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擁軍
我國23家具有長流程鋼鐵生產工藝的鋼鐵上市公司是鋼鐵板塊的主體,也是鋼鐵行業優質資產的代表。這23家上市公司資金狀況的優劣通常是整個鋼鐵行業資金狀況的縮影。本文根據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3季度季報重點分析這23家鋼鐵上市公司現金流量凈額組成情況以及結構性變化情況。
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本文簡稱“經營活動現金流量”)是指企業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以外的所有的交易和事項產生的現金流量,是企業現金的主要來源。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均為正值。一個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通常與銷售商品及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本文簡稱為“銷售回款現金”)、購買商品及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本文簡稱為“購買支付現金”)關聯性較大。本文引入了“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這一概念(即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除以購買商品、接受勞務支付的現金)。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大于1,則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正值的可能性較大;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小于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為負值的可能性較大。
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7年1-3季度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均值為1.2,2018年1-3季度提升至1.32,對應著這2年23家鋼鐵上市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合計值)均為正值。23家鋼鐵上市公司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均值的提升主要源于銷售回款現金(合計值)同比增長1010.12億元,而購買支付現金(合計)同比僅增長80.75億元,二者相差929.37億元;銷售回款現金同比增幅為10.76%,而購買支付現金同比增幅僅為1.03%,二者相差9.73個百分點。由于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的提升,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較上年同期增長689.78億元,增幅達98.13%。
23家鋼鐵上市公司近2年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見圖1。有12家上市公司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高于或等于平均水平。首鋼股份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高達2.91,在23家上市公司中名列首位,且比第2名沙鋼股份高出1.15。這主要源于首鋼股份購買支付現金規模偏低,表明該公司對購買支付現金規模進行了有效控制,對供應商貨款的支付更多采用票據支付的方式。

圖1 鋼鐵上市公司近2年各年前3季度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
據圖1可知,僅有太鋼不銹、重慶鋼鐵、河鋼股份2018年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較2017年持平或出現下降。其中,太鋼不銹、河鋼股份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受此影響出現同步下降;重慶鋼鐵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出現逆勢增長,這主要與重慶鋼鐵2018年經營方式較2017年發生了重大變化有關。其他20家鋼鐵上市公司受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增長的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同步出現了增長。如首鋼股份2018年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較2017年大幅增長了0.68,帶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同比增長了55.39億元;本鋼板材2018年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較2017年大幅增長了0.62,帶動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同比增長了110.39億元。
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本文簡稱“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反映了企業固定資產投資及權益性、債券性投資業務的現金流量情況。23家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連續2年為負值,其中2018年1-3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合計為-432.07億元,即投資現金凈流出432.07億元,凈流出規模比2017年同期增加了240.41億元。影響投資現金凈流出規模增長的直接原因是投資活動現金流出規模增長了473.86億元,而投資活動現金流入規模僅增長了233.45億元。
由于“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與“投資支付的現金”之間存在一定的對應關系,故寶鋼股份、杭鋼股份、新鋼股份、馬鋼股份、華菱鋼鐵、三鋼閩光6家上市公司“投資支付的現金”的流出規模較大,對應著這6家上市公司“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的流入規模亦較大。如寶鋼股份“投資支付的現金”為699.8億元,主要是購買理財產品等金融資產,對應著“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為667.07億元。23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收回投資收到的現金(合計值)”較2017年同期增長289.15億元,“投資支付的現金(合計值)”同比增長321.03億元。二者相抵后為凈流出增長31.88億元,占23家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增長240.41億元)的比重僅為13.26%。
