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翠花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的文化、精神需求越來越高,新的時代背景下,建設豐富多彩的,能滿足人民需求的基層文化群眾十分迫切。文章將從新形勢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意義出發,分析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探討相應的改善策略,為促進我國基層群眾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參考。
關鍵詞:基層群眾文化 意義 現狀 建設與發展 有效策略
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意義
新的時代背景下,綜合國力的競爭越來越依靠科技和國民綜合素質的競爭,國家的發展更加注重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和諧和全面發展,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滿足基層人民日益發展的社會文化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進行文化傳播與教育,提高基層民眾的文化水平、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進行社會主義的理論、路線、思想傳播,宣傳解說國家大政方針政策,堅定基層民眾的共產主義理想和社會主義方向的重要手段,也是黨和國家走入基層民眾,傾聽基層民眾的聲音,以便更好的為基層民眾服務,切實關心和解決民眾關心、看重的重要問題的窗口,也是讓基層民眾分享國家改革開放的成果,共同走向小康社會的重要表現,所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對基層的穩定、和諧、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應予以高度重視,促進基層的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
二、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后,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化的普及,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出現了很大的進步與發展,但依然存在不少問題和不足,制約了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水平的迅速提高。
1、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工作較為落后
跟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不平衡一樣,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也呈現了很大的不平衡性,受限于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西部地區尤其是西部偏遠地區,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觀念薄弱,既缺乏相關的物質條件,也缺乏相應的文化建設人才,群眾文化建設發展十分緩慢,很多偏僻的農村地區,文化站、文化館的數量極其稀少,甚至沒有,也沒有人定期的舉行一些團體活動、村鎮活動,或者舉辦了相關活動但民眾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很難收到什么成效。
2、傳統文化空間受到擠壓,開展困難
新時期,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網絡科技進入家家戶戶,基層民眾接收到的娛樂文化內容、接收形式多種多樣,娛樂方式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被擠壓,導致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優秀的傳統文化宣傳、文化活動開展困難。現在,很多基層都有很多網吧、卡拉OK、臺球室、游戲室、麻將室等,相反籃球場、公園上活動的年輕人很少,多以老年人為主,傳統文化內容、活動對年輕一代影響很小。
3、基層文化建設的形式比較單一
群眾文化建設形式單一幾乎是我國所有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一大問題,很多地區的繼承文化建設缺乏豐富性,無論內容還是形式都缺乏創新,多以舉辦文化節、歌舞表演、傳統節日大會為主,年復一年,沒有新意,并且并不適合所有年齡層的觀眾觀看,與現代年輕人的興趣喜好也比較脫節,所以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常常事與愿違,吃力不討好,也打擊相關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4、缺乏專業人才
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是需要專業的人才引導、參與、組織的,目前我國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工作者,大部分來自于當地文化站、文化館的成員,而我國文化站、文化館的建設水平還比較落后,工作人員文化程度不夠高,思想覺悟有限,缺乏群眾文化建設的意識,不夠重視,或重視到了群眾文化建設的作用,但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和能力,這些都制約了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進步與發展。
三、促進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有效策略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很好的促進其發展,必須正視當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采用有效策略加以改善。
1、加大投入,提供保障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離不開基層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和建設也是需要一定的物質支撐的,所以,有關部分應加大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政策扶持、資金投入,促進當地文化站、文化館、群眾文化服務中心、群眾文化發展中心等相關單位、部門的發展,為其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日常的順利運轉和相關工作的開展,比如便于有關單位和組織進行文化大院建設、鄉村籃球館建設、農村書院建設,并促進重點節假日、社會文化活動日的活動開展等,為當地的群眾文化建設提供保障。良好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群眾文化的開展,應建立豐富的獎勵制度和扶持政策,給與在基層群眾文化建設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一定的表彰,積極鼓勵群眾文化建設中的創新行為,吸引民眾的積極參與和持續參與。
2、善用新媒體技術,創新群眾文化服務形式
新形勢下,網絡的普及極大的改變了基層民眾的生活方式、思考方式和娛樂方式,傳統的大字報覆蓋范圍有限,文化站文化館也不可能時時組織相關文化活動,所以,在人手一部手機,很多家庭都有電腦的情況下,應積極運用新媒體技術,利用基層地區的網絡信息中心,當地具有影響力的微信公眾號、微博公眾號、app等,推送有趣、健康的文化內容,并將優秀的傳統文化內容、思想進行合理改編,融入現代生活情境中,以文字、圖畫、視頻、音頻等多種方式靈活的傳達到年輕人面前,將群眾文化建設融入基層民眾的日常生活中,滿足民眾精神生活,促進民眾文化水平和綜合素質的提高。
3、豐富群眾文化建設的內容
要想提高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水平,必須積極豐富群眾文化建設的內容。除了上面提到的利用新媒體技術將傳統文化以音視頻圖畫文字等方式推送到年輕人面前,以及加強建設文化大院、鄉村籃球廠、農村書院,加強重點節假日、社會文化活動日的活動開展外,基層的群眾文化建設還應立足于本地特色、本地優勢,將本地的特色文化、民風民俗、優質特產等結合起來,創造和發揚貼近民眾生活和情感的活動,引起民眾的普遍共鳴,促進當地文化事業的發展。比如舉辦打歌比賽、蘆笙比賽、梨花節、青少年才藝大賽、民俗文化展演等。
4、提高群眾文化建設隊伍的綜合素質
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一件需要持之以恒長久堅持的事,需要高綜合素質人才的保障,所以,加強基層群眾文化隊伍建設,提高工作者的群眾文化建設的觀念和意識,提高其與群眾的溝通交流能力,提高其組織策劃能力,提高其活動創新能力等等十分重要。基層的文化工作者,應集合一批優秀的、專業的、偏向年輕的、具有奉獻精神的、富有激情的隊伍,文化水平高,有先進的思想政治覺悟,能及時的向群眾傳達黨和國家的思想、相關理論政策,能針對基層民眾的不同需求,策劃、組織、開展相應的活動,為民眾的活動、節目等提供有益的指導等等,多角度多層面促進基層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
結 語
加強基層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基層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要意義,新形勢下,我國的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獲得了一定發展但還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展較為落后、傳統文化空間受到擠壓、形式單一、缺乏高素質人才等,文章對此對此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文章的研究值得思考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文繼芬. 關于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發展的探討[J].藝術科技.2017(12).
[2] 李磊. 群眾文化建設的原則及方式創新探究[J].戲劇之家.2018(05).
[3] 弓永盛. 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與發展對策[J].才智. 2018(06).
[4] 傅佩蓉. 群眾文化建設的價值及其開展策略探究[J].大眾文藝.2018(05).
[5] 樊則梅.讓文化之花開滿群眾心間——淺談群眾文化建設的現狀與措施[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