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我國,警察行政權力是一項與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關的重要行政權力,它包括警察行政命令、警察行政處罰、警察行政強制、警察行政許可等權力。然而這項權力在現實生活中時常會被濫用,典型表現就是行政不作為和行政亂作為,這就導致了警察行政違法等亂象的出現,對這種行政違法行為進行規制研究是新時代我國政治體制改革必須破解的法治難題,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 警察 行政違法 法治中國 權力規制
一、警察行政違法的概念
(一)國外對行政違法的解讀
現代法治社會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行政活動必須符合行政法治原則,也就是要求行政主體必須依法行政。這就要求行政主體的成立、行政職權的取得、行政行為的做出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否則就可能導致行政違法行為的發生。雖然所用法律不盡相同,但很多國家都以各種立法例對“行政違法”問題進行了規制。如美國《聯邦行政程序法》規定了美國行政法的表現形態,也是對行政行為進行司法審查的標準。法國行政法上的越權理論是法國行政違法理論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法國行政法院傳統上把越權之訴的違法形式分為無權限、形式上的缺陷、濫用權力,違反法律四種。這里所說的“行政越權”實質上就是“行政違法”。
(二)我國對行政違法的解讀
何為行政違法,我國對這一概念的認識和理解有一個不斷發展的漫長過程,直到今天,我們對它的認識也沒有完全形成一致的看法。比如有學者認為行政違法“是指行政法律關系的主體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受法律保護的行政關系,對社會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尚未構成犯罪的有錯行為”;還有學者認為行政違法“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故意或過失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侵害國家、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組織、個人的合法權益,危害國家安全或社會秩序,但尚不構成犯罪的行為”;還有學者將行政違法界定為“行政機關、其他行政公務組織和行政公務人員實施的違反行政法律規范的規定和要求的行政行為”。對行政行為有著不同認識的學者,他們之間的分歧主要集中于對行政違法主體的范圍確定不同。
二、警察行政違法的特征
警察行政違法是行政違法行為的一種,具有行政違法行為的一般特征,同時通過對警察行政違法概念的界定,我們可以看出,警察行政違法又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具體來說,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法律特征:
(一)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是警察行政主體及履行其公安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務組織和公務人員
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不僅包括警察行政主體,還包括履行其公安行政管理職權的公務組織和公務人員。按照我國的行政法理論,行政主體包括行政機關以及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而行政機關的內設機構、受行政機關委托的組織、行政機關的公務人員以及其他執行公務的人員都不具備行政主體資格,由此來看,只有公安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才具有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資格,但是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除了警察行政主體之外還包括受委托履行公安管理職權的公務組織以及執行公安管理職權的公安民警。之所以這兩者也是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是因為在警察行政違法中,警察行政主體承擔法律責任后他們也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他們也是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但是不能把警察個人違法與警察行政違法相混淆,當公安民警以警察名義進行個人活動有行政違法行為時,應該將其當做行政相對人違法處理。
(二)警察行政違法是指警察行政行為的違法,必須以警察行政行為存在為前提
警察行政行為的成立需要同時具備多個要素,如警察行政主體要素、警察行政權力要素、意識表示要素、法律要素,缺少其中一個要素則警察行政行為就不會成立,也就是不存在。這樣,警察行政違法就嚴格排除了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的民事行為、非行政行為和個人行為。因為我們所熟知的公安機關不僅可以作為警察行政主體履行警察行政管理職能,而且可以作為民事主體從事一定的民事活動,當其作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時就不受警察行政法律規范的調整和約束,而是依據相應的民事法律規范進行活動。當然,只有人民警察在履行職務時的職務行為才可以稱為警察行政行為,如果是從事與自己身份、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則與警察行政行為無關,屬于私法行為,自然也就和警察行政違法無關了。
