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自從美國特朗普政府2018年3月公布“301”條款調查報告開始,中美貿易戰爭打響,中美經貿關系進入戰略競爭的新階段,經濟貿易摩擦沖突不斷。但是這場貿易戰并沒有真正制裁到中國,反而使中美兩國都受到創傷和損失,本文將對美方發動的貿易戰進行分析和評論。
【關鍵詞】 中美貿易戰 關稅 贏家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2月6日發布公告稱,將調整對原產于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關稅措施。自2020年2月14日起,已加征10%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5%;已加征5%關稅的商品,加征稅率調整為2.5%。除上述措施外,其他對美加征關稅措施繼續按規定執行,對美加征關稅商品排除工作繼續開展。此前,美方于1月16日發布公告,自2020年2月14日起,將2019年9月1日起加征15%關稅的1200億美元中國商品的關稅調整為7.5%。
早在2018年3月,李克強在十三屆人大一次會議上答記者問時就曾說過:“中美打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沒有贏家。我希望雙方要保持理性,不要感情用事,避免打貿易戰。”美國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蘇德巍也曾表明:“美中關系是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系,貿易戰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尋找建設性的解決方案才是符合雙方利益的做法。”美國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發布的一份研究也顯示,如果特朗普政府執行近期宣布的對華商品加征關稅清單,將涵蓋更多從在華運營的非中國跨國企業進口的產品,對非中國跨國企業的影響要遠大于對中國企業的影響。
《孫子兵法》有云:“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近兩年的中美貿易戰中的種種事件表明了中國這句老話,這場沒有硝煙的經濟戰使雙方都造成了一定損失。美國發動貿易戰旨在對中國進行貿易制裁,同時也是對本國企業進行“制裁”。中國進口的很多高科技產品,如芯片,美國掌握著關鍵性核心技術,如果美國阻斷本土企業對中國提供這些高科技產品,中國的產業供應鏈勢必會受到沖擊。例如中國民族企業華為遭受美國政府“封殺”,多家美國科技公司暫停向華為供貨,令華為備受壓力,但是美國的供應商也承受了巨大壓力,蒙受損失。并且如果華為能夠走向自主創新的道路實現“自給自足”,必然會減少對美國科技企業的依賴,這對美國來說并不是一個樂觀的消息。
美國的關稅政策旨在遏制中國,而美國向中國出口的農產品比其他任何國家都多,中國同樣會向美國農產品征收報復性關稅,使美國的農業備受損失,美國農民也在這場貿易摩擦中受到傷害,為保護農民,美國政府出臺了一項高達160億美元的救助計劃,但是農民們紛紛表示,他們真正想要的是進入中國市場,這樣才能挽回他們的損失。可見,美方的無賴態度和不理性行為并不會得到人民支持,美國政府必定要為此付出代價。
除了高新技術領域、農業領域外,美國的股市、啤酒行業、汽車行業等等諸多行業均受到波及。特朗普發動的與中國的貿易戰幾乎傷害了美國經濟的每一個領域,沒有人在這場關稅政策中受益。
中國本沒有要和美國為敵,而是尋求和平共處、共贏發展的路徑,無奈美國非要將中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在全球宣揚中國威脅論,力圖遏制中國的發展。美國這樣的做法必然是錯誤的,也是注定會失敗的,因為貿易戰必然會違背經濟全球化的規律,兩敗俱傷,損人不利己。
“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如今,美國在這場前所未有的貿易制裁中重新審視和認識了中國,美方發起的中美貿易戰不但沒有削弱中國,反而見識到了中國迎難而上的能力。美國沒想到,中國這么扛“造”,于是雙方走向了初步妥協。1月15日,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在美國華盛頓正式簽署,這份中美雙方在互利共贏原則下達成的協議,不僅有利于美國,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的繁榮與穩定。為期近兩年的貿易沖突說明,中美貿易戰繼續下去對任何一方都沒有好處,雙方只有攜手合作才能實現雙贏。希望中美雙方能夠一道朝著最終取消全部加征關稅的方向努力,降低貿易壁壘,促進世界經濟良性有序發展。
作者簡介:崔淳 1995年4月25日? ?女 漢 山西省晉城市高平市東城派出所 研究生 新聞理論 山西省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