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 勇
(一)管理階層財務管理意識淡薄。在相對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當中,其中重點是對企業的有關財務的活動進行相應的記錄與反饋,但是對于其所需具有的管理職能,并沒有得到管理階層的重視。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財務工作的重點也在逐漸轉移,現如今已經從傳統的會計核算職能向管理職能進行轉變了。但是就目前而言,大部分企業的管理階層尚且沒有意識到這層轉變,其管理理念還停留在陳舊老式的模式里。對于財務會計的工作往往只是注重財務日常工作的運行,并沒有進一步提升具備管理職能,特別是在內部控制上的職能。長此以往,會導致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無法與企業的管理體系相互連接,并將慢慢的與整個管理體系相脫節,會使得內部控制成為管理上的一片空白。這種情況將會進一步使得企業內部沒有強有力的控制力,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最后會使得企業難以跟隨時代的潮流,丟失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最后逐漸被市場環境所淘汰。
(二)企業的內部控制機制不健全。盡管財務內部控制的理念存在已久,但是長期以來都不受關注,在最近幾年才開始逐漸被人們所注重。有相當大一部分的企業,在了解財務內部控制管理理念與模式的時候,并沒有深入的、全面的進行相應的研究,只是流于形式,做做樣子,并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到財務內部控制機制健全的重要性,也就難以根據企業自身的現實情況,有效率的去發揮財務內部控制的作用。如此便使得現在許多企業的問題,不僅是內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不單沒有有關的監督審計制度,也沒有行之有效的控制執行制度。企業的財務內部控制沒有一個能夠統一參考的標準,公開性以及真實性是嚴重缺失的。一旦企業面對緊急事故的時候,無法對其責任進行明確的歸屬,就會使得事情難以得到有效的解決,甚至還會使得整個財務內部控制沒有起到實質性作用,使得其難以發揮作用,成為形式。
(三)工作流程不明確。由于沒有一套標準完善的規章制度,企業的管理階層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也不到位,沒有給予相關的重視,這使得財務內部控制在工作環節上并沒有一套嚴格、清晰的流程,使得大多數的工作其實只是在進行重復又無用的繁瑣流程,沒有作用,成為徒勞。還浪費了許多財力物力與人力,又難以達到財務內部控制應該具備有的效果。在這之中最為嚴重的就是財務信息失真嚴重的問題。由于工作環節沒有一套明確的流程,企業內部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各個相關部門之間的溝通存在相應的阻礙,難以流暢的進行信息的交流,使得許多的財務信息在溝通的過程當中被丟失。而管理階層常常沒有統一的管理口徑,這就使得許多的財務信息在進行登記的過程當中是非常容易出現混亂,或者是造假的情況,這些都使得財務數據失真。
(四)執行無監督使制度流于形式。如果單單只是根據內部控制,制度本身尚且無法自動的發揮管理的職能,需要嚴格落實內控的實施,并根據相應的制度嚴格執行,并加以評價與考核,才能夠在根本上提高效率,達到內控的目的。但是就目前而言,盡管大多數的企業都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但往往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保障機制,這就使得內部控制形同虛設,流于形式。存在部分企業更加注重于事后的監督,對事中的監督與控制的制度建設都相對滯后,還存在部分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監督往往被日常的工作差錯的審查所代替,并沒有對內部控制的執行有更加深入的審核,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監督保障機制,也并沒有設立有關有效的考核評價指標,使得內部控制的措施難以真正的得到落實。
(一)樹立內控理念。管理階層要善于傾聽財務或者審計等工作人員的建議,及時發現企業在管理方面上,特別是在財務內部控制上存在的某些不足,及時的加以調整與修正。可以讓基層工作人員進行及時的反饋,以此來反思自身存在的問題,才能夠帶動企業更好的發展。與此同時,還需要有敏銳的識人能力,發現具備有專業技能與專業知識的內部控制人才,將其分置在真正適合其的崗位上。可以對財務內部控制的員工進行相應的專業培訓,經過組織學習,定期培訓等的辦法來幫助工作人員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二)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財務內部控制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制度體系。這就需要對企業的現實情況進行深入的了解,倘若不在了解的基礎上去制定相應制度,那么就難以發揮內部控制的真正作用,難以完全有效的落實。首先企業要對相關的法律法規有相應的認識,法律法規作為財務內部控制能夠順利展開的第一道門檻,如果由于對其的不了解而使得制度違背或觸犯了法律法規,反而會給企業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導致企業的經濟效益與信譽上的極大損失。
(三)保證財務內部控制部門的獨立性。
內部控制跟企業的每個經營管理環節都是密切相關的,因為每個管理環節都要受到財務內部控制的監督。所以為了避免內部控制人員與其他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相互勾結的問題出現,就必須確保內部控制部門的獨立性。將內部控制部門和其他相關部門分工運行,內部控制的人員不能同時肩負其他部門的工作。還需要制定切實有效的責任制度,把人員的工作職責分配,讓每個工作人員都明確其自身的責任所在,在其職盡其力。同時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時,明確責任所在。一旦出現問題,就能夠及時的找到有關人員進行負責和解決。
(四)提高員工專業素養。從事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人員,需要進行觀念的轉變,要能夠從傳統的管理思維中抽離出來。不能夠僅僅是把工作重心放置在對數據信息的記錄和反饋上面,而需要能夠清楚的分析出信息數據背后的真正意義,繼而才能提供出建設性的有效意見,提出相應的指導意見。除此之外,財務內部控制工作人員還需要與時俱進。不單單要對企業內部的相關活動進行時時刻刻的監督與管理,還需要及時發現低效能不合理的環節,并及時的提出相應意見。這就要求財務內部控制人員具有很強的專業能力,還需要對最新的形式和政策變動有深入的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提出相應的指導建議,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幫助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不斷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
總而言之,財務內部控制工作能夠進一步強化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有效手段。但是就目前而言,國內大部分的企業在財務內部控制上并沒有真正的發揮其作用。在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上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企業應該就自身的問題,進行深入的分析,進一步優化企業的內部結構,尋找問題產生的原因,進一步強化內部控制意識,以求能夠提高財務內部控制的工作效率,切實有效的發揮財務內部控制的真正作用,以此來推動企業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