(三)警察行政違法違反的是警察行政法律規范
警察行政違法作為違法行為的一種,必然具有違法性,但它違反的不是憲法規范,不是民事法律規范,不是刑事法律規范以及其他法律規范,而是行政法律規范并且尚未達到犯罪,否則就不是行政違法。警察行政違法所違反的法律規范并非泛指所有的行政法律規范,而只能是行政法律規范的其中一部分,具體來說就是行政法律規范中有關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必須遵守的行為規范,也就是說有關警察行政權如何行使的行政法律規范,而不包括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警察行政管理領域中作為被管理者的權利、義務規范。警察行政違法所違反的法律規范對于公安機關和人民警察而言都是必須遵守而不得違反的行政法律規范。
(四)警察行政違法的后果是承擔警察行政法律責任
警察行政違法是眾多違法行為的一種,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比如民事違法要承擔相應的民事法律責任,刑事違法要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相應的,警察行政違法的法律后果是要承擔警察行政法律責任,這也是依法治國的基本原則中“違法必究”這一法治基本原則在我國警察行政領域的具體體現,也是我國法治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
三、警察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
警察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是指由法律規范規定的構成警察行政違法所必須具備的各種主客觀要件的總和。警察行政違法的構成要件,是認定某一種警察行政行為構成警察行政違法,進而承擔法律責任客觀依據。警察行政違法需要具備各種要件,歸結起來包括以下幾種。
(一)主體要件
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是警察行政主體以及履行其警察行政管理權的公務組織和公務人員,這是警察行政違法所必須具備的主體要件,這一要件是認定負有法定警察管理權的公安機關及其警務人員未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是否構成警察行政違法的關鍵所在。但是,并非所有未依法履行法定職責的行為都構成警察行政違法,而是只有未履行與警務管理職責相關的行政法律規范的,才有可能構成警察行政違法。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要件明確限定了構成警察行政違法的只能是公安機關、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執行警察行政管理任務的人民警察、受公安機關委托履行警察行政管理權的其他組織。這個主體要件是十分明確的,其他未取得法定資格的行政機關、公務組織以及個人不能作為警察行政違法的主體。
(二)行為要件
警察行政違法的行為要件是指警察行政主體及其警務人員有不依法履行警察行政法上的法定職責的行為。警察行政主體負有警察行政法上規定的應當履行一定的警察管理職責而不依法履行,這是警察行政違法的本質特征,也是判斷警察行政行為是否構成警察行政違法的根本標準。警察行政法規定的警察管理職責包括兩種,一種是規定警務人員應當為一定行為的職責,另一種是規定警務人員不應當為一定行為的職責。警察行政法上要求警務人員依法為一定行為,警務人員沒有依法行為的,則會構成不作為的警察行政違法。警察行政法上要求警務人員不不應當為一定行為,警務人員違法為一定行為的,則會構成作為的警察行政違法。警察行政違法的行為要件就決定了哪些行為可以構成警察行政違法,哪些行為不會構成警察行政違法,警察行政違法的行為要件也是區分警察行政行為和其他行政行為的標準。
(三)職責要件
警察行政行為的職責要件是指警察行政主體及其警務人員所負有的相關的行政法上的職責。職責要件是構成警察行政違法的前提條件。警察行政違法在本質上是一種警務職權違法,因此必然就要求違法主體負有法定的警務職權、職責。當然,這里的職權、職責僅限于警察行政法上的職權、職責,是公安機關、警務人員及受公安機關委托行使警察行政管理職權的其他組織為或者不為一定行為的職權、職責。警察行政違法表現為作為行政違法和不作為行政違法。凡是警察行政法要求公安機關及其警務人員為一定行為,而以上行政主體沒有依法作為的,就構成警察不作為行政違法。凡是警察行政法要求公安機關及其警務人員不為一定行為,而上述主體卻違反警察行政法律規定作為的,就構成作為行政違法。這種違法表現為公安機關及其警務人員實施了一定的警察行政法上的行為,但是由于這種行為缺失行政行為合法要件之一個或者某幾個要件,從而構成行政違法。職責要件這一標準客觀上就要求必須負有警察行政法上的某種職責才有可能構成警察行政違法。
(四)行為人主觀要件
對警察行政主體即公安機關或者法律法規授權的組織履行警察行政管理職責時主觀上有無過錯的認定,一般應采用過錯推定原則,即只要警察行政主體有行政違法行為,就可以直接推定警察行政主體在為該行政違法行為時主觀上具有過錯。當然,如果這種行為的發生是由于警察行政主體意志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則就不應當認定為警察行政違法,當然也就不用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行為人主觀要件標準就確定了行為主觀上具有故意或過失是其承擔行政責任的必要條件。
四、警察行政違法的表現形式
