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悅
近些年來,我國的旅游事業蓬勃發展,民俗旅游方興未艾,許多地區以“保護發展、傳承文化”的原則,利用傳統文化進行旅游開發,既有效地保護、傳播了當地民俗文化,又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收入。以安徽省淮北市為例——淮北市近年來大力發展旅游事業,處在從資源型城市向旅游型城市轉型的過程中。
近年來,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內旅游人數不斷增長,景點的相對分散和旅游文化的缺失,造成了許多人都只知其名,不知其源;只觀景,不了解景點歷史文化;只游玩,不陶怡情操。這些情況的發生,嚴重影響了游客觀光游玩的心情和質量。傳統文化不被國人所重視,文化傳承遭遇瓶頸。
因此,旅游景點與歷史文化的有機融合,不僅可以弘揚民族文化,還可以提高游客的旅游體驗,逐漸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的發展,人們對于生活質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坝紊酵嫠币呀洺蔀楸姸嘈蓍e方式中最基礎的一種。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數由2017年的50.01億上升為55.40億人次,國內旅游收入由2017年的4.56萬億元上升至5.13萬億元,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增長了10.78%和12.30%。
因此,將傳統文化融入進旅行中,使傳統文化增加趣味性,讓傳統文化的學習過程不再乏味,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提供了多元化途徑。
傳統文化是一個民族的幾千年來的歷史積淀,具有濃厚的民族特色,是一代又一代人們日常生活的智慧積淀與精華,其來自于生活,反映當地人民的風土人情。將旅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將傳統文化的傳播過程融入旅途,豐富了旅游產業的文化內涵,使其多了一份歷史厚重感,寓學于樂,也避免了人們“玩物喪志”。同時,將旅游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可以激發旅客的文化認同感,感慨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時,激勵人們主動傳承、保護、弘揚傳統文化。
淮北市是淮海戰役中的重要城市之一,各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設立,為其發展紅色旅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可以聯合徐州、蚌埠等地,建立淮海戰役紅色教育基地,可以使游客們全面、詳細地了解淮海戰役的全過程及其深刻影響等,并達到弘揚紅色文化、突出淮北旅游業特色的目的。
淮北市是一座資源型城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淮北市都是以煤炭資源為主要經濟來源,煤炭對于淮北市的影響是深厚而長遠的。因此,可以將煤文化與旅游業融合,并將其作為淮北市旅游業的一個特色。例如,可以針對青少年的通識教育,建設一座科技館,向學生們介紹煤的“前世今生”、發展歷程、煤炭的作用等文化知識,從而達到宣傳“煤文化”的目的。
淮北市擁有虎頭鞋、虎頭帽、石雕、泥塑等傳統手工藝品,著名的雕塑藝術大家劉開渠也是在這片土地上成長、發展的。因此,淮北市可以將傳統手工業融進旅游業,向游客們介紹手工藝品的來源、發展,教授他們簡單的手工藝品的制作,銷售或者贈送具有紀念意義的手工藝品。由此,不僅可以挽救處于瀕臨滅絕的傳統手工業,還可以宣傳當地的手工藝品,甚至可以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
淮北市是一座以傳統農業、資源挖掘為主的城市,辛勤勞作的觀念在勞動人民的心中根深蒂固,人們對于旅游業不了解,甚至認為它是“不務正業”,這一點無疑是阻礙淮北旅游業發展的重要原因。此外,與大多數的旅游景點類似,淮北的眾多景點均以山川、湖泊以及各種游樂項目為主要宣傳點,未體現其獨有的特色,無法在我國眾多擁有優美風景的景點中脫穎而出。
