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穎
新《政府會計制度》已于2019年1月1日在全國各級各類行政單位和事業單位全面實施,屆時舊制度將不再執行。由于本次改革將會給高校的會計核算和財務管理工作帶來重大的影響,并會直接導致高校的一系列財務工作發生根本性變革,因此高校應當積極學習新制度的內容,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平穩合理的推動新舊制度轉變,進而促進新制度的有效落實。
從意義層面上來講,本次政府會計制度改革主要是為了在行政事業單位建立更加統一規范的會計體系,形成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相結合的新型模式,以全面準確的反映各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信息和預算執行信息。
現行政府會計制度是由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構成,運用了“雙核算”和“3+5要素”的會計核算模式,預算會計采用收付實現制,財務會計采用權責發生制。即現金制與應計制原則相互匹配的核算方式。此次制度改革將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相結合,改變了原有會計核算中單一使用預算會計的核算方式,使高校財務信息反映的更加全面具體。
費用是現行政府會計制度新增加的概念,是對高校會計體系中的會計要素進行的一次調整,這一調整更有力的將權責發生制合理的應用在高校財務管理的模式中,依托于此反映的財務信息也更加科學準確。此外,制度還對成本的檢查頻率、核算標準和流程等內容做出了更加細致的規定,將有效提高高校的成本管理水平。
新制度將資產劃分為固定基金、專項基金、事業基金和結余分配四項內容,規定了高校要嚴格把關各項資金的來源,確保資金渠道的透明性和規范性。同時,制度還提出高校應當重視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保全國有資產完整性、提高資產的使用績效、建立價值賠償機制、對固定資產計提折舊等要求,以加強對固定資產的管理,也對資產的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
關于高校結轉結余資金的規定也是本次制度改革中的新增內容,并對收入和費用提出了更加細化的標準,比如收入、支出應當分別按照應計制原則和現金制原則進行核算,納入預算的現金收支業務都要遵守新型“雙功能”會計模式記賬規則,即平行記賬。此外,還要求高校建立分年預算理念,合理安排分年支出計劃,避免高校過分追求預算執行效率而造成資金浪費。
舊制度僅要求高校在每年年終形成一套決算報表,此表僅用于反映高校預算的收支以及執行情況。而按照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規定,高校在編制決算報表的基礎上,還應當同時編寫財務會計報表。財務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反映高校成本管理能力等內容,預算會計報表的編制主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反映預算收入和財政撥款預算收入支出等內容。運用財務會計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二者相結合的財務報告模式,不僅為高校日常核算管理提供了基礎數據,而且還有效降低了高校財務風險問題的發生,使得高校的年終報告更加具體和完善。
制度改革對于高校來說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不僅增加了預算管理和預算執行的難度,提高了財務監督力度,而且核算內容與以往相比也有較大差距,給高校的財務管理帶來了巨大挑戰。而改革并不會一蹴而就,高校應當根據自身實際需要合理安排改革計劃,按部就班的向新制度靠近,將改革方案真正的落實到實務操作中去,從而更好地適應新制度下的財務管理工作。
與原制度相比,現行政府會計制度的內容更科學完善,規定也更加合理細致,這就對高校的內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增強內部財務分析,使得高校財務資金更加具有公開性和透明性,從而督促高校加強對自身內部管理體系的建設,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規范財務活動,有利于高校內部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和合理化。
在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經濟活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加之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實施,無疑給高校的財務管理工作增加了難度,而大數據技術正是順應這一歷史潮流應運而生,也已然成為一種必然趨勢。綜合多種因素影響的考慮,高校應當不斷增強財務信息化平臺的建設力度,積極引入正規高效的財務管理和財務核算的軟件,以推動高校會計體系的現代化進程,提高財務工作效率。
高校新制度的實行有重點也有難點,往往也是高校關注的熱點。這就使得高校更加注重培養財務人員的綜合能力,結合制度對高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培訓活動,會計人員也要認真把握本次政府會計改革主要內容,及時更新會計知識儲備,調整業務執行能力,將理論落到實處。
新制度的推行也讓高校的財務信息反映的更加科學、規范和統一,這就使得不同高校之間的財務信息能夠進行橫向對比,為高校財務工作的改進起到了一定的積極意義。通過對比發現問題,從而高校會在財務工作方面努力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積極向制度推行模范單位學習,彌補自身條件的不足,進而更好的實現向新制度的邁進和后續工作的開展。
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順應了時代的潮流,不僅完善了政府的財政制度,而且也推動了高校財務管理的變革。雖然目前高校的財務管理還是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這些問題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著變革工作的推進,但是高校人員需要樹立自信心,不斷學習,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緊跟政府改革的步伐,讓高校的財務管理更加符合新時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