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煥煥
隨著國家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推進,整個社會對于環境的關注度不斷增加,清潔生產的概念已經深入人心。2016年開始,國家出臺了多部環保政策法律,環保成為化工行業準入的強制性門檻。作為一個污染較為嚴重的行業,如何實現節能減排以及如何滿足環保要求,是國有化工企業需要關注的問題。同時,化工企業使用的原材料是易燃、易爆、腐蝕性的危險品。因此,安全生產也非常重要,在安全生產方面的內部控制對國有化工企業來說非常重要,需要加強對于各類危險品運輸、儲存等環節的內部管控,保證生產的安全性。
內部控制,是指通過制定符合企業需求的控制制度體系,并依托內控人員,嚴格按照制度流程規定,對于企業運營各環節行為加以管控和約束,以預防風險,并幫助公司實現資源配置的優化,提升管理和運營效率。內控工作是一種完善的管理體系,它可以為企業帶來多方面的意義。一是,可以幫助企業規避風險。國有化工企業因其行業特殊性,是國家環保機構的重要監督對象,節能減排不達標、清潔生產不到位,均會受到相關的制裁處罰,更嚴重的可能面臨停業整頓。因此,通過加強對于企業生產環節的內部控制和監督,可以有效地幫助企業規避可能面臨的環保風險,實現企業正常運轉。二是,提升企業的管理水平。國有企業因競爭意識不高,對于企業的管理可能偏軟,而有效的內部控制工作,可以幫助企業完善自身的公司治理結構,保證企業各項工作的穩步推進和財務預算目標的順利執行,實現企業各個環節的緊密聯系,助推國有化工企業管理水平的不斷提高。三是,有利于提升企業財務工作水平,保證財務數據的精確性。健全的財務內部控制,一方面可以幫助企業財務人員嚴格按照規章制度開展財務工作,杜絕違規行為,另一方面能夠及時發現工作流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并予以化解。通過有效開展內控工作,提高財務工作的準確性,保證企業財務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可以保證企業經營合規合法。企業要實現長效發展,必須是在合法經營的基礎上。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制約和控制企業的生產經營行為,保證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性和合法性,以使得工作符合安全生產規定和環保要求,避免出現經營風險。五是,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國有化工企業作為國有企業,企業資產歸屬國家所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工作,可以加強企業在采購、生產等環節的控制,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避免企業人員侵吞企業國有資產,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可以為國有化工企業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運營環境,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得以立足。但是,因對內控認識不足,以及企業管理結構的限制,國有化工企業在內部控制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需要去改進完善。
由于國有企業的管理層一般是由政府任命,對于企業缺乏主人翁意識,因此往往只注重自己在位時的短期利益,而不重視企業的長遠發展,從而忽略了有利于企業長遠發展的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是對于資金的管理、財務預算管控等方面有所欠缺。內部控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使得國有化工企業的內部控制建設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多方面的風險,影響企業的持續發展。
雖然一些國有化工企業認識到了內部控制的重要性,但他們并不了解內控工作的實質,建立的內控體系無法滿足企業實際需求,導致內控工作成為了負擔。不同行業、以及同一行業里的不同企業,因為其內部結構、財務核算模式等各有不同,因此內部控制制度也不應相同。國有企業與私營企業集團在治理結構上不完全相同,其內部控制制度也要結合國有企業獨有的治理結構而制定,不分行業、不分企業性質,直接借用他人的制度體系,導致制度與企業實際需求相差甚遠,無法落地實施。例如,國有化工企業的內控活動中未考慮對企業環保成本的控制,缺失了重要的環節,可能會給企業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