眾所周知,市場的競爭最終都將歸為人才的競爭。而淮北地區傳統文化傳承人匱乏、素質不高,主要是由于淮北地區的經濟發展不夠繁榮,許多年輕人自小隨父母離家,從小未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難以與家鄉的傳統文化產生共鳴與認同感。與此同時,許多傳統文化的傳承人年事已高,老齡化狀況十分嚴重,傳承人斷層這一問題不容小覷,解決這一問題迫在眉睫。
以傳統文化為特色的旅游景點務必真實,可以結合現代化的手段,對景點進行合理開發,但現代化元素千萬不可喧賓奪主。當前的許多歷史文化景點就違背了初心,他們打著弘揚傳統文化的旗號,景點內卻無一物體現當地歷史特色,僅僅依靠售賣各種現代化產品來發展經濟、提高旅游產業的經濟收入,游客們僅能欣賞山川河流,卻不能了解的傳統文化,更不用說產生文化自豪感與文化自信。
隨著現代經濟的高速發展,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越來越豐富,人們的思想認知也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所以營銷手段也應當與時俱進,應積極采用現代化的營銷方法,打造精品旅游,通過形式多樣的旅游宣傳與產品營銷,提高城市的影響力與知名度。
(1)確定城市形象定位
首先根據城市特點,確定城市的形象定位。
例如,淮北市過去是一座資源型城市,以產煤為主要經濟來源,因此給人們留下了“臟、亂、差”的印象。要吸引游客,就必須確定新的城市定位??梢岳没幢笔性?018年獲得全國文明城市這一點,改變淮北市在人民心中的形象。但這并不意味著,淮北市要完全摒棄“煤炭”這一標志。淮北市可以利用煤文化作為自己的特色文化,建設特色旅游城市。
(2)運用現代化營銷手段,加強宣傳力度
在確定了明確的城市定位后,就應當采用現代化的營銷手段,運用多種方式對外展開宣傳。
例如,充分利用報紙、電視廣告等傳統媒介,微博、微信等現代化社交網絡,廣泛地發布關于淮北市特色旅游的文章。此外,還可以在淮北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旁,樹立景區的廣告宣傳牌,全方位地提升景區的吸引力。
淮北市政府應當加強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旅游產業的開發的重視程度,并積極采取各種措施將傳統文化與自然景色、人文景觀融合,加大對傳統文化的扶持力度。
此外,增加對傳統文化傳承人的補助與扶持的力度,使他們可以一心一意愛傳統,一心一意傳承傳統,不會因為生活所迫而被迫放棄傳承路。
將淮北市內的各個相關的旅游景點連成區域旅游板塊,擴大景區的規模,將傳統文化的內涵充分體現在景區之中,提升景區的美感與文化厚度,將傳承、發揚傳統文化與旅游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提升人們的文化自信,產生文化共鳴。
例如,可以利用淮北市的各個農村,建立一個可以體現淮北市特色的群落,是游客在欣賞淮北市自然風光的同時,可以感受到當地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習慣,了解這片土地對這些人民的影響,了解這片土地的傳統文化。
開發出帶有淮北特色的旅游紀念品,不僅可以給游客留下關于淮北市傳統文化的回憶,還可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將傳統手工藝從瀕臨滅絕的境地中拯救回來。例如,可以開發傳統手工藝品類的旅游產品:虎頭鞋、虎頭帽、石雕、泥塑等,還可以研發出帶有煤文化、隋唐運河、相山風景、南山景觀等特色的工藝品。
隨著煤炭資源的逐漸枯竭,資源型城市轉型成為一種必然趨勢。近年來,安徽省淮北市積極尋求城市轉型,其旅游產業開始興起,但卻并為成為淮北市發展經濟的支柱產業,其根本原因在于淮北市旅游業沒有代表性的特色。
而淮北市的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將傳統文化與旅游產業結合,可從煤文化、紅色文化、傳統手工藝品等多個方面與旅游產業結合,不僅可以達到傳承與發揚淮北的傳統文化的目的,還可以發展當地的旅游經濟。因此,在淮北市擁有優越的旅游環境、濃厚的歷史文化背景、民俗旅游盛行的狀況下,將傳統文化與旅游業結合發展,成為淮北市城市轉型的一種方法。
在向融合傳統文化的旅游型城市轉型的過程,可能會遇到當地政府和居民對旅游業的重視程度不夠、傳承遭遇瓶頸等問題,我們可以通過確定加強宣傳力度、采用現代化營銷手段、開發特色旅游、打造傳統文化旅游綜合體驗中心等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全國各個景點均實施傳統文化與景點結合發展的方式,那么傳統文化不被國人所重視、文化傳承遭遇瓶頸、旅游體驗質量不高等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