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龍印
隨著全球經濟社會的迅猛發展,為了提升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和話語權,《中國制造2025》戰略正在全面推進中。加快制造強國建設進程,推動我國經濟結構轉型,勢必要求建立起相匹配的增值稅制度。新的稅率政策于2019年4月1日實施,這一增值稅改革對企業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產生了重大影響。
增值稅是對進口貨物,維修和加工服務以及轉讓過程中銷售產品的個人或單位的增值稅征收的特定稅率。由于對各個流轉環節中的具體增加值無法確定,一般使用進項稅抵扣的方式進行征收,即征繳的部分為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的差額,防止對之前已經征繳的部分進行重復征繳,被大多數國家采納,但是對于具體的征繳方式包括稅率、計稅方法等,并沒有形成一個一致的標準。
2012年,中國首先在上海開展了“營改增”試點項目,并將部分原征收營業稅的改征增值稅,并于2013年8月在全國范圍內實施,2016年,增值稅改革進一步擴大到眾多行業。對提供貨物和服務的行業進行了全面覆蓋,這一舉措使得全國范圍內稅收減少累計超過2萬億元。為了進一步降低市場主體壓力,促進實體經濟發展,去年五月將制造業、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的增值稅率降低1個百分點,統一增值稅小規模稅收標準,一次性退還一些現代服務業在一段時間內未扣除的進項稅額,減輕賦稅超4千億元。今年3月21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和海關總署聯合發布了“關于深化增值稅改革政策的公告”,如果納稅人有增值稅應稅銷售或進口商品,包括大多數上游和上游企業,制造業等原適用16%的稅率,稅率調整為13%;如建筑業,交通運輸等行業最初適用10%的稅率,稅率將調整為9%。此舉將大大減少稅收收入,大大減輕企業稅收壓力。
作為中國現行稅制的主要稅種,增值稅是大多數企業稅負的主要來源。增值稅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利潤分配空間及可實現的“稅制改革紅利”效果,在國家財力可承受的范圍內,適當降低增值稅稅率無疑是企業的一項重大積極政策,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企業銷售額與進項額之間的差值是企業所得到的收入部分,對這一增值部分需要繳納增值稅款,而增值稅稅率的降低使得企業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度降低,對進項稅和銷項稅起到了平衡作用,縮小兩稅之間的差距,減輕企業的稅負,擴大企業獲得的實際利潤。例如某商品以100萬元買進,120萬元賣出,按原來16%的增值稅率計算,企業的進項稅和銷項稅額分別為16萬元和19.2萬元,此時,應付增值稅金額為3.2萬元,如果增值稅稅率為13%,企業的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則為13萬元和15.6萬元,那么此時需要繳納的增值稅額由原來的3.2萬元降低為2.6萬元,整整降低了0.6萬元。因此,對于企業來說,降低增值稅稅率確實是為了減少企業繳納的稅款總額,這可以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獲得更多的利益。
降低增值稅率使得企業能夠減輕賦稅,降低企業成本,擴大企業的盈利空間,而試行的增值稅留抵稅款退稅政策也讓企業能夠提前獲得被稅額占用的大部分資金,減少企業融資配額,降低企業財務壓力。優化增值稅稅制結構使得企業能夠獲得部分資金,而技術創新作為一項高風險高收益的項目,對于企業長期發展來說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在早期階段要投入很多資金,大多數企業,特別是高科技企業知道技術創新對企業發展有益但是沒有足夠的能力敢于嘗試技術創新。而這份資金使公司有足夠的能力抓住技術創新的機會,加上政府對技術創新支持政策的指導,企業可以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到技術創新活動中去,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為市場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這使公司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脫穎而出。
目前,市場上大多數商品的零售價格都是含稅的,含稅部分減少了,商品的價格也降低了。增值稅率的降低使得企業的納稅成本下降,為了吸引消費者,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不少企業會對企業銷售的產品或提供的服務價格進行調整,在保證企業盈利的前提下以更低的價格進行產品銷售成為可能。增值稅稅率改革公告發出后,便有一些大型汽車廠商如奔馳、寶馬、捷豹、路虎等積極響應政策號召,提前將汽車零售價進行下調,下調額度高達10萬元,相信會有更多的商品加入到降價的行列中來。商品價格作為企業競爭力的一部分,由于原來我國增值稅率要比國外稍高,我國商品的價格也比國外同類商品的價格高出不少,但是隨著國內增值稅率降低,國內產品的價格迫于競爭壓力會有所降低,使得部分海外消費被吸引到國內市場。企業若能抓住這一機會,合理降低產品價格,利用技術創新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在全球經濟化浪潮下搶占全球市場,提升企業國際競爭力。
隨著新一輪增值稅改革的全面推進,企業要積極適應納稅環境的變化,結合市場和自身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增值稅率下降后,公司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企業內的相關高級管理人員,財務人員和納稅人應積極學習新的增值稅率政策。熟悉新的納稅辦理流程、學習新的納稅操作系統,優化進項稅和銷項稅發票的管理,加強對企業對增值稅發票的審核,避免在增值稅稅率下降后,仍然受到之前未降稅率的增值稅發票,減少稅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錯誤,使相關稅務事項順利進行;其次,對于之前已經簽訂的涉及增值稅的相關業務合同,尤其是客戶要求對含稅價格進行調整的,企業需要慎重對待,積極與上下游合作的企業溝通,在不影響企業應得前有利益的基礎上,對原有業務合同進行調整,簽訂相關的補充協議,確保增值稅制度改革紅利最大程度的惠及企業和客戶雙方;此外,由于增值稅率調整的政策出臺,企業要積極關注市場中的變化,尤其是競爭對手的情況,積極優化自身的采購和銷售策略,以更低的成本、更優廉的價格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以期收獲更大的市場,更多的利潤,但是要避免出現為了和競爭對手搶占市場份額盲目降價的情況,這不是企業和競爭對手的良性競爭,也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最后,由于增值稅改革,稅收減少以及退還之前的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對于這一部分資金的使用,企業需要好好的規劃,根據企業發展的長期規劃將這筆資金投入到企業的技術創新過程中去,或者投資到提高企業的管理能力,以不斷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結語:增值稅稅率下降這一利好政策使得企業確實享受到滿滿的獲得感,降低了企業增值稅稅負,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擴大了企業的利潤空間,使得企業有更多的資源去開展技術創新活動,增強了企業國際競爭力。企業在稅率制度優化的過程中,要積極加以配合,把握好增值稅稅率改革帶來的機遇,提升企業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