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永剛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企業管理的革新,企業領導層愈加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意義。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財經法規制度,按照財務管理的原則,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簡單的說,財務管理是組織企業財務活動,處理財務關系的一項經濟管理工作。對一個企業而言,財務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經濟效益。基于此,本文以企業財務管理為切入點,研究其對企業經濟效益的影響,并探討如何進一步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策略,以此供相關人士參考借鑒。
關鍵詞:財務管理;企業財務活動;經濟管理;經濟效益
一、前言
美國佛羅里達大學教授尤金·伯格漢姆和路易斯·加潘斯基,在著作中講到:“良好的財務管理對一個工商企業,一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經濟狀況都至關重要。”臺灣中興管理顧問公司在一則啟示中講到:“在這種多元沖擊,競爭激烈,充滿希望也遍布危機的環境中,財務管理的良莠對企業的成功常有決定性的影響。”經濟效益是現代企業的靈魂,提高經濟效益是一切經濟管理活動的核心問題。隨著我國企業管理環境不斷變遷,每個企業都希望能在不斷發展的市場經濟中能夠迅速的占領先機,這就離不開企業良好管理,其中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中之重,這點越來越被業界所共識,所以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強化企業的財務管理,才能保證企業健康發展,提高經濟效益。
二、財務管理如何提升企業經濟效益
(一)加強預算管理提升企業效益
預算管理實際上就是通過優化企業資源配置,助力于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從而更好的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它屬于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主觀上加強財務管理的方法之一。預算管理以企業實際經營發展狀況依托,圍繞企業戰略目標。對未來的經營活動和相應財務結果進行充分、全面的預測和籌劃,以幫助管理者更加有效地管理企業和最大程度地實現目標利潤。可是在現實中很多企業沒有明確的戰略指導,一段時間中企業要支出多少費用,員工不知道,領導也不清楚,甚至在預算的執行過程中為了眼前利益,隨意更改、任意變通,進而影響了企業的長期利益。因此,只有充分重視預算管理在財務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建立和完善企業內部的預算管理體系,科學合理的編制、執行預算才能使其成為實現企業戰略目標和提升企業效益的工具。
(二)優化資金管理提升企業效益
在企業財務管理的各項內容中,資金管理是企業和財務管理者最為重視的高流動性資產項目,也是影響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資金是企業運營中不可或缺的血液,分布與企業經營、投資、籌資等環節,是一個企業的命脈,能否正常循環流通,決定著企業的生存與發展。想創辦一個企業需要資金,而企業在運轉過程中則更需要大量的資金。在一定時間內缺少資金,出現了造血功能障礙,又沒有新的血液(資金)輸入,企業就會出現財務危機,正常的生產經營也會遭到破壞,縱使企業品質再好,服務再優秀,也是無法生存下去的。正因為如此,只有真正建立和完善企業資金的管理機制,預留好足夠的流動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強化對企業資金流量的監控,才能促進資金的良性循環,才能有效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才能最大程度的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三)提高成本管理提升企業效益
成本是為取得物質資源所需付出的經濟價值。企業為進行生產經營活動,購置各種生產資料或采購商品,而支付的價款和費用,就是購置成本或采購成本。成本管理是企業財務管理當中重要的一項工作,是企業良性發展的堅實保障。但往往市場業績較好的企業,相反地對成本的認識觀念較淡薄,缺乏成本競爭意識,只重視企業收入和效益。一方面,企業的管理人員在做出經營決策前,沒有對市場進行調研,產品數量過多出現積壓的現象時,通過賒銷和降價的方法進行促銷,無形之中提高了企業成本。另一方面,由于成本管理措施不恰當,企業資源浪費現象嚴重,使企業面臨虧損的風險。美國經濟學泰斗保羅·薩繆爾森曾經說過“如果一家廠商在計算成本和收益時,漫不經心,那么達爾文式的適者生存的規律很可能把它清除出經濟舞臺”。由此可見,提升企業效益的方法之一,就是不斷降低成本。美國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新現實》中對成本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話,他說:"在企業內部,只有成本。"加強成本控制與管理,樹立全方位的成本意識,提高企業競爭力是企業最緊迫、最核心的問題之一。
(四)控制風險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財務管理工作負責企業內部預算管理、成本管理以及資金管理工作,把控好財務管理工作,能夠有效的降低企業各個環節的成本支出,進而確保企業資金預算管理的可靠性,使得企業資金管理更加合理有效,提高企業資金的流動性,這樣能夠減少資金上的風險。此外,財務管理還可以根據企業實際經營情況,優化企業自身的資本結構,進而探索更契合企業發展需求的籌資渠道,使得企業內部的賬款制度更加合理,大幅度的降低企業具有的潛在風險。最后,還能通過多個環節降低企業成本,減少企業負債總額,最終實現企業利潤最大化。
三、加強財務管理對企業經濟效益影響的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必須具備一個完善有效的財務管理制度,才能發揮企業財務管理最大化的作用。需要做好以下幾點工作:(1)必須保證企業財務核算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一旦財務核算存在較大的偏差,這樣企業就會下達錯誤的決策;(2)加強企業內部審計工作力度,保證財務管理能夠有序的執行,為企業提供真實可靠的財務信息,實現企業經濟效益最大化;(3)加強人員管理,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完善企業財務部門的用人體系,適當進行必要的專業技能培訓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
(二)規范財務管理系統
企業賴以生存的關鍵在于財務管理,在企業發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財務管理工作自身具有一定的沖突性。一方面,企業財務管理關乎到企業內部的重要決策和戰略計劃,必須保證財務信息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另一方面,所有企業員工都需要了解并參與到財務管理工作中,此時財務管理工作具有信息共享特性。因此,可以通過規范財務管理系統,有效的解決財務管理的矛盾特性。首先,可以結合財務信息的機密情況適當公布,既能滿足財務信息的保密性,還能實現財務信息的共享性;其次,把控好企業成本管理的質量,企業管理層應該悉心聽取所有員工對企業發展有利的意見,有效的提高企業經營效益,減少企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最后,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默契度,提高企業員工之間的凝聚力,進而促進企業快速發展。
(三)加強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
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決定著財務管理的效果,影響著企業財務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作為現代財務人員,不僅要熟知財務管理相關知識,還要具備一定軟件的操作技能,比如Excel的操作,熟練掌握計算機技術,善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財務管理工作,確保財務報表、負債報表以及應收賬款等財務信息的正確無誤。
四、結語
“成功的一個基本條件就是經常注意企業財務情況。”—亨利·法約爾。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密不可分,企業要想提高經濟效益,增強自身競爭力,就要從則務管理入手,為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企業可以從加強預算管理、優化資金管理、提高成本管理三方面入手,通過內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來提高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進而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徐穎婷.淺析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J].中國集體經濟,2015 (07):90-91.
[2]劉曉寧.試談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途徑[J].價值工程,2015,34 (04):211-212.
[3]曹爽.淺析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4 (20):287-288.
[4]任翠娟.淺析加強財務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J].現代商業,2014 (02):23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