真正影響投資現金凈流出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以下三個方面:一是“購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支付的現金(合計值)”(簡稱購建資產支付現金)流出規模增長91.83億元,“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合計值)” 流出規模增長65.31億元,“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流入規模同比減少67.68億元,這三個方面合計使2018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凈流出規模增長了224.82億元,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量的比重為93.52%。但“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增長,通常意味著企業投資成本的增長。
23家鋼鐵上市公司中僅有重慶鋼鐵、華菱鋼鐵2018年1-3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值。有18家上市公司連續2年投資活動現金流量保持凈流出,其中寶鋼股份等13家上市公司投資現金凈流出同比增長見圖2。另山東鋼鐵、新興鑄管、新鋼股份3家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由2017年的凈流入轉為2018年的凈流出。

圖2 鋼鐵上市公司近2年各年前3季度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山東鋼鐵、寶鋼股份、新興鑄管、首鋼股份、新鋼股份、鞍鋼股份6家上市公司2108年1-3季度投資活動現金流量與2017年同期的差值保持在20億元以上,其中山東鋼鐵差值高達63.83億元,寶鋼股份差值高達60.77億元,這2家公司的差值合計占23家上市公司的比重為51.83%,而上述6家上市公司的差值合計占23家上市公司的比重為92.89%。表明23家鋼鐵上市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規模的增長主要由山東鋼鐵等6家上市公司所拉動,而且山東鋼鐵、寶鋼股份的拉動作用更為突出。
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購建資產支付現金合計為 406.26億元。其中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規模超過40億元的上市公司有4家,分別是寶鋼股份(86.5億元)、山東鋼鐵(59.2億元)、河鋼股份(53.93億元)、首鋼股份(41.02億元),這4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占23家上市公司的比重為59.34%。其他19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規模多在20億元以下,其中10億元以下的有13家,凌鋼股份、柳鋼股份、重慶鋼鐵3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規模低于1億元。上述數據表明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建設還是集中于寶鋼股份等少數上市公司。
23家鋼鐵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較2017年同期增長91.83億元,增幅為29.2%。其中有15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較2017年同期出現增長,但僅有華菱鋼鐵、包鋼股份、新興鑄管、首鋼股份4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增量超過了10億元,這4家購建資產支付現金增量合計達62.59億元,占23家上市公司總增量的比重為68.16%,其他11家上市公司購建資產支付現金增量均在8億元以下,表明華菱鋼鐵、包鋼股份、新興鑄管、首鋼股份是帶動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主力軍。
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本文簡稱“籌資活動現金流量”)是指導致企業資本及債務的規模和構成發生變化的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23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為-797.81億元,即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797.81億元。僅有重慶鋼鐵、山東鋼鐵、河鋼股份3家鋼鐵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正值,見圖3。有3家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量超過90億元,分別是寶鋼股份(凈流出267.53 億元)、太鋼不銹(凈流出96.28億元)、華菱鋼鐵(凈流出93.08億元)。寶鋼股份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量占23家公司合計量的比重為33.53%,這3家上市公司占23家公司合計量的比重為52.27%,即23家鋼鐵上市公司籌資凈流出規模存在較大差異性,寶鋼股份、太鋼不銹、華菱鋼鐵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規模較高。

圖3 鋼鐵上市公司近2年各年前3季度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 億元
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與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之間存在對應關系。23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為3543.25億元,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為328.35億元,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為4152.09億元,三者合計凈流出280.49億元,占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797.81億元)比重為35.16%;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為326.7億元,占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比重為40.97%;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為394.96億元,占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比重為49.51%。上述數據表明23家上市公司債務規模雖然較年初出現下降,但是對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規模影響有限,影響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出規模的主要因素是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以及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
對各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的合計值進行對比分析可知:寶鋼股份、本鋼板材、太鋼不銹、華菱鋼鐵債務(債券)凈流出規模位居前4位(均高于60億元),其中寶鋼股份凈流出規模為137.86億元,對應著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較年初合計下降228.21億元;包鋼股份等3家上市公司債務(債券)凈流入規模超過了40億元,其中河鋼股份債務(債券)現金凈流入100.12億元,首鋼股份凈流入45.02億元、包鋼股份凈流入41.84 億元,對應著這3家上市公司各類借款(短期借款、長期借款、應付債券、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的合計值)較年初均有較大規模的增長。見圖4。

