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冰
眾籌是新網絡時代背景下的一種新型集資形式,而且由于互聯網平臺的廣闊傳播性,能夠激勵社會潛力,具有很大的上升空間,因此對它目前的發展狀況進行研究分析變得極為重要,尤其是如何控制風險和發揮法律監督作用這兩方面極為關鍵。
在國外,眾籌已經相對成熟,而在我國,互聯網股權眾籌方面顯露出諸多問題及弊端,比如平臺自身存在問題,發起者或投資者出現各種不確定狀況等,極大地提高了行業風險。因此,對互聯網眾籌的未來前景是否會遇到阻礙進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國內眾籌的平臺也在近年來興起了不少,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在參與和發起眾籌項目。
對于眾籌參與者來說,都想選擇一個安全性更高的眾籌平臺,讓自己的投資更省心更省力。
通過查找資料與篩選,包括互聯網非公開股權融資型、權益型、公益型、物權型以及綜合型平臺,其中京東眾籌綜合排在第一位;淘寶眾籌排名低于京東排在第二;騰訊樂捐作為公益性眾籌綜合排在第三位。
國內外已經有比較多的對于網絡眾籌平臺的研究,沒有異議地眾籌可以分作四大類:債權類眾籌,股權類眾籌,回報型眾籌,公益眾籌。
債權類眾籌由于P2P平臺的寬泛性,只算是狹義眾籌,不是很常見,某種意義上是信貸的一種。在國內的代表有人人貸和積木盒子。
股權類眾籌在我國并不是很新奇的事物,一般都是通過網絡進行的私募股權投資,是風險投資的一種。我國的股權眾籌代表平臺就有人人投和天使匯。
回報型眾籌也是大眾普遍認知上的眾籌,在國際上最知名的就是眾籌網兩大先導者,Kickstarter和Indiegogo,國內較為出色的就是京東眾籌和淘寶眾籌。
公益眾籌實際就是做慈善活動。像十字會這些非政府組織的捐款也可算是公益眾籌的前身,目前單純的公益眾籌在國內沒有占主流地位。
眾籌集資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籌集資金完成一個項目。這個集資舉措的基礎理念是資金不來自專業投資者,而是由數量龐大的人群來參與,而這個人群中的每個成員只要用小資金來參與貢獻。
在這樣的情況下,融資機構投資者參與投資的各種限制就會降低很多,有利于民營企業和各種小規模企業的發展。同時大量的非正式的投資者都會參與,因此,眾籌的各項過程都需要風險的監管,本章將詳細分析眾籌所存在的風險。
互聯網眾籌在運作方式上的不同體現在,不同平臺對投資者資格的審查標準都是自行設定的,也就意味著其考察條件和范圍是大不相同的。
第一,會使得投資者自帶風險,不利于其未來發展。即使交由專業的評測機構來評估檢測,最終檢測報告是否值得參考也是存在不確定性和風險性的。
第二,創業集資者的利益也會面臨極大風險。企業最初的設想計劃、創新方案和經營管理方法等商業機密都會有極大的可能被暴露出去。
第三,會給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帶來危害,會致使平臺運行效率下降,極大的損害用戶的消費體驗。
調查研究發現,我國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對集資期限的界定是大不相同的。天使匯、大家投、創投圈等設定一個月為集資時間,如果集資失敗,必須要將資金全部還與消費者。設定融資期限本質上是對創業集資者、集資項目的保護,但不乏有一些時間長的項目,對此平臺往往設定無限制,以來吸引更多投資。融資期限長,資金利用率和項目成功率就越低。
我國《證券法》對證券發行者做出了明確規定,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發行證券的特定對象要控制在200人以下。根據這則規定,各個網絡股權眾籌平臺幾乎都采用設置最少投資額的手段來限制投資人數,并且用投資人的名義形成有限合作公司。身份確認這個過程就使得投資者需要承擔更多的潛在風險隱患。
基于互聯網平臺的融資的發展具有兩面性,雖然能使信息得以更加方便、快捷地傳播,但是,高度虛擬化的特征潛在欺詐的風險。
結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投資基金法》對合格的投資者的要求,投資者審核需要:
首先,收入是投資資金流的主要來源,這個標準需參照各個地區的平均薪資水平以及基本生活消費需求。
其次,通過對過去投資狀況、涉及行業和工作的經驗、過去退出的項目及情況等進行審查后衡量是否具有風險識別能力。
最后,首先是做到法律規定的不能多于兩百人,其次避免因投資者分散帶來管理上的麻煩而延緩了融資進度。
互聯網眾籌平臺的融資項目資源要想實現合理配置和適時更新管理,對于融資項目的融資期限要有確切的規定,在融資金額上也要有明確規定,應按照法律相關規定及各個行業的發展情況并且聯系投資者的真實投資能力來規定,既能防范法律方面存在的風險,又能對融資規模及投資者的風險進行合理控制。這有利于互聯網眾籌平臺穩定、高效、可持續的發展,又是確保互聯網金融市場穩定安全的重要保障。
通過建立有限合伙公司使得投資者變為創業企業的股東,投資者不插足公司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根據投入金額持股得到相應的報酬。在不違反法律條例的情況下,平臺可以創新入資方式。所以,不管是從潛在的法律問題或與入資方式不合規范相關的環節上看,禁止互聯網股權眾籌平臺引導投資者在進行融資前就建立有限合伙公司,以防出現股權代持情況,而且要對融資人數及金額進行明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