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宇暉
摘 要:從本質上來說,審計主要是通過相應的核算措施對企業的財務數據進行整理,并且為高層管理人員提供一定的決策參考,因此審計工作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與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通過分析會計師事務所審計風險的成因,探尋如何減少和降低審計風險的對策。
關鍵詞:注冊會計師 審計風險 成因
1.引言
之所以展開對審計工作的進一步拓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保護市場經濟管理的相關內容,如果在當前發展的過程中不對審計風險進行合理的管控,那么就可能導致大多數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面臨意外的損失,從而擾亂了我國經濟市場的基本秩序。從這個層面來看,加強對審計工作的監督與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我國相關注冊會計師制度以及事務所規范內容得到更加長遠的發展,而這些工作也與我國市場經濟的合理運行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研究人員在實際的分析過程中,通過對相關會計事務所審計工作過程中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找出當前審計工作面臨的主要風險類型,并且制定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對于大多數從事相關崗位工作的專業人員來說,提高職業認知和管控職業風險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2.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的成因分析
2.1會計師事務所體制不當
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是以單位名義出具審計意見,一個人簽名的方式完成注冊會計師的整個操作流程是需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的。一般情況下,如果單單從注冊會計師與事務所之間的關系入手, 那么個人所承擔的責任范圍要遠遠大于單位承擔的責任范圍,從這個角度來看管理人員的工作環境以及管理體制是否符合國家相關部門的要求,直接關乎審計質量的高低,是迫切需要研究的問題。
我國的會計師事務所發展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其實不長,體制方面仍然需要完善。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現行體制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我國會計師事務所和注冊會計師行業的發展。隨著我國全球貿易化程度越來越高,會計市場的開放,國內會計市場的競爭將會更加激烈,而我國會計師事務所要尋求生存和發展,就必須解決體制存在的問題。
2.2審計人員工作責任心和職業關注狀況
從專業角度來說,審計人員在工作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職業操守,首先必須具備有關審計工作的專業知識,同時還要保持著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原則,堅守自己的工作崗位。
但是大多數審計人員在日常的工作過程中往往會受到其他外界因素帶來的影響,因此只有一小部分工作人員可以達到我們上所說的工作標準,即使是憑借個人的專業能力獲取了相關的證書,但是工作年齡以及專業知識儲備方面仍然存在著非常多的問題,在崗位工作的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力不從心的現象。
2.3現代審計對象的復雜性和審計內容的廣泛性
從本質上來說不穩定性逐漸增強是當代市場經濟的一個外部特征之一,大多數企業為了確保在當前競爭激烈的市場上站穩腳跟,往往會選擇在合理的范圍之內盡可能的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這就導致所辦理的各項業務類型也越來越復雜。隨著交易數量的不斷增多,在會計核算工作過程中也有可能會出現非常多的錯誤,但是因為信息類型比較復雜,所以這些錯誤并不能夠被及時的發現,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可能會面臨更多的風險,如果處理不當就有可能會被迫退出市場。
從這個角度我們也可以看出,對審計工作的監督與管理與傳統會計相比具有更高的門檻,而爭議頻頻發生也為當前的審計工作帶來非常大的阻礙。
3.注冊會計師審計風險控制的對策
3.1形成合理的會計師事務所體制
特殊普通合伙制在一定程度上結合了有限責任制以及普通合伙制的各個優點,正是因為二者的互相結合有效的彌補了自身本來的不足。在這種全新市場體制的影響之下,違規注冊會計師的成本不斷的增高,從側面增強了大多數從業人員的風險防控意識,同時合理的消除了各個合伙人在合作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且增強了社會普通群體對這一特殊行業的基本認識,因此可以幫助大多數會計事務所在原有的基礎之上不斷的擴大經營規模。從客觀角度來說,會計事務所體制改革的內容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必須在原有的基礎之上對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不斷的完善與補充,而各個合伙人之間還應該結合具體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責任劃分。
3.2優化審計工具
事務所要對通用審計軟件進行二次開發,或針對具體情況向軟件公司定制軟件,方便審計人員操作,降低人員失誤的幾率;另外事務所應定期收集審計人員在具體工作中對模板的使用反饋情況,對審計人員提出的修改意見及時采納,做出改進,提升底稿的使用效果。
3.3提高審計效率
對會計師事務所整體執業水平提高的建議。審計計劃階段應注意工作量的合理合規,從實踐上說,年度審計期間是會計師事務所的忙季,但是為了保障最終審計報告的質量還是要充分考慮人員分配,否則就有可能出現工作量過多而不能順利進行的情況。同時也包含內資所整體堅持做大做強政策。
對被審計單位事前了解。對于被審計單位存在特殊固定資產時,注冊會計師應做到事前對被審計單位行業的了解,從其所處的行業環境可以借鑒其他類似行業盤點的方法。如果采用外聘專家的方法,基于成本效益原則,在接受項目以前將外聘專家的成本考慮在內。
結 語
在當前發展的影響之下,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面臨的各項審計風險也在不斷的增加,一方面是因為相關法律法規存在一定的漏洞,另一方面是因為大多數機構在管理過程中并沒有使用最為正確的方法,不僅在高層領導人員當中存在某些問題,而且基層工作人員也缺乏相應的職業操守,而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增加審計風險。與之相反,在對這些風險類型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取決于檢查程序的設計是否滿足內部的實際情況,借助特定的檢查方法有效降低審計工作的各項風險等級。
參考文獻
[1] 吉佳.淺析新三板審計工作中需關注關聯方關系及交易的問題[J].財會學習,2016,(11):156-157.
[2] 宋佳.新三板企業關聯方交易舞弊及審計策略的探討[J].中國集體經濟,2017.
[3] 黃輝.內部審計如何在初創型企業中發揮作用——以A公司為例[J].財會學習,2016,(17):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