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淑周,曲寶慧,管方方
(1.煙臺藥物研究所,山東 煙臺 264000;2.山東恒欣藥業有限公司,山東 臨沂 276000)
阿爾茨海默癥(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種不可逆的、記憶力衰退的腦部疾病,表現為漸進性的認知障礙,與行為和神經的紊亂以及功能障礙相關聯。這種神經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常見的疾病之一[1]。目前,已經被證實全世界大約有3560萬人患有AD,這一數字預期到2030年將會達到6570萬,到2050年更是高達1.2億[1]。鹽酸美金剛(memantine hydrochloride),化學名:1-氨基-3,5-二甲基金剛烷鹽酸鹽,是德國Merz公司開發的老年癡呆治療藥,首次在德國上市并陸續在其他國家上市。美金剛為非競爭性的、中等強度快速電壓門控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體拮抗劑,能夠阻止細胞內鈣的超載并抑制興奮氨基酸的興奮毒性,對血管型癡呆和阿爾茨海默型癡呆有良好的療效,成為第一個用于治療中、重度的老年癡呆藥物,且副作用發生率低[2]。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AD的患病率也在逐年提高,因此,鹽酸美金剛顯示出很好的市場前景,需要進一步開發合成工藝來適應生產需求。
關于鹽酸美金剛的制備方法,目前國內外文獻報道主要有以下7種方法:尿素法、格式法、氯化法、甲酰胺法、直接氨化法、硝化法和乙腈法[3]。在現有的制備方法中,乙腈法最適合于推向工業化生產。根據文獻報道[4-14],乙腈法主要存在以下缺點:(1)Ritter反應周期長,均采用大量的濃硫酸作為溶劑,后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濃度的廢酸水,處理難度大且環境不友好,工業能耗較大;(2)反應后處理或純化過程中采用苯、甲苯、氯仿和乙醚等對環境和人體危害較大的溶劑;(3)工藝收率較低,生產成本較高,阻礙了生產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以1,3-二甲基金剛烷(2)為起始物料,先進行溴代反應得到1-溴-3,5-二甲基金剛烷(3),然后通過Ritter反應得到關鍵中間體1-乙酰氨基-3,5-二甲基金剛烷(4);最后經過水解反應并成鹽得到高純度的鹽酸美金剛(1)。鹽酸美金剛(1)的合成路線見圖1。

圖1 鹽酸美金剛的合成路線
用PerkinElmer 2400 SERIES-II型元素分析儀進行元素組成分析,用Bruker WNMR-1-500MHz核磁共振譜儀進行1H NMR和13C NMR分析(DMSO-d6為溶劑,TMS為內標),用Agilent 7890A氣相色譜儀進行產品純度分析。
1,3-二甲基金剛烷(天津民祥生物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工業純。
1.2.1 1-溴-3,5-二甲基金剛烷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加入1,3-二甲基金剛烷200 g(1.217 mol,1.0 eq),加熱至70~75 ℃,滴加入溴素300 mL,滴加完畢后反應20 h。冷卻至室溫,冰水浴冷卻下加入二氯甲烷400 mL和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800 mL,攪拌30 min后靜置分層,分得有機相。水相用二氯甲烷(100 mL×2次)萃取,合并有機相,用水(300 mL×3次)洗滌。無水硫酸鎂干燥后過濾,濃縮,減壓蒸餾,收集80~82℃餾份,得到無色透明液體273 g,收率92%。
