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民族音樂是我國音樂文化的瑰寶,其主要承載著我國民族的音樂文化。基于這種情況,我國對于民族音樂的著作權保護成為當前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但是目前來看,我國民族音樂著作權保護的有著一定的困難。這些困難在很大程度上導致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權受到侵犯。此類情況的誕生,會導致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受到一定的傷害。本文就從對音樂作品著作權侵害入手,來探究如何更好的保護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權。
關鍵詞:著作權 合理使用 法定許可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其中音樂作品成為一種人們的精神娛樂方式,也催生出了包括民族音樂在內的一系列的優秀音樂作品。民族音樂作品,其主要指以民族傳統音樂形式為主要核心的音樂表演內容。這種音樂在先天上能夠贏得人們的關注,因為其曲風獨特,表演形式獨特。但是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權保護上一直存在一些嚴重的問題,這些問題困擾著我國的著作權的實施。其大部分問題出現在民族音樂自身上。因此民族音樂著作權保護不能夠歸類于普通的音樂著作權保護。否則會導致我國民族音樂著作權的被侵犯。
一、對音樂作品著作權的侵害
在當前來看,我國對于音樂著作權的侵害表現形式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及對表演權的侵害,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和對表演者權的侵害。這三種類型雖然各不相同,但是都已確定是對音樂作品著作權的侵犯。接下來,筆者對其進行詳細闡述。
(一)對表演權的侵害
對表演權的侵害主要體現在音樂作品播放方面。我國的大部分音樂制品因為由出版公司發行,其自身是帶有商業屬性的。因此在進行音樂作品播放中,需要對出版公司進行一定的費用支付。例如購買正品版權,購買正規碟片等。同時此類作品的購買應該僅僅適用于私人,而不應該用于廣泛傳播。但是在我國盜版現象猖獗,大部分歌曲都能夠從盜版渠道獲得。而且一些個人使用的音像制品也出現在街頭小巷用作商業宣傳用途。此類行為嚴重的侵犯了音樂著作的表演權。其中較為典型的例子就是街頭販賣的盜版光盤。盜版商家通過收集盜版音樂,自行刻錄,而進行盜版光盤的販賣盈利,此類行為一直是我國嚴厲打擊的著作權侵權行為。除此之外,人們最常見的店鋪音樂也是一種侵權行為。
(二)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國的音樂制品已經不僅僅局限于產品,而是出現了網絡平臺的傳播方式。例如我們常用的QQ音樂,酷狗音樂等都是常見的網絡音樂傳播平臺。在這種情況下,網絡中的音樂著作權侵犯案件也成為了較為常見的現象。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就是盜版音樂網站。此類網站一般私自傳播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對擁有音樂著作權的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因此,此類網站在我國屬于非法網站。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加強,我國也明確的標注,此類侵權案件,屬于對音樂著作權中的信息網絡傳播權的侵害。是必須要加以重視的侵權案件種類之一。
(三)對表演者權的侵害
對表演者權的侵害主要是指通過不同的途徑對歌曲表演者權進行了侵犯。在當前來看,其主要的侵權途徑有如下幾種:
首先是未經表演者本人許可而私自翻唱。這種現象在網絡上較為常見,一般都是在各個翻唱平臺上出現。許多的音樂作品在演唱者本人未授權的情況下,被一些業余愛好者進行了翻唱。這樣的現象會嚴重的影響到演唱者本人的收益,因此通常會發生演唱者本人對于翻唱現象的追責。其中較為顯著的例子是2008年51翻唱平臺被聯合起訴的事情。
其次是未經表演者本人許可私自進行表演。私自進行演唱是許可的,但是前提是不能夠出現過多的聽眾,而且不能夠進行盈利。但是許多業余演員通過演唱熱門歌曲的方式進行非法盈利,就觸犯了表演者本人的利益。從而會引發商業糾紛。其中較為顯著的例子就是汪峰對旭日陽剛起訴。旭日陽剛是星光大道出道的草根歌手,其憑借著一首《春天里》享譽全國,甚至登上春晚。但是除了在星光大道和春晚的舞臺上,旭日陽剛并未取得歌手汪峰對《春天里》的授權。此類情況就是明顯的未經表演者本人許可私自進行表演的行為。
最后是未經表演者本人許可私自進行公開比賽。此類情況較為多見,其主要原因在于參賽歌手對于音樂著作權的不了解。同時也源于未出道歌手自身對于高昂的許可費無力支付的情況。其中較為常見的例子就是一些選秀節目中,選秀者在進行選秀中演唱的歌曲都為翻唱,但是卻未經表演者本人的許可。
二、民族音樂著作權保護的難點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因此,我國的民族音樂也各有不同。在這種情況下,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權保護就出現了很多的困難。其主要的困難在當前來看,應該分為如下幾點:
