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婷婷 王澤南 楊化濤
管理會計由成本會計和管理控制系統兩大部分組成的,它又稱“內部報告會計”,指相關會計人員通過自身的專業技能使用一些專門方法,對財務會計提供的原始材料和數據進行加工、整理,從而得到相對可靠的信息,使企業管理者能用這些信息對企業日常發生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進行規劃和控制并幫助其作出相關決策。管理會計的核心理念是創造和維護價值,它注重于分析過去、控制現在、展望未來,主要根據企業過去發生的生產經營業務進行分析對比,從中總結企業可能存在的問題并制定企業未來的發展計劃。基于此,管理會計可以說是企業戰略、財務、經營一體化最有效的工具。
自從進入互聯網時代以來,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平臺、物聯網這五大科學技術無時無刻不影響著我們的生活,信息技術推動云計算、大數據與管理模式相結合。其中,尤以大數據最深入我們當前社會的方方面面。管理會計作為一個幫助企業管理層做出決策的角色,就十分需要及時性程度高的相關數據,與此同時,就凸顯出大數據對于管理會計的重要程度。在大數據時代,企業管理層可以通過大數據提供的大量數據信息來建立財務共享平臺,構建面向管理會計的信息平臺,使企業獲得更為可靠及時的信息,從而大大提高企業管理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眾所周知,以往的數據處理都要依靠相關會計人員從數據庫中調用數據,再通過人工將數據匯集、整理,最后由數據使用者對其加工并分析,最后得到對企業有價值的信息。上述過程不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且一旦其中某一環節出現差錯,就可能給企業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這種傳統的數據處理方式的弊端也隨著互聯網經濟的發展日益顯露,企業應當加快對于管理會計信息處理方式的轉型。現今,大數據技術的普及也為企業帶來了新的數據處理方式,企業通過對數據的挖掘,借助各種分析工具,選擇合適的數據分析方式來獲得及時、有用的會計信息,符合會計準則要求的準確性和相關性,從而避免信息滯后給企業帶來損失。
大數據的來臨也改變了傳統數據的管理方式,在以往的企業數據管理中,管理方式較為單一,工作量大且效率不高。而大數據的出現使得數據類型和管理方式更加多樣化,將大數據與互聯網平臺緊密結合,令大數據的搜集和使用簡單化,從而實現數據管理的創新與發展。企業對于每個進入平臺的數據都要做好嚴格的檢查校驗,梳理好相關體系,然后做相應調整,這樣效益才會隨時間慢慢體現。
在企業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管理會計的各項職能貫穿著企業生產的每一個環節,保證企業的所有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管理會計人員充分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素養,幫助企業完善會計規章制度,控制和監督企業的各個會計環節,并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制定有效針對財務問題的科學解決策略,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從而使企業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
管理會計具有較強的規劃職能,可以完善績效評價體系,提高企業信息化處理水平,優化企業資源管理流程和內部控制制度,并在此基礎上合理預測企業發展趨勢。企業為了最大程度的提升自身價值,將會十分重視管理會計作出的各項預測和決策。現階段,企業面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就一定會想盡辦法準確預測相關生產成本,減少不必要的浪費,實時掌握企業的資金流向,強化預算管理意識,嚴格執行相關會計規章制度,把管理會計的規劃職能充分發揮出來。企業管理會計人員在幫助企業管理者做出決策時,需有效結合企業自身具體情況,合理預測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發展狀況,并做好企業的內部風險控制工作。
