡設計與組建,設備與服務器的選購及配置,要求從業人員熟知設計與組建技能及方法,明確安裝流程及配置方式。在具體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負責產品的銷售、安裝及維護,同時還要對用戶進行培訓;要求從業人員了解設備性能,明確如何進行市場營銷,熟知市場營銷的規則及策略;分析并設計企業網絡,能夠及時發現網絡安全隱患并加以解決。總結常見的安全事件,掌握解決方法,不斷加以訓練,直至能夠熟練、高效地解決。第二是網站建設管理,包括更新網頁內容,準確定位公司的對外形象、經營內容及目標,而后在此基礎上做好網站的形象策劃與營銷工作,并負責后臺數據庫的管理[3]。處于該崗位上的人員必須熟知WEB及數據庫服務器的運行及管理方法,網頁制作基礎知識及技能扎實,并具備打字、溝通及營銷能力。第三是網絡管理,在最短時間內診斷并修復網絡故障。要求崗位人員動手能力強且能夠熟練組網和管理網絡,了解網絡設備的構成、特點及功能,熟知與網絡安全相關的知識及技能。
三、就業前景與基于就業導向的人才培養
目前互聯網行業規模持續擴大并向更高層次發展,因此對網絡人才的需求量更大且對人才水平有更高的要求,進而導致目前出現了人才缺口。主要涉及政府機關上網工程,企業網絡構建及維護,媒體、商業及其他專業類網站,并且主要缺少的是具備研發能力的高端人才。因此學習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學生就業前景十分廣闊,從業范圍更廣。但這也意味著其必須掌握更加復雜的基礎知識及技能,并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
盡管社會各領域對此方面人才的需求量較大,并且存在嚴重的人才缺口,但對于人才的要求仍然處于較高層次,為了幫助該專業的學生順利就業,從事相關崗位,學校必須加大專業建設力度,全面調整教學措施,明確教學目標,幫助學生在校期間掌握必要的從業技能,最終既能實現學生個人的良好發展,同時也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具體來說,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的建設主要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專業建設思路
學校應致力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職業素養,從專業角度研究職業資格及崗位要求,而后在此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結合院校自身特點把握好專業建設方向。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調整考核方式,全面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將教學內容與從業要求關聯起來,并在教學情境方面進行調整,最大程度地貼近崗位實際環境,促使該學科的教學朝工作型體系轉變。
(二)明確專業建設目標
該專業的人才以技能應用為主,因此應加強職業能力訓練,以此作為主線,并據職業崗位的要求確定教學內容、模式及方法,分析市場需求與社會發展的要求,了解企業的人才缺口,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促使其能夠在畢業后快速適應相關崗位。另外,為了使教學成效更加顯著,應對用人單位進行長期調研,走訪各大企業,并進行深度校企合作。調研學生頂崗實習及就業情況,成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聘請專業人才進行實訓指導。通過企業調研可確定崗位培訓方向,而后在此基礎上分析這些崗位對職業技能及素養的要求,與現有的教學標準進行對比,找出不合理之處,調整教學思路。另外,應根據企業及社會發展的要求確定該學科的培養目標,制定崗位標準,幫助學生掌握網絡組建、維護及營銷等多項職業技能,培養技術水平較高的應用型人才。優秀的人才不僅利于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有利于傳播學校的良好形象。
(三)項目化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的改革既是重點也是難點,目前在改革時應以工作崗位作為基本依據,構建項目化課程體系。可確定組網、管網及用網三個基本的工作過程,將網絡應用作為核心,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架構[4]。在設置課程時應將項目課程作為主體,并將教學的三大環節合為一體,而后分解學習內容,實現課程的項目化轉換,并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不斷進行探索與改進。
(四)課程考核
在教學方式轉變之后也應對考核方式進行調整,將其與課程體系對應起來。以往在考核時以期末成績為主,而目前則應將操作能力作為考核的一個重要部分,并加入職業素養等考核內容。在考核時不應僅局限于教師評價,可加入自評及學生互評,確保最終的考核結果與學生本人的實際情況更加貼近,這樣才能發現學生的問題,并給予其針對性指導。
(五)網絡教學平臺
為促使學生學習更加積極,可建設網絡教學平臺,實現師生的良好互動,可在平臺上發布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信息,為學生提供視頻教學資源。在學生獲取充足教學資料的情況下更有利于其自主學習及思考,并且可以有效利用碎片時間,能夠全面提高教學效率。
四、結語
總而言之,網絡技術現已滲透至社會經濟的各個領域,未來還會持續擴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因此學習計算機網絡學科的學生應配合學校改革,提升個人能力及素養,確保能夠適應崗位要求,為實現自身的更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孫亞男.虛擬網絡環境中的新就業形式發展研究[J].現代經濟探討,2017,(02):47-51.
[2]王貝貝.中職學生計算機實踐能力培養初探[J].河北職業教育,2017,(05):35-37.
[3]朱敏.互聯網+時代高職計算機網絡專業教改探索[J].電腦迷,2016,(11):148.
[4]顧鵬堯.“雙向拓展式”人才能力培養模式構建初探——以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為例[J].計算機時代,2015,(10):66-69.
(作者單位:鄭州市樹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