圖4 鋼鐵上市公司債務(債券)凈流出(與凈流入)情況 億元
23家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量較2017年同期增長385.11億元,增幅為93.32%。寶鋼股份等17家上市公司連續2年為籌資凈流出,這其中有14家上市公司籌資凈流出要高于2017年同期,如寶鋼股份2018年前3季度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267.53億元,較2017年同期高出201.89億元,占23家籌資現金凈流出增量(385.11億元)的比重為52.42%,即寶鋼股份籌資現金凈流出量的大幅增長是拉動整個鋼鐵上市公司籌資現金凈流出量增長的主要因素。
23家上市公司2018年1至3季度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合計值)同比下降275.87億元,發行債券收到的現金(合計值)同比增長268.35億元,償還債務支付的現金(合計值)同比增長50.37億元,三方面合計為“-57.89億元”,即意味各類債務合計凈流出增長了57.89億元,這與385.11億元的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增量存在較大差距,即債務規模下降并不是影響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增長的主要因素。
真正影響籌資活動現金凈流出增長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流出規模增長144.46億元,其中有5家上市公司增量超過10億元,分別是寶鋼股份增長53.74億元、馬鋼股份增長18.12億元、三鋼閩光增長17.85億元、鞍鋼股份增長13.23億元、柳鋼股份增長13.10億元。這5家上市公司合計量占23家上市公司的比重為80.33%,即這5家上市公司拉動了“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增長;“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流出規模增長210.63億元,其中有4家上市公司增量超過10億元,分別是包鋼股份增長103.54億元、首鋼股份增長44.86億元、華菱鋼鐵增長30.27億元、河鋼股份增長10.81億元。這4家上市公司合計量占23家上市公司的比重為89.96%,即這4家上市公司拉動了“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增長。
“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增量、“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增量合計為355.09億元,占23家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同比增量(385.11億元)的比重為92.2%,表明23家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的增長一方面與部分鋼鐵上市公司加大利潤分紅規模有關,另一方面與部分上市公司籌資成本上升有關。
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額相加,可得到一個企業本期內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合計為凈流入165.81億元,去年同期相比為凈流入97.98億元,二者相差67.83億元。整體看2018年鋼鐵上市公司現金流狀況要優于2017年。
23家上市公司中僅重慶鋼鐵在經營、投資、籌資三方面均是現金凈流入;僅有山東鋼鐵、河鋼股份在經營、籌資兩方面是現金凈流入;華菱鋼鐵在經營、投資兩方面是現金凈流入。其他19家上市公司都是經營為現金凈流入,投資、籌資為現金凈流出。
太鋼不銹、包鋼股份、山東鋼鐵、鞍鋼股份、韶鋼松山、華菱鋼鐵、沙鋼股份7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值。其中山東鋼鐵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負值主要是投資凈流出大于經營、籌資的凈流入;華菱鋼鐵是籌資凈流出大于經營、投資的凈流入;另4家上市公司則是投資與籌資的凈流出大于經營的凈流入;太鋼不銹、包鋼股份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出規模在25億元以上,其共性是籌資活動現金流量保持較高的凈流出規模,只是太鋼不銹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凈流出與債務規模下降相對對應,如短期借款、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長期借款、應付債券合計較年初減少63.11億元。由于包鋼股份債務規模出現了增長,因此該公司籌資活動現金流量的凈流出主要源于該公司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高達175.85億元,這一規模在23家上市公司中居于首位,占23家上市公司合計值的比重為53.83%。
另16家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為正值,其中柳鋼股份、南鋼股份、杭鋼股份、首鋼股份、河鋼股份5家上市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流入額等于或大于20億元。除重慶鋼鐵、河鋼股份外,其他14家上市經營凈流入均大于投資、籌資的凈流出,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現金凈流入模式。河鋼股份則是在經營與籌資兩方面共同作用下,才使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凈增加額達53億元的規模(在23家上市公司中位居首位),即河鋼股份是在盈利及借款增長兩方面因素作用下實現了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規模性增長。
綜上,2018年1-3季度23家鋼鐵上市公司現金流狀況呈現如下特點:①多數上市公司受銷售回款現金與購買支付現金比率增長的影響,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同步出現了增長,23家鋼鐵上市公司2018年1-3季度經營活動現金流量凈流入規模較上年同期增長689.78億元;②真正影響投資現金凈流出增長的主要因素是購建資產支付現金與“支付其他與投資活動有關的現金”的增長,以及“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和其他長期資產收回的現金凈額”流入規模的下降,這三個方面合計使2018年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的凈流出規模增長了224.82億元,占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增量的比重為93.52%;③23家上市公司債務規模較年初出現下降,但是對籌資凈流出規模影響有限,影響籌資凈流出規模的主要因素是“支付其他與籌資活動有關的現金”以及“分配股利、利潤或償付利息支付的現金”;④23家上市公司籌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出量的增長一方面與部分鋼鐵上市公司加大利潤分紅規模有關,另一方面與部分上市公司籌資成本上升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