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次調整利率之前應該保持耐心,以評估未來一段時間全球風險對美國經濟的影響。”
——1月10日,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在華盛頓特區經濟俱樂部演講時表示,沒有任何跡象表明美國經濟衰退的風險已經升高。美聯儲發布的2018年12月的會議紀要也顯示,或在2019年3月底前或更長時間內暫停加息,以等待全球經濟影響美國經濟增長的明確信息。

“在面臨日益增長的經濟風險面前,歐洲央行需保持其政策的開放性,盡可能考慮選擇多種工具,而不是過快地選擇加息。”
——1月10日,法國央行行長、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委員德加洛表示,雖然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道路比較艱難,但必須漸進推動,可考慮在下一次春季會議之前根據最新經濟數據來確定歐央行減少資產存量的流程。

“2019年將加快修訂《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和《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鼓勵外資投向制造業、高新技術產業和中西部地區。”
——1月11日,商務部部長鐘山接受《人民日報》等媒體采訪時指出,2019年,商務部將努力“穩外資”:一是放寬市場準入,繼續縮減 “負面清單”;二是優化外資結構;三是改善營商環境,盡早出臺外商投資法,完善中央和地方的外資投訴處理機制。

“加大債券融資支持力度,擴大優質民營企業債券發行規模,加快核準進度;鼓勵以地方大中型企業為主體發行小微企業增信集合債券,用于支持符合經濟結構優化方向、有發展前景的民營企業。”
——1月7日,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寧吉喆在接受新華社等媒體采訪時指出,作為直接融資工具,優化增加企業債券發行,能夠有效緩解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的融資困難。

“穩健貨幣政策松緊適度的‘度’,主要體現為總量要合理,結構要優化,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高質量發展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總量,既要避免信用過快收縮沖擊實體經濟,也要避免‘大水漫灌’影響結構性去杠桿;另一方面,要精準把握流動性的投向,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精準滴灌的作用,在總量適度的同時,把功夫下在增強微觀市場主體活力上。”
——1月8日,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就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接受了相關媒體采訪,系統闡釋了貨幣政策張弛之道,以及進一步改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等熱點問題。易綱指出,當前,我國經濟金融運行整體穩健,但面臨的不確定因素仍然較多。對此,既要保持戰略定力,又要把握好節奏力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要服務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統籌考慮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平衡好“促發展”與“防風險”之間的關系,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攻堅戰:一是保持戰略定力,穩住宏觀杠桿率。二是妥善應對外部重大不確定性因素對金融市場的沖擊。三是加強政策協調,繼續有序化解各類金融風險,既要防范、化解存量風險,也要防范各種“黑天鵝”事件,保持股市、債市、匯市的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堅持對非法金融機構和非法金融活動打早打小、露頭就打。四是進一步補齊監管制度的短板。五是提升金融領域激勵機制的有效性,強化正向激勵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