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珊珊
企業業財融合就是指企業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在日常企業的經營管理中充分協作,發揮大家的力量,進而發揮1+1〉2的協同效應。在企業日常管理中,財務部門以業務部門提供的數據為其核算的素材,并用其分析核算后的財務數據信息來為業務的開展提供決策支持,進而實現企業經營管理的價值最大化。業務部門通過把財務部門的信息數據應用到生產經營上,來滿足企業客戶的最大化的價值需求,進而提高客戶對企業的信任度,提高企業在行業市場的廣度與深度,進而使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取得生存發展的空間。在企業發展過程中,財務管理與業務管理的融合對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起著積極的協調作用,同時又能更好的滿足客戶的不同需求,進而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
(一)業財融合可充分發揮企業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預算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有效方法,有效的預算管理合理配置財務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企業財務資金的使用效益與效率,進而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益。預算管理過程中,業財融合可使編制的預算更切合實際,使預算得到切實執行。它一方面使業務部門積極參與預算的編制,另一方面又使預算的執行得到有效保證,進而充分發揮預算管理的積極作用。
(二)業財融合可有效控制企業的各項經營成本。成本管理是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效益的重要途徑。業財融合的成本管理,一方面可通過業務部門實地了解和財務部門的深入分析,可以清楚剖析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另一方面業務部門可在財務部門的分析指導下采取切合實際的措施與方法,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進而有效控制企業的各項經營成本。
(三)業財融合可提高企業經營決策的科學性與有效性。決策是企業管理層為達到企業營運管理目標而在不同時點所選擇的經營管理途徑與方法,它的準確性,影響著企業經營管理的效益與效率,影響著企業的健康發展。而財務提供的財務管理數據信息是企業決策的主要依據,業財融合的財務管理數據信息來自企業業務部門,又經過業務部門的驗證,保證信息的正確性與有效性。
(一)問題。一方面當前各企業的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形似獨立的王國,各自為政,相互之間很少聯系,進而影響了彼此信息的交流與溝通,沒有對各類信息進行有效的處理與應用。另外企業在各方面的管理雖然都用上了信息化系統,但各系統配置于不同時期,各個系統相互獨立,沒有連接的端口,各方面管理信息不能得到廣泛共享。另一方面財務信息的專業性較強,企業業務人員因為沒有相應的專技知識,難以理解。由于當前職責分明的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致使財務人員在行使核算職能之余沒有深入業務部門,主動學習或者接近業務部門,因而沒有及時為業務管理提供相應的財務技術幫助與指導。
(二)原因分析。首先,企業缺少相應的宣傳教育,導致企業各部門及其員工對業財融合的認識不清楚不到位。同時由于受傳統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影響,各部門及其員工沒有主動學習其他業務領域知識的意識。其次由于各部門缺少溝通與交流,各種信息的質量不是十分理想,因而數據信息的應用效果不甚理想。再次業財融合的信息化建設,投入大,更新頻率高,基于企業實力與成本考慮,企業在投入中往往猶豫不決,影響了業財融合的開展。最后,業財融合是財務管理的轉型升級版,需要改變既有的管理工作模式,也有可能對各部門自身的切身利益受到影響,因而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及其員工勻不愿輕易改變原來的工作管理模式。
(一)創建業財融合的文化。首先企業要加強業財融合知識及重要性的宣傳教育,通過宣傳教育使廣大干部員工知道什么叫業財融合?業財融合對企業的積極作用?業財融合對個人利益的長遠意義。隨后讓他們知道業財融合我要做什么?怎么做?其次,企業要多開展全員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通過集體活動讓廣大干部員工之間融絡感情,培養集體感,進而觸發集體主義精神。最后加強廣大員工各方面知識的培訓,通過培訓使大批專崗人才成為綜合的復合型人才。通過種種措施,進而為企業的業財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找準業財融合的切實點。切實點就是我們開展一項工作的最有效的起始點。企業如何加快推進業財融合的進程,必須找準它的切實點,進而才能快速進入業財融合狀態。筆者認為企業業財融合可從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接觸相對較多的預算管理、成本管理、資產管理等活動中推進,因為企業的以上幾個管理活動,必須企業的各部門及其全體干部員工共同參與,相關管理活動才會得到有效落實,如果在這些管理活動中,業務部門與財務部門融為一體,相互補充,協同作戰,更能充分發揮管理的最佳效益。
(三)加強信息化建設。首先有效整合財務核算系統、資產管理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等多種信息系統于一體,使各項管理工作可以在同一系統的不同模塊中進行,進而實現各項管理數據信息的有效對接共享,從而使決策管理層能隨時獲取相關的管理信息;各業務部門可以實時向財務部門反映生產經營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傳遞生產經營的各種數據信息,為財務部門的財務分析積累實踐的素材;財務部門既可以隨時對業務部門的問題提供財務專技幫助,又可以對各部門的預算執行等進行實時動態的監督。其次做好業財融合信息系統的維護與更新工作,信息系統給業財融合提供了快速通道,但信息技術的更新速度驚人,如沒能跟上其節奏,也會影響業財融合的效果與進程。因此企業一方面要做好信息系統的更新維護工作,確保信息系統功能的發揮。另一方面要做好系統應用崗位的職責與權限,這樣既能保證系統的維護與保養,又能保證在信息共享過程中的走漏風險。
(四)加快實施業財融合績效的綜合考核。考核是一種綜合管理的手段,在企業各類管理中實施有效的考核手段,既能鼓勵先進,讓其再接再勵,又能鞭策后進,督促其端正態度,奮勇前進。對企業業財融合來說也一樣,考核能加快業財融合的進程,提高業財融合的效率效益。首先企業要制定業財融合考核的方案,考核既要覆蓋業財融合的各個方面,又要突出重點,注重業務管理與財務管理重疊的地方,這樣才能強化雙方的互動與合作,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益。其次考核方法要求簡單明了,使業務、財務等各部門的員工清楚知道,同時指導大家工作的方向與目標,加快業財融合的進程與效益效率。
綜上所述,業財融合對企業的經營管理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它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因而企業及其廣大干部員工要高屋建瓴,充分認識業財融合的重要性,優化業財融合的企業生產經營環境及其文化,凝聚共識,加強合作,進而快速推進企業的業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