首先是品類過多,難以全面保護。我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我國的民族音樂雖然經過歲月的流逝,已經消亡了一部分。但是我國的民族音樂仍舊種類繁多。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蒙古族,藏族,彝族等能歌善舞的民族所流傳下來的民族音樂。這些民族音樂沒有明確的個人歸屬。但是最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一部分,對其進行保護是我國著作權保護法中最為重要的責任。其代表著我國傳統音樂形式的巔峰。但是由于種類繁多,對其進行保護也較為困難。
其次是著作權所有人不明確,因此導致無法授權。我國的很多民族音樂都是從山歌,船歌等形式演變過來的,所以并沒有確切的所有人。而且一個地區中的不同人所演唱的歌詞和風格也會有著很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就很難確定著作權的歸屬。
最后是國家政策的沖突,導致民族音樂著作權難以保護。我國歷來提倡發揚民族文化,而民族音樂就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我國的大部分歌曲中,都喜歡融入一些民族元素在其中。基于這種情況,民族音樂授權就難以完成,成為一項擺設。想要更好的保護我國的民族音樂,就需要尋找如何讓發揚傳統民族文化與著作權不沖突的方式。
三、對音樂作品著作權的保護
(一)對合理使用的認識
對合理使用的認識是對音樂作品著作權保護的最有利手段。我們首先要明確哪些表演范圍是屬于合理使用的范圍。其中主要的內容就是免費表演和義演的問題。免費表演是為國家,組織服務,而義演不在此列。其主要的區別在于盈利方面。免費表演一般指的就是國家和組織有需要的情況,對音樂的使用。在這種情況下,其所代表的是國家的需求和組織的需求,不進行盈利。因此私自使用不能夠算作對作品著作權的侵犯。尤其是對于民族音樂的使用上,更是如此。在國家的需求中,使用民族音樂代表著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發揚,是屬于國家文化發展的基本內容之一。因此應該予以提倡。
(二)對法定許可的認識
對法定許可的認識也應該是音樂著作權保護的內容之一。其中主要涉及的內容有兩點:一是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錄像制品,二是應付相應報酬。首先,播放已經出版的錄音錄像制品的時候應該是私人用途,不能夠用于廣泛的傳播。例如在公眾場合播放此類作品用于盈利就屬于侵權行為,是需要嚴格禁止的。其次是應付相應報酬。此類主要指的是對于一些使用音樂作品的情況。使用音樂作品,應該先行征求著作權所有者的同意,才能夠進行。并且用于商業用途者,應該基于一定的報酬。否則,皆屬侵權行為。
(三)充分發揮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的作用
音樂作品的著作權人應該加入音著協來維權,第一,如果加入音著協,在作品使用后會得到相應報酬,但如果不加入,可能只有在得知自己權利被侵害時才要求賠償。第二,音樂著作權人加入音作協有助于音樂作品的使用,如果創作者禁止任何人任何形式使用其作品是無疑是封閉的,也不是其創作的目的,如果音樂作品的使用人想使用此作品,就向音著協支付一定的費用就可以了,而不用在浪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去找到著作權人。
(四)要加強尊重和維護著作權的意識
加強尊重和維護著作權的意識是保護著作權的根本途徑。只有廣大人民群眾能夠真正的重視此類事件,才能夠對其加以全面的認識,保證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權不受到侵犯。其中國家應該采用的手段有兩點:第一就是做好宣傳工作。讓人們明確的知道,著作權是我國法律范圍內規定的權利,并通過傳單,教育,公開演講等方式進行傳播,才能夠擴大人們對其的認知度,從而更好的遵守音樂著作權。第二就是做好司法工作。普通音樂的著作權保護需要從著作權所有者做起,那么民族音樂就應該從國家做起。加大司法機構對于此類事件的介入力度,力圖保護我國的民族音樂著作。
四、結語
民族音樂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瑰寶,我國應該不遺余力的對其進行全面的保護。尤其是對于其著作權侵權案件,必須加以嚴厲的懲處,才能夠保證我國的音樂事業蒸蒸日上。同時,完善著作權保護法,加大司法力度等,也是國家應該考慮的方面,這樣才能夠確保民族音樂得以傳承。
參考文獻:
[1]謝立山.民族音樂著作權合理使用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6,(10):27-30.
[2]陳志強.民間音樂作品保護中的若干問題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04):474-479.
[3]楊錦芳,嚴勵.民間音樂的著作權集體管理——以麗江洞經音樂為例[J].云南大學學報(法學版),2007,(04):69-73.
[4]黃大崗.中國民族民間音樂著作權的覺醒[J].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03,(03).
(課題: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校級課題《民族音樂的著作權保護研究》階段性成果;作者簡介:吳迪,碩士,講師,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研究方向:民商事法律及訴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