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明確規定了7種行政違法行為,即主要證據不足,適用法律、法規錯誤,違反法定程序,濫用職權,超越職權,行政處罰顯示公正以及行政不作為。因為警察行政違法也是行政違法的一種,據此可以以我國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以及《行政復議法》為依據,從而歸納總結出警察行政違法的法定分類,即警察行政違法的表現形式。
(一)警察行政不作為違法
警察行政不作為違法是指警察行政主體負有法定的警察行政管理義務,而且客觀上能夠履行義務而沒有履行的狀態。警察行政主體所負有的警察行政管理義務是警察行政法律規范明確規定的,警察行政主體不得以任何理由放棄這一義務,警察行政主體如果未履行法定應為的義務,就會構成警察行政不作為違法,就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警察不作為違法最為常見,是警察行政違法最為典型的表現形式,筆者曾親身經歷過警察行政不作為事件,深知警察行政不作為違法給百姓生活帶來的各種不便。
由此來看,我國的警察行政不作為違法已經達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接警后一般都會出警,但是很多證據確實充分的案件最后卻得不到解決,這是嚴重的警察不作為違法,極大地侵害了人民的人身財產利益,也破壞了人民警察公正無私的社會形象,產生的負面影響巨大。
(二)警察行政越權違法
警察行政越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超越其法定職權而進行的警察行政行為。警察行政越權既可能是警察行政主體行使了法律、法規沒有賦予的權力,也可能是警察行政主體超越了法律、法規所設定的必要限度。警察行政越權可以分為不同的種類,以超越職權種類的不同,警察行政越權可以分為權力類別超越和超越權限。權力類別超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在沒有法律依據的情況下,行使了諸如司法權等其他國家機關的權力或者行使了不屬于本部門職權范圍內的、權力;超越權限,是指警察行政主體對某類事項雖有主管權,但是超越了必要限度等情況。根據影響行政權限的因素不同,警察行政越權可以分為時間上的越權、空間上的越權和層級上的越權。時間上的越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沒有在法定的享有權力的時間段之內行使權力,而是在這個時間段之外行使權力;空間上的越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超出了其行使警察行政管理職權的范圍行使權力;層級上的越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擅自管轄依法應當由其他層級的警察行政主體管轄的事務的權力。
警察行政越權在我國也十分常見,最為常見的就是派出所民警的行政越權,根據我國相關行政法律規范的規定,派出所的權力僅限于警告和500元以下的罰款,但是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權力卻遠遠超出法律的規定。比如,經常發生的派出所拘留行政違法相對人的事件以及我國某個南方大城市的市政府出臺的禁摩限電細則,然后該市各個轄區的派出所就依據這一細則實施了各種超越權限的違法行為。比如對于上路行駛的摩托車以及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車直接予以沒收,對于相關人員一律予以行政拘留,根據《立法法》第8條所確立的法律保留原則,法律絕對保留對于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和處罰,派出所怎么可以依據政府的一紙細則規定就隨意對行政相對人進行行政拘留?當然也沒有權力對于公民的合法財產用最野蠻的方式予以沒收。在我們大力構建法治國家、法治社會、法治政府的今天,這種嚴重的警察行政越權已經引起全國人民的關注,禁摩限電不僅嚴重違反了國家多項法律規定,而且還給人們的生活造成極大不便,令群眾對政府產生反感,最終喪失民心。
(三)警察濫用行政職權
警察濫用行政職權,是指警察行政主體做出的具體行政行為雖然在其權限范圍內,但未能正當地使用警察行政職權,不符合法律授予該種職權的目的。與警察行政越權不同,警察濫用行政職權是做出具體行為的行為人具有警務工作人員的身份或職權,但是沒有根據執法的原則、精神和目的來執行法律,而是以個人的意志武斷專橫地實施行政行為。
在我國,警察濫用行政職權的事件還是十分普遍的,有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2016年在中國南方某個大城市,兩名小女孩逛街被警察盤問,因為沒有隨身攜帶身份證就被“強制傳喚”,用警車帶回派出所接受詢問。我國沒有哪條法律規定逛街必須隨身攜帶身份,而且兩名警察雖然身著警服,但是在盤問的時候并沒有出示執法身份證件,也有沒攜帶掃描身份證的執法儀器,兩名女孩對警察身份表示懷疑就被強制帶上警車,整個過程中,警察態度惡劣,言語粗俗,好比強盜流氓,兩個女孩一度以為自己遭到了綁架,后來事實證明兩個警察都是真警察。但是他們的行為卻嚴重違法了警察行政法律規范,濫用警察行政職權,把這一神圣的職權當做耀武揚威的工具,嚴重背離社會主義法治的精神和原則。
(四)違反法定程序
違反法定程序,是指警察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違反了合法、有效的警察規范規定的程序。行政程序是警察行政行為的步驟、順序、方式、時間以及相關程序性制度構成的行政行為的過程。因為,它是保障相對人合法權益、防止警察行政主體違法行政的必要條件。
在我國,警察違反法定程序執行行政管理任務也很常見,如我國南方某城市的警察在執行禁摩限電令的時候就存在著特別嚴重的違反法定程序問題,他們可以不出示執法身份證件就直接將騎摩托車和電瓶車的人從車上拉下來,車子直接予以沒收,相關人員直接行政拘留,自始至終沒有開具行政處罰決定書,這就是嚴重的程序違法,他們的行為無異于攔路搶劫,一些被違法處罰過的行政相對人一度認為自己遇到了歹徒搶劫,打電話報警才知道他們就是真正的警察。更讓人不解的是,他們沒收來的摩托車、電動車也沒有按法定程序處理,而是直接轉手賣給摩托車經銷商,儼然成為他們創收的一個重要手段。這種違反法定程序的執法方式,必然會引來社會公眾的強烈不滿,嚴重損害警察執法的社會公信力。
