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利娟
摘 要:市場經濟是指由市場配置社會資源的經濟形式,即商品或勞務交換的場所或接觸點,也稱商品經濟,它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市場經濟一經產生,就成為了最具效率與活力的經濟運行載體,這使得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使用市場經濟模式,將其發展得更為多樣化。民商法指民法與商法,兩者共同調整商品經濟關系,并伴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而發展。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商品經濟有著不同的發展程度,但都有相同的特質貫穿其中。作為與商品經濟息息相關的法律,民商法也具有相應的共同品格。
關鍵詞:市場經濟;特質;民商法;品格
一、市場經濟特質及其與民商法關系分析
市場經濟包括經濟特質的政策性與經濟法的政策性。一是市場經濟特質隨著市場發展不斷變化,將政策與法在概念上的差異明顯化;二是由于法律制定的是常規性的不易更改的內容,而政策更加靈活,因時而變、因事而變。因此應當將政策與法進行優勢互補,規避一定的滯后性與過度的靈活性。民法是私法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商法即民法的一種,是民法的高級形式。而民商法作為私法,有時候,可以衡量、體現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市場經濟情況是否成熟。一般來說,隨著市民社會產生,市場經濟也應運而生,而市場經濟狀態下,對公民財產關系、商品交易運作,都需要一個規則來調整這些方面。
而得到民商法確立的市場經濟,也會因民商法的保護、促進,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繼續推動,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繼續深入,民商法又會滯后,然后再次修法,再次推動市場經濟。總的來說,民商法和市場經濟就是這樣,在互相不斷影響、不斷推動的狀態下,不斷發展的。而相對來說,私法不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往往民商法也不發達,比如古代中國,以及蘇聯時期,都因為其市場經濟沒能真正產生,從而,沒能催生真正意義的民商法。因此說,看一個國家、地區的民商法是否發達,可以推導出其市場經濟是否發達,同樣,看一個國家市場經濟是否發達,也可以推斷其民商法是否發達。
二、市場經濟下民商法的品格分析
(一)信用性和互換性
眾所周知,商品經濟追求商品交換的平等性,而信用是主體雙方產生交換的前提,通過交換才能達到最終利益分配的結果。如若雙方都對對方持懷疑態度,交換永遠不可能進行下去,只有雙方都講信用,交換才能得到良性的不間斷發展,因此民商法具有信用性的品格。人無信則不立,我們從小就被教導要做講信用的人,這不僅體現在日常生活瑣碎小事上,于現今的市場經濟中同樣尤為重要。魚目混珠、爾虞我詐的市場經濟現象層出不窮,因此,民商法具備信用性的品格無疑是維護市場經濟秩序的一桿天秤。
同時,從概念上來看,商品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市場是交換商品或者勞動力的場所,因此商品必須具備的條件——用于交換,交換是商品的基本特征;凡是商品都有使用價值,但有使用價值的不一定是商品;同時必須是勞動產品,且離不開流通領域。因此,商品的交換可以實現人們勞動價值的取回,市場則是取回的平臺,互換的要素可以是多方面的,包括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等等,從中也體現出了民商法具有互換性。
(二)自我性和多元性
當今社會的發展是處于不平衡狀態的,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因此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市場主體地位平等和意識自由的前提基礎。商品經濟中的每個主體都是相對獨立、自由的,都有基于各自立場作出選擇的自主性。實質上,市場經濟的自主性即決定了民商法應具有相應的自主性品格。市場經濟中的主體對象不受任何形式的逼迫交換行為,在自由選擇的基礎上產生了自主性的民商法。《民法通則》中的“自愿”很好地詮釋了何為自主性。
在市場經濟越來越發展的現狀中,不同歷史發展階段帶來不同的社會需求繼而導致了社會生產力的差異性。市場的經營方式不能固步自封,要有一定的機動性,因此,在這種經濟制度下的民商法應具有多元性的品格,包括主體多元、權利與義務多元、交換行為多元等等。于民商行為而言,多元性豐富了民商法,使其更好地發展。
(三)開放性和利益性
在市場經濟中,利益是聯結市場主體雙方最本質的東西,在一定程度上,市場經濟利益會對他們的交換行為產生潛在意識的影響,主體雙方都希望能將自身利益最大化,這是很正常的,畢竟商人的本性即追逐利益,因此利益性是市場經濟的基本特征之一。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使得交換不再是局限于具體的事物,虛擬物品的交換成了主流,比如股票、債券、基金等。民商法的利益性由市場經濟的利益性所決定,并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不斷增強。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由計劃經濟體制邁向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紀元,這是歷史性的變革,市場經濟之所以是商品經濟是因為其與計劃經濟的天壤之別。計劃經濟體制中,交換主體和交換行為并非是獨立的個體,而是由國家和政府所規定,并進行社會資源的配置,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市場的發展。而市場經濟中則形成了相對開放、包容的規章制度,營造了寬松的市場氛圍。市場經濟的開放性對民商法的開放性有著一定的要求,因此,開放性也是民商法的品格之一,以使市場經濟能夠健康有序地發展。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市場經濟特質下對民商法進行深入研究無疑對于推動民商法在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更好地服務于民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民商法的多數品格都是與市場經濟特質相一致,這些品格有序維護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以及社會的穩定和國家的發展。總而言之,民商法的開放性、多元性、利益性等品格為市場經濟的發展制出了一道屏障、開拓了一方沃土,使得經濟能夠在這片沃土上煥發無限生機與活力,推動著整個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程嬌炎.民商法的變化與發展[J].青年時代.2017,(28).
[2]鄺云霞.民商法的價值取向淺議[J].法制博覽.2018,(7):184.
[3]曾昭博.淺論經濟法與民商法的關系[J].職工法律天地.2018,(2):10.
[4]何翠萍.市場經濟特質下民商法的品格研究探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8,(9):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