1.2.2 1-乙酰氨基-3,5-二甲基金剛烷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溴-3,5-二甲基金剛烷150 g(0.617 mol,1.0 eq),乙腈350 mL,攪拌至基本溶清。控制溫度在20~30 ℃,滴加入濃硫酸49 mL(0.925 mol,1.5 eq),滴加完畢后升溫至60~65 ℃攪拌反應4 h。降至室溫,將反應液加入1050 mL預冷至0~10℃的水中,攪拌析晶2 h。過濾,水洗滌后抽干得濕品,(60±5) ℃真空干燥,得到類白色固體131 g,收率96%。
1.2.3 鹽酸美金剛的合成
在三口瓶中依次加入1-乙酰氨基-3,5-二甲基金剛烷120 g(0.542 mol,1.0 eq)、乙二醇600 mL和氫氧化鈉130 g(3.252 mol,6.0 eq),升溫至120~130 ℃攪拌反應12 h。將反應液降溫至20~30 ℃,加入1800 mL水和800 mL二氯甲烷,分液,有機層用水(300 mL×3次)洗滌。無水硫酸鎂干燥后過濾,蒸干母液,加入丙酮600 mL溶解,用30%鹽酸乙醇溶液調節pH值=4,析出大量固體,攪拌析晶2 h,過濾,(50±5) ℃真空干燥,得到類白色固體103 g,收率94%。
參考文獻[4-8]的制備方法,通過Neat反應,在無溶劑反應體系下,直接反應生成目標產物。反應后處理中,文獻[4]采用直接蒸除未反應的溴素,然后分兩次加入正己烷并減壓旋蒸,除去殘留量的溴素,該后處理操作需要多次加入正己烷并且長時間蒸餾,工業操作周期長且能耗較大。我們在反應結束后,直接采取萃取和洗滌的方法除去未反應的溴素和其他雜質,方法簡便易操作,工藝周期短,有利于工業化生產。
1-乙酰氨基-3,5-二甲基金剛烷是鹽酸美金剛合成工藝中的關鍵中間體,目前文獻[5-13]中均采用Ritter反應來制備,以濃硫酸作溶劑,與乙腈反應生成乙酰氨基。該步反應中由于加入了大量的濃硫酸,后處理中需要加入更大量的水來淬滅反應和稀釋反應液,從而產生了大量的高濃度廢酸水污染環境,此外,在稀釋過程中強酸性和放熱給生產操作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且由于反應過程的劇烈放熱,文獻一般采用低溫反應12 h以上,工藝周期較長。我們在工藝研究過程中,以乙腈為反應溶劑,加入反應當量的濃硫酸作為催化劑,發現在60~65 ℃時,4 h就能順利完成反應,然后倒入冰水中析出固體,干燥后就可以直接投入下步反應。
由于位阻作用大的原因,該步反應需要在較高的溫度下才能完成水解反應。文獻[5-14]中分別采用了聚乙二醇400、乙二醇/水、二甘醇和水四種體系,反應結束后采用毒性較大的苯、甲苯、氯仿等溶劑處理,然后成鹽酸并通過進一步的精制純化來提高產品純度。我們通過實驗研究發現:乙二醇體系反應時間短,溫度低,后處理更加簡便。我們采用丙酮/鹽酸乙醇體系成鹽酸鹽,避開了乙醚、氯仿等易燃有毒溶劑,析出產品收率高,純度好。鹽酸美金剛為白色結晶固體,GC純度 ≥ 99.9%(USP40檢驗方法),元素分析(C12H21N·HCl)實測值與理論值之差均小于0.3%。1H NMR(500MHz,DMSO-d6 ),δ:0.86(s,6H),1.09~1.18(m,2H),1.30(d,4H),1.46~1.54(m,4H),1.70(d,2H),2.15(t,1H),8.33(s,3H,NH2·HCl);13C NMR(500MHz,DMSO-d6 ),δ:28.99,29.48,31.79,38.33,41.42,45.74,4.42,52.26。
本文以1,3-二甲基金剛烷為起始原料,經過溴代反應、Ritter反應、堿性水解和成鹽得到高純度的鹽酸美金剛,產品總收率為82 %,GC純度 ≥ 99.9%。對鹽酸美金剛合成工藝進行了系統研究和優化,使反應條件溫和,后處理操作簡便,工藝收率提高,生產成本降低,更易于工業化生產。此工藝具有較大的工業價值和潛在的社會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