五、警察行政違法的規制建議
(一)加強警察的業務素質培訓
從當前我國警察行政違法現象頻發的原因來看,警察的業務素質普遍偏低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我國目前的人民警察大都缺乏入職前的相關培訓,業務素質低下,很多人沒有認清國家和人民賦予他們這項神圣的職權是為了讓他們正確履行職責,保衛家鄉平安,守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他們所做出的所有行為只能是朝著為人民服務這一目的而來。但是有些警察卻把這項權力當做為所欲為、作威作福的工具,憑借這一特權,耀武揚威,欺壓百姓,嚴重危害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因此,有必要在警察入職前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讓他們認清自己的定位,明白自己的使命,同時也要加強在執行職務期間的定期培訓,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業務素質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警察行政執法的程序
我國目前的警察行政法律規范有關警察執法程序的規定較少,這是造成一些警察在執法過程中無視行政執法的程序,野蠻執法、暴力執法的重要原因,因此現階段十分有必要健全和完善警察行政執法的程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警察執法程序方面的規定,警察在執法過程中就可以按照法定的步驟、順序、方式、時間行使其行政職權,履行其行政管理任務。健全和完善警察行政執法的程序不僅可以督促警察在執行職務時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大大降低暴力執法、不文明執法現象的發生,而且還有助于改善警察在人民心目中的不良形象,使他們重新獲得社會大眾的支持和認可。
(三)健全和完善群眾舉報警察行政違法的機制
人民群眾對警察行政主體執行工作任務的有效監督是確保警察認真履行職責、更好地完成警察行政管理任務的客觀保障。當前,我國關于人民群眾對警察行政違法的舉報機制還不健全,很多被警察行政違法侵害權益的當事人不知道怎么舉報和投訴違法行使職權的人民警察,更有一些目睹警察行政違法的而通過拍照拍攝手機視頻保存證據而被警察毆打的人,這些都是警察行政違法舉報機制缺失的表現。健全和完善群眾舉報警察行政違法的機制,在當前階段顯示出了巨大的迫切性和必要性。
(四)建立警察行政違法的責任追究機制
警察行政違法現象頻發卻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就是沒有一套完善的警察行政違法的責任追究機制。一些違法行使職權的警察之所以敢毫無顧忌地從事警察行政違法活動,就是因為沒有有效的責任追究機制,他們即便是違法行使職權,一般也是單位承擔責任,落實到警察個人身上的責任也就微乎其微、無關痛癢了,這種現象的存在是目前警察行政違法這一頑疾和毒瘤難以徹底祛除的客觀因素。因此,必須建立和完善警察行政違法的責任追究機制,讓違法者因為他們的違法行為受到相應的行政處分,犯罪者承擔刑事責任,只有讓他們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必要的代價,才能從客觀上保證他們認真、負責地執行警察行政管理任務,從而保障我們的社會各項事業順利進行。
六、結論
警察行政違法問題和我們每一個人的切身利益都息息相關,不可否認的是,當前我國警察行政違法亂象還大量存在并將繼續存在一定的時間,這將會極大地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個人利益。對于警察行政違法的規制研究就是為解決警察行政違法提供理論上的支撐,這在當前有著巨大的理論意義以及現實意義。若要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就必須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刮骨療毒的勇氣,同時這一問題的解決還需要依靠國家、社會以及我們每個人的努力,各自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發揮好自己的作用,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國家的人民警察以更加積極、主動的以姿態服務國家、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參考文獻】
[1] 關保英.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第二版)[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
[2] 關保英.行政法學(第二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8.
[3] 馬懷德.法治政府建設的基本要求[J].中國司法,2018.
[4] 張雅潔.論比例原則在公安行政強制領域的適用[J].公安教育,2018.
[5] 郭傳宇.我國治安警察行政執法行為合理性研究[D].2017.
[6] 葉曉川.新中國成立后警察行政法的發展 開封教育學院學報,2016.
作者簡介:馬世英,男,漢族,河南開封人,上海政法學院研究生在讀,主研究方向:憲法學與行政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