在企業運營績效考核中,企業管理者不僅要靈活運用管理會計,同時還應最大程度發揮出管理會計在企業中的監督和執行職能,調動其在企業未來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合理分析各項績效報告,進一步完善企業激勵機制。管理會計通過利用自身各項職能,不僅要加強對企業內部員工的監督,還不能忽視激勵措施的作用,將薪酬與企業員工績效掛鉤,制定各項績效考核標準,并完善企業目標管理機制。企業需加大內部控制力度,根據實際發展情況充分調動企業內部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有效調整自身發展策略,不斷培養人才資源,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相對于英美國家,我國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要相對滯后,理論研究工作還沒有形成完整體系,因而對我國管理會計的進步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理論的發展是與實踐相適應的,如果理論的研究不能及時地運用于實踐,那么理論的存在也失去了應有的價值。所以管理會計的理論發展要跟上實踐的步伐,保證和實踐相輔相成。另一方面,管理會計理論的發展要立足于本國的國情,我國與發展國家國情有所不同,所以理論的發展要實事求是,考慮本國實際情況,研究出適合我國發展的管理會計理論。
雖然我國經管會計等相關專業仍然比較熱門,但是高端人才的培養還是亟待提高,普通的財會人員在市場上已經呈現飽和狀態,如果不及時培養新的血液,建立起專門的管理會計崗位,或是還繼續依賴傳統的生產管理方式,管理會計的發展必然會受到相應的約束。
管理會計發展緩慢的另外一個原因是會計信息更新緩慢。會計信息對企業的發展是毋庸置疑的,如果會計信息傳遞不到位或是傳遞錯誤,輕則會導致企業損失資金,重則會因此而倒閉。我們現在的企業管理會計系統,存在著一系列問題,對企業的財務工作或是經營管理不能夠及時的進行反映和監督,拖沓的工作節奏則會使管理會計的發展滯后。
在高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實現管理會計發展和創新的方法一定不能少了管理會計人才的儲備,對人才的重視和培養,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管理會計的發展創新。人才的培養應該從初級階段就開始加以重視。在21世紀的今天,大學是培養人才的好地方,隨著新經管理論的提出,大學對會計人才的培養更加注重多元化發展,因而,我們應該加快步伐將管理會計融入到高等教育當中,加深學生們對管理會計的認知。比如,現在很多財經高校已經開設了相關的管理會計課程,或是引進了英國的CIMA和美國CMA,與相關的培訓機構合作開設國際會計班,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將來管理會計人才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而在企業,應不斷鼓勵會計人才在管理會計方面進行深入的學習,適當設定財務與業務等方面的繼續教育目標,激發企業內會計人員參與學習與培訓的熱情,對培訓內容要有一定的針對性,拓寬會計人員的戰略和創新思維,為會計人員提供合理的晉升機會,讓有能力的人得到相應的鍛煉。
為深入推進管理會計指引體系建設,提升企業管理會計工作水平,促進企業增強價值創造力、實現可持續發展,財政部起草了《管理會計應用指引第204號——作業預算》等5項管理會計應用指引征求意見稿。意在建立健全管理會計發展創新的體制機制,在此之前,財政部也頒布了相關的條文,如《關于全面推進管理會計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這對我國管理會計相關理論體系有了進一步的完善。我國管理會計應用比英美國家要稍晚一些,英國的CIMA和美國的CMA對我國管理會計的發展也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近年來,隨著國際貿易的日趨頻繁以及一帶一路的建設,完善管理會計發展的體制機制已迫在眉睫,政府對管理會計的重視和鼓勵,有利于我國政府和企業在國際交易中占據優勢地位。
管理會計的發展創新離不開會計信息化技術,當前在會計核算及其他方面已經逐漸開始采用最新的科學技術,不少企業內重復性簡單會計工作已經能夠被替代,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后,我們在節省時間和物力成本的同時,可以將這一部分節省資源投入進企業對管理會計的培訓當中,加快管理會計的發展創新。同時要充分會計信息化技術優勢,實現會計信息的資源共享。管理會計利用利用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如大數據,云端計算,數據挖掘,可以更有效更全面的分析。
管理會計的創新與發展離不開當前的互聯網背景的支撐,與此同時,管理會計對現代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作用,因此,企業要提高管理會計和技術創新水平,對公司內部管理進行精細化分工,推動企業對預算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改進預算管理方法,不斷加強管理會計理論研究,充分意識到互聯網新經濟促進管理會計的創新,從而有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