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 艷
前言:國民經濟快速發展,推動了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國家在稅收方面的相關法律也進一步細化,使稅法更趨合理,推動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在企業實際運行中,稅收籌劃仍然存在一定風險,對此,在稅收籌劃過程中,相關人員應根據企業長遠目標,針對性制定風險規避措施,以實現稅后利益的最大化,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稅收籌劃,又被稱為合理避稅,主要是指在法律法規許可范圍內,通過對企業經營、理財、投資等活動進行事先籌劃與安排,以此達到節稅的目的,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稅收籌劃是一門較為復雜的實踐性技術,能夠為納稅人帶來利益,同時也容易為納稅人帶來風險。若企業不重視風險的規避,則極可能不僅無法實現節稅目標,反而給企業帶來重大經濟損失,甚至使企業背負偷稅漏稅的名聲,使企業帶來信譽問題,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在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外部風險主要是由稅收政策變動導致,是最常見的風險。若稅收法律政策進行了調整,而企業未能及時了解新的稅收政策,仍依照原政策進行籌劃,從而可能為企業帶來稅務風險,影響企業健康發展。目前我國關于稅收的法律規范較多,同時,相關層次體系復雜,包含內容多樣,時代不斷發展,稅收相關政策也在不斷調整。對此,若稅收籌劃人員無法準確把握稅收政策的變化,將為企業運營帶來嚴重影響。稅收政策風險主要包含有執法變差風險、投資扭曲風險,其中,執法變差風險主要是因稅法在征稅過程中擁有彈性空間,對于是否應該納稅,稅務管理機構能夠執行判定,從而易產生執法偏差,為企業帶來稅務籌劃風險;投資扭曲風險主要是因實際投資中,投資者大多會考慮稅務方面的影響,甚至于因此被迫轉變投資方向,導致企業稅務籌劃風險。
在企業進行稅收籌劃時,若籌劃人員知識儲備不足,職業素養參差不齊等,無法正確解讀稅法,導致在稅收籌劃過程中運用稅法出錯,或者在籌劃過程中出現紕漏,都可能為企業稅務籌劃帶來風險,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同時,為企業的信譽帶來負面影響。
稅務籌劃是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模式,由于政策性強、變化快,容易導致諸多稅務籌劃人員存在專業素養不足,缺乏風險意識,對新稅法的把握不足等問題,導致了稅收籌劃風險。具體表現為:在稅收籌劃中,稅務籌劃方案脫離了企業實際情況,僅考慮如何能夠最大程度減輕稅負,卻忽視了企業成本與是否合規,給企業稅務籌劃帶來風險;在稅務籌劃的方案制定中,籌劃人員認為籌劃方案與稅收法規相符,實際上,仍存在一定偏差,如:支出稅前扣除時,計算與分配方式應符合企業經營規范與會計慣例,但是在相關稅法上,并未闡明該規定,使得支出稅前扣除的安排產生不確定性;在稅務籌劃中,企業缺乏專業性的籌劃團隊,部分籌劃人員直接由會計人員擔任,專業性不足,導致稅務籌劃風險。
由上文可知,企業稅務籌劃之所以出現風險,人為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對此,企業應重視稅收籌劃團隊的培養。首先,企業應重視籌劃人員對稅收政策的把握,提高籌劃人員對稅收政策的關注度,促使其增強對稅收政策的理解,能夠實時了解最新稅收政策,以此規避稅收籌劃風險。其次,稅收籌劃人員應該全面掌握企業生產經營情況,保障其對企業各個經營環節的把握,為稅收籌劃的方案制定提供充實依據,避免稅收籌劃方案與企業實際情況不符,有效規避風險的發生。再次,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加強理論知識培養的同時,不斷提升其專業能力,為稅務籌劃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最后,加強稅收籌劃人員的責任心培養,使其具有強烈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職責,以此防范稅收籌劃風險的發生。
稅務籌劃是一項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對籌劃人員的要求較高,要在短時間內培養一批專業的籌劃人員,具有較高的困難度,對此,為避免稅務籌劃不全面,對稅務政策理解不透,企業應積極尋求專業指導,以此規避籌劃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體來講,企業可聘請專業的稅務專家作為顧問,為企業籌劃人員提供政策上的指導,并對籌劃方案進行判斷,以此規避稅務籌劃風險的發生。同時,企業還可與專業的稅務事務所進行合作,企業提供相關資料,由事務所提供稅務籌劃方案,并為企業提供政策執行與稅務處理方面的指導,以此規避稅務籌劃的風險發生,提高企業競爭力。
在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時,涉及了整個企業的經濟活動,因此,要做好稅務籌劃,規避風險的發生,僅靠幾名籌劃人員或稅務管理部門完成籌劃工作是不可能的。對于稅務管理部門來講,若其他部門無法積極配合其完成工作,部門無法對企業情況全面掌握,稅務籌劃將孤掌難鳴。對此,企業應重視該問題,積極普及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并通過激勵措施引領各個部門參與稅務籌劃工作,使企業投資部門、生產部門、預算部門、財務部門、銷售部門等通力協調配合,幫助稅務部門完成稅務籌劃工作,提高稅務籌劃的效率,有效規避稅務籌劃的風險。
為規避稅務籌劃的風險,企業應重視稅務籌劃方案的審查與評估,保障稅務籌劃內容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避免稅務籌劃方案與相關法律法規存在偏差,及時規避稅務籌劃風險,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由上文可知,在稅務籌劃過程中,政策風險還包含有執法變差風險,該風險主要是因企業與稅務機關之間交流不夠所致,企業無法準確判斷需要納稅的內容,在進行稅務籌劃時,極易將需要納稅的部分遺漏,影響了稅務籌劃方案的質量和籌劃效果。對此,企業應積極與稅務機關進行交流,積極參與稅務機關所組織的活動,以獲取最新、最準確的稅收政策,并詳細了解需要納稅的內容,保障稅收籌劃方案的可行性,以此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實現稅務籌劃目標。
稅收籌劃作為一種新的財務管理方式,能夠減輕企業稅收負擔,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然而,在實際稅收籌劃中,仍存在一些風險,為企業發展帶來影響。對此,企業應提高稅務籌劃人員的業務素養,尋求專業指導,規避籌劃風險,加強多部門協調合作,加強稅務籌劃方案的審查與評估,加強與稅務機關間的交流,全面防范稅務籌劃風險,發揮稅收籌劃工作成效,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