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榕
摘要:在新課程改革的引領之下,音樂素質教育開始被提上日程,并作為學生綜合素質體系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初中階段的音樂教學是落實美育教育的有效措施,更是面向全部學生的一個重要課程。初中階段的音樂教育內容必須具備時代性與選擇性的特征,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差異化學習需要,推動學生個性的塑造以及音樂素養的發展。和以往的班級授課方法相比,分層走班的教育教學方法更符合學生個性發展和綜合素質提高的要求,具備明顯的應用優勢,下面將著重就如何在初中音樂課程當中推行分層走班教育教學進行探討。
關鍵詞:初中? ?音樂課? ?分層走班? ?教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J60-05?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1008-3359(2019)01-0093-03
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給初中音樂課程教學改革帶來了重要契機,而這一過程當中產生的分層走班教學模式,也從根本上突破了傳統的音樂教育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音樂課堂活力,提升音樂素養等方面顯現出了極大的優勢。分層走班教學注重結合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心理傾向、知識層次、能力水平等,有區別的設置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針對性設置教學要求、把控進度和調整教學策略,可以讓學生在最恰當的環境中獲得基本知識與技能,從而進一步提升音樂素養。
一、初中音樂課分層走班教育教學的實踐優勢
分層走班教育教學模式是教學改革的必然選擇,可以有效貫徹因材施教,提高教學質量。初中音樂課程是對學生進行音樂素質教育的重要路徑,對學生進行分層走班教育教學主要有以下幾個突出優勢:第一,有助于學生整體音樂素質的提升。分層走班教育的落實可以讓擁有差異化音樂需求的學生擁有更大的選擇性,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為他們的音樂學習增加信心,最終推動學生整體音樂素養的培養和提高。第二,有助于提升初中音樂課堂效率。教師事先會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差異化的音樂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從而優化師生關系,提高師生合作有效性。除此以外,教師在備課環節已然事先預估不同層次可能出現的問題,因而可以在具體教學當中明確目標,提高教學針對性,保證教學效率和質量。第三,有助于提高教師綜合素質。分層走班教育教學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師掌握層次化教學的方案,學會組織調控與隨機應變,因而會在這一過程中鍛煉教師各方面的能力。
二、初中音樂課分層走班教學中要堅持的原則
分層走班教育教學是學生結合自身已有知識基礎、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特征去到相應不同層次的班級當中上課,是一種具備流動性和不固定班級的新模式。這樣的流動性特征,極大程度上拓展了師生與生生的互動溝通機會,同時也可以在學生學習潛能開發和綜合學習素質發展方面創造良好的條件。要想保證分層走班在初中音樂課程教學中的應用效果,一定要認真堅持和貫徹以下幾項原則:第一,自主性原則。學生是音樂課程學習的主人,在分層走班過程當中也應該擁有最大的主動權,只有當學生選定了與自己興趣愛好和學習需求相適應的環境,才能夠真正愛我所選和樂我所學,進而在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有所收獲,感受到音樂課程學習的樂趣。第二,流動性原則。層次選擇是可以變化的,允許學生在不同層次之中流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與競爭意識,保證學生真正認識到分層走班教學,強調的是對每位學生負責,幫助學生強化學習自信心。第三,擇優性原則。該原則要求最優分配教師,同時實現學生層次劃分的最優秀,確保每一層次學生都可以留得住與學得進,最大化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也讓執教各層次教師各盡其才,最終獲得最優教學效益。第四,整體性原則。整個年級的學生是一個學習整體分層不分班,有效把握年級、班級與學生整體是分層走班的核心所在。另外,教師團隊也是一個整體,各個教師擔當著差異化層次的教育任務,需要主動融入整體構建,合理強化整體效應。
三、初中音樂課分層走班教育教學實踐策略
(一)做好分層走班分層設置
