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說的“末位發言”,不是領導班子在討論干部問題上“一把手”的“末位發言”,而是我的工作方法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條。
早些年,我在直屬單位剛當“一把手”時,工作積極熱情很高,經常夜里睡不著覺就想事情,會有很多突發奇想,自以為想法也是蠻不錯的。第二天開會,我說的是小會議室里的那種會,黨委會、主任會或是專題討論會一類的,只要是我參加的會,我都是要把我的想法先說為快,你們看我多不容易,多么善于思考。我先說還有一個想法,就是想先入為主,希望大家都順著我的思路說,不要和我對著干。
但是很不幸,每次我先說完,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補充完善兩句,有的不認同我的想法,還有截然不同的反對意見,這讓我心里很不舒服。我知道大家都沒有惡意,都是為了工作,但是我很郁悶,至少說明了一點,就是我的水平不高。如果我的水平很高,說的都是十全十美的話,肯定就不會有不同意見了。
正在我為此懊惱的時候,一天我參加了委機關的一個會,是我們老主任主持的一個會,是在小會議室召開的。老主任主持開會有一個特點,就是讓參會的同志都要說。1994年,我調入國家計生委的時候,在辦公廳秘書處任處長,經常要列席這樣的會。她會讓每個人都發表意見,我坐在后排,她也會點名:“張建,你說說。”甚至也讓做記錄的小劉說說自己的意見。最后,她才會說。說的人多,就費時間,有一次一位司長著急散會,跟我叨叨:“這都幾點了還讓說。”不過我沒意見,因為這樣的會還讓我說了呢。
這次會議,老主任又是讓每個人都說,大家都說完了她才說:“剛才大家都說了很好的意見,我現在概括一下:一、二、三……”我突然有一個感悟,她說得怎么那么好啊!我打心眼里認同她的說法,原來她不是先說而是最后才說,我想我回去試試。
第二天的專題會上,我就讓大家先說,我一邊聽一邊想。每位同志都說了,我最后才說,我概括了大家的意見再加上自己的思考,沒有任何不同意見,我太高興了!從此以后,這樣的會議我都不再先說了,聽大家說完后再發言,集思廣益就較為客觀全面了。之后的十五六年,我一直享受在“后說”的愉悅之中。我想,就我這樣的能力水平,有這一條基本就夠用了。一個人的聰明才智實在有限,三個臭皮匠頂一個諸葛亮,況且我們的黨員干部個個不比我差,只要虛心認真聽取他們的意見,還怕沒有好主意嗎?
2008年的5月21日,汶川地震后的第9天,國家人口計生委舉辦了一場大型的抗震救災義演活動,現場募集了4000多萬元善款。當時這場義演是由我們宣教司具體承辦的。在委領導的支持和指導下,全司人人獻計獻策,在我們到不了抗震救災現場的條件下,集中大家的智慧和能力,僅用了8天時間,就成功地組織了一場“為了母親和孩子”抗震救災義演。
那場晚會,由于組織得當,氣氛高昂,全場群情振奮,到最后全場起立,每人手里揮舞著一面小國旗,齊聲高唱《歌唱祖國》。
我沒有坐在會場前排,從晚會之前到最后,我一直在會場四周觀察協調現場工作。因為到場的人太多,座位都坐滿了,很多人只能站在后排觀看演出,我也是一直在會場最后的小門邊靠墻站著,直到義演結束,我實際就是一個“把門兒的”。在一些重大的會議和活動中,我經常充當“把門兒人”的角色,站在門口,幫助維持良好的會場秩序,把控人員活動的情況,起到了實際的協調把關的作用。重要會議的“把門兒人”,這是我給自己的定位,實際看效果很好。
漢代劉向所著的《新序·雜事》,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自稱特別喜歡龍的葉公,他在他們家的房梁上、柱子上、門窗上、墻壁上到處都雕畫著龍,他的衣服上也繡著栩栩如生的龍。天宮中的真龍聽到這個信息,很是高興,就降到人間來看望葉公,結果真龍一到葉公家里,葉公就嚇得面如土色逃之夭夭了。這個故事是比喻一些表面上說喜歡某個事物實際上并不喜歡的人,引發了我對黨建工作的一些思考。
黨的建設很重要,特別是領導機關的黨建工作,更是關系和影響著大局和整體。但是在實際的工作中,我們可以看到一些“葉公”的表現。比如有的人雖然擔任著專職的書記職務,卻對黨建工作毫無感覺,麻木不仁,在其位不謀其政;又比如說,有的單位已經好多年連正常的組織機構都沒有建立,或者該換屆的不換屆,該改選的不改選,掛著一個黨組織的牌子,實際沒有開展工作,這也比較像葉公了;再比如說,對中央和上級黨組織作出的部署和提出的要求,沒有結合本單位的實際,只是重復著上級說的話,沒有落實落小落細,或者只是說說而已,這也比較像葉公了;還比如說,對于很重要的“規定動作”,有的單位看似很認真,但只是認認真真地走過場,裝模作樣地搞形式,林林總總的葉公表現不勝枚舉。
如果只是一般個人的“葉公好龍”,那也影響不到其他人。但是黨的書記一定是關系到一個部門、一個單位、一個地區、一個系統的大局。做表面文章不僅不能收到應有的效果,還會大大損害書記的威信和組織的公信力。這樣的書記多了就會動搖黨的執政根基。
有基層黨委的同志跟我說:“現在群眾有說法:享樂主義好多了,奢靡之風好多了,但是形式主義依然嚴重。”這形式主義說的就是我們日常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不解決,全面從嚴治黨就不能做好。希望在黨的建設這個重要問題上,我們大家都不做表面文章,都不做黨建工作的“葉公”。
這么多年的體會,書記在支部黨建中要做的,不過就是做人而已。其實很簡單,就是平常心,你是書記,你就要以身作則,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我是支部書記,心里就要有全體黨員;我又是司長,心里就要有全司同志。沒有這一條,其他都免談。各方面工作安排需要照顧到所有人,特別對新來的、年輕的、脾氣各色的、工作邊緣的同志尤其應該放在心上。在司里不搞小圈子,不搞跟誰親跟誰近,所謂“一碗水端平”。我從來都是開門辦公,誰有什么事來了坐下就談,所謂“辦公室沒私密”。
我在司長當中能力平平,要完成繁重的工作任務,唯有調動全體同志一起干,這就必須通過支部黨建凝聚人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一個領導,讓你的部下行了,你不行也行了;一個支部書記,你的支部黨建搞好了,你的業務工作也就好做了。這些年我個人沒有什么業績,只是創造條件讓大家都動起來,結果每個人的業績都很棒,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