即便是企業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和體系,但是在實施上也容易出現脫節的情況,不能真正發揮內控的功效。一方面,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制度時,沒有考慮到企業的實施能力,使得企業的內控制度無法應用。由于企業設計的內控活動未考慮到國有企業的性質和實際情況,導致內控制度不合適,例如國有化工企業內控活動中特別強調對于技術和產品研發的監控,而忽略了對于環保要求的控制,使得企業的內控工作實施與實際脫節,無法發揮內控活動對企業生產經營的監督和促進作用。另一方面,企業缺乏強制執行要求。國有企業因為重視程度不夠,以及治理結構的不完善,內控工作的開展很難嚴格按照規定執行,造成內控工作流于形式,未能真正落到實處,不僅無法發現企業潛在的風險,也無法幫助企業控制成本,有可能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企業財務數據的不準確、投入產出率低等現象的發生,反映出企業對于多個環節的內控監督不到位,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制定者和監督者是企業的管理層,恰恰國有企業缺乏競爭意識,不看重內控工作,也就忽略了對內控的監督和評價工作。容易出現“既當裁判又當運動員”的矛盾現象,對于企業財務、生產等各個環節的約束及制衡難以奏效。同時,因國有企業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企業履行監督職責的部門和監督人員的獨立性也會受到影響,對于企業監督的有效性和公正性帶來了負面影響。
國有化工企業內部控制建設能夠發揮多大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企業領導層對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只有企業管理者轉變傳統發展觀念,提高對內控的關注度,以身作則,帶頭嚴格執行企業的內控政策,才能提高企業內控工作的有效實施,營造良好的內控工作環境。同時,只有企業管理層重視起來,才有可能將內控意識傳導到企業的每一個員工,在企業全范圍內推廣內控工作。國有企業應該增加自身的危機意識,做好對于內控意識的宣導,使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生產經營環節的人員均參與到內控工作中,在企業上下形成良好的內部控制氛圍,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落實和執行。此外,企業管理層不僅僅要關注內控體系的建設和具體工作的執行,還要及時將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政策進行傳導,確保內控工作的開展符合規定。
為了保證內控工作發揮最大的效用,國有化工企業不能想當然的照搬他人已有的內控制度,根據化工行業的特點和企業管理結構的特點,量身定做,打造適合自己的內部控制體系。一是,要確保企業制度的建立,符合企業需求。一套完善的內控體系,在建立之初必須要經過多方面的調查研究,并經過不斷地推演,提升內部控制制度與企業需求的契合度。國有化工企業應該將行業的特殊需求嵌入到內控體系中,確保內控制度能夠發揮對國有化工企業關鍵環節的控制作用。二是,企業的內控制度應全面,全面覆蓋企業的各個風險點。內控制度的制定,要從企業各個部門、各個環節的實際出發,而不要只偏重于某一方面,例如只關注財務制度的內部控制,而忽略了對采購環節的控制和監控;或是只關注成本的管控,而忽略了廢氣廢料排放環節因不滿足環保監管要求可能面臨的風險點。
國有化工企業要想發揮內部控制的重要作用,在健全內控制度的基礎上,必須要將制度規定貫徹執行到位,不能讓企業量身定做的內控制度成為形式。企業必須要狠抓貫徹和執行,擺脫國有企業不積極的工作作風,根據企業設置的內部控制制度,嚴格按照流程開展工作,管控企業生產運營各個環節可能發生的風險,并及時監督工作執行情況,充分發揮內控活動對企業的提升功效。同時,國有化工企業應該建立對內控開展情況的有效監督機制,以及配套的激勵約束機制。企業的內部監督工作是內部控制的最后環節,也是重要環節,國有化工企業管理者應該將監督機制的建立作為重要工作,完善對于生產、財務等環節的審核監督。并通過設置專職的監督部門和人員,對于內控工作進行考核,提高企業各個單位對于內控工作的重視程度,和全員的關注度,以推動內控工作更好地開展。
財務內部控制作為國有化工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要環節,事關企業資金控制、預算管理等多個方面。而且由于企業的財務工作已實現了系統化和信息化,因此,財務內部控制也應該適應企業的財務工作模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在現有財務系統中嵌入對于各項風險因素的內控節點,或是單獨構建系統與財務系統各項數據進行對接來開展內部控制工作,以減少人為因素對于財務內控工作的干預。通過信息化的不斷推進實現管理層對于財務工作的整體把控,便于企業資金的運用和配置,提高資金周轉和使用效率。同時,關注企業生產成本的控制,加強對國有化工企業在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成本監控,提高企業的投入產出率。并做好企業各個項目的成本分析,通過內部控制降低企業成本,增加效益。
在國家監管日益嚴格、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境下,加強內部控制是國有化工企業實現長效發展的有效途徑。國有化工企業要認識到在內控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過提高認識、完善機制、強化執行和監督,做實企業內部控制,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