保證分層走班在初中音樂教學中得以貫徹落實,其基礎和前提就是實施分層,奠定分層走班落實的基礎,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相應層次當中獲得音樂素養的熏陶。在具體操作當中需要做到:第一,學生分層。對學生現行分層主要憑借的是學生的學習水平差別,而在主要根據的基礎之上,還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態度、興趣愛好、學習方法等非智力層面上的差別。為保證科學客觀的對學生進行分層,主要通過音樂綜合測試活動、音樂課堂教學評估、課余觀察分析等方式來達到有效分層的目標,讓學生都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以便在音樂課程的選擇方面更加準確。通常情況下,將學生劃分成三個層次。第二,目標分層。教學目標是分層走班實施的重要方向,在目標分層時一定要考慮到目標設置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征相適應,而在目標分層時一定要考慮到目標設置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征相適應,讓目標指引不同層次的學生前進。而教學目標安排需要涵蓋認知、智能與情感目標這三個方面。第三,教學分層。面對差異化層次的學生,選擇針對性強的教學策略。面對A層次能力高的學生,可選用開放研究室的教育方法,鼓勵其自主探索;對B層學生運用探索討論的方法,適當進行方法的提示;對C層次學生實施啟發誘導式的教育方法,堅持循序漸進,逐層深入。
(二)明確分層走班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育教學活動的根本出發點以及落腳點,在明確目標的指導下,可以讓分層走班各個教學環節的安排更加合理,也可以讓師生都確定努力方向,將初中音樂學習引向深入。首先教師需要明確音樂課程的教育目標,同時也對分層走班過程當中要落實的目標進行合理設置。教師在教學目標設置方面先要明確整體目標,倡導在音樂教育當中加強審美教育與德育教育的滲透,使得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教學生學會認知,倡導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到音樂學習活動當中,掌握音樂學習和音樂技能的獲取技巧,讓學生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音樂課堂主體。在設置好總體目標之后,就是需要結合不同層次學生的具體需要,設置對應層次學生要達成的學習目標,在循序漸進落實目標的過程當中提高學生的整體音樂素質。
(三)調控分層比例改革教學
從常態方面上進行分析,絕大部分的學生處在一般層次,只有少數學生是優秀或者是能力相對較差的。根據這樣的規律,教師在設置教學分層時不能夠采用平均分層的方法,也就是在設置A、B、C三個層次教學班時更多的設置B層班級,確保教學分成比例符合教育規律。這樣的方式更能夠為教學方法的調控打下基礎,同時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找到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在調控好分成比例之后,接下來教師需要關注的是對音樂教學方法進行改革,保證教學方法的設置與不同層次學生的特征和需要相符。考慮到C層學生的音樂基礎較差,同時在學習能力、學習態度以及學習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問題,會加大音樂教師教育指導的難度,甚至需耗費一定時間用來維持教學秩序,因此可以實施小班化的教學方法,讓教師可以集中精力的對后進生進行輔導,使得每位學生都能夠得到教師最好的幫助。除此以外,要積極構建科學恰當的流動機制,也就是說教師可以在分層走班的音樂教學當中引入競爭機制,開展動態化的管理,在學期末局部微調學生層次,讓不同層次間的學生可以進行有效的流動,讓學生在走班過程當中結合個人變化擁有重新選擇的機會,這樣才可以滿足學生不斷發展進步的要求,培養學生的音樂競爭以及音樂素養。
四、結語
分層走班教育教學是初中音樂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方案,能夠讓水平層次接近的學生走到一起,增加學生間競爭的可比性,同時還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課程教學效率,極具現實價值和超前理念,這樣全新的教育教學策略也為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開啟了新的窗口。初中音樂教師要切實認識到分層走班教育教學的優勢,加大對分層走班教學的宣傳推廣和實踐力度,充分踐行因材施教,最大化的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學習需要學生的音樂學習需求,促進學生音樂素質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文濤.高中選課走班制教學的實踐與思考[J].教育科學論壇,2015,(11):51-52.
[2]吳獻.中學教育分層教學的研究[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4,(10):4-5.
[3]高倩.高中音樂走班教學探索[J].亞太教育,2016,(35):220.
[4]劉茂祥.走班學習的組織形式與運行管理[J].教育評論,2016,(03):78-79.
[5]龔芳.走班制教學模式下歌唱教學探究[J].北方音樂,2017,(16):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