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招華
總結秋蠶豆栽培技術,包括選種、選地、播種、施肥、科學管理,以挖掘秋蠶豆增產潛力,提高經濟效益,發展優質、高效、生態農業。
蠶豆,又名胡豆、南豆、羅漢豆,屬糧食、蔬菜、飼料、綠肥兼用作物,因其豆科根瘤菌具有固氮功能,故種植蠶豆可實現糧食增產、增加農民收入、提高土壤地力和改善土壤結構。秋蠶豆作為一種反季節作物,生育期在125天左右,1月初上市,鮮豆本地價格10元/斤,無殼鮮豆價格25元/斤,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種植栽培有其自身特點和優勢,其栽培技術要求主要有七點。
一、生態適宜區選擇
秋蠶豆生長發育過程中所處的氣候環境條件應是一個氣溫高、光照充足、降水豐富、空氣濕度大,并且存在著潛在的霜凍為害的特殊氣候環境條件,云南的氣候條件特殊,從9月下旬開始,輕霜及冷空氣逐漸加大,持續到11月中下旬,重霜到來,秋蠶豆苗枯死。為了減輕冷空氣對秋蠶豆影響,種植生態選擇宜北高南低。選地選擇耕作層深,土壤疏松、肥沃、土層深厚,土壤沙質微堿性的平地與緩坡地(PH值為6.5-8.5),排水要暢,有利于瀝水。
二、選擇適宜秋播的蠶豆品種
秋蠶豆對品種的要求是:抗寒性較強、耐熱性好、適應性廣、對光周期要求中間性或短日型、結實率高、結莢相對集中。根據我們從云南全省各地引進的20余個品種和品系進行試驗示范種植的結果,初步篩選出“保山大白豆”、“8010”兩個品種作為主栽品種,“83324”、“83326”、“83315”、“8462”作為種播的搭配品種種植。
三、選擇最佳節令播種
秋蠶豆的播期對實現優質高產至關重要。這是因為適時播種,既能保證秋蠶豆盡可能避開不利因素,又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長季節生長發育,極易實現壯苗越冬,為來年豐收打下良好基礎。若播種太早,苗期易生蚜蟲,蚜蟲傳播病毒蔓延,使植株早衰,降低植株抗寒力,一遇冬季低溫,主莖和早發的大枝就會凍死,有的甚至整株死亡,造成嚴重減產,達不到早播早上市的目的;若播種太晚,苗期雖能免遭凍害,但因年內生育期太短,植株生長發育不良,達不到壯苗越冬要求,年后溫度回升快,植株因年前生長不足,年后營養生長過晚,造成開花結莢晚、產量低,根據試驗示范結果,7月25日至8月5日為云南省曲靖市片區秋蠶豆播種的最佳節令,適宜播種期為7月10日至8月10日,結合最佳播種節令,偏南部地區可適當推遲播種,偏北部地區可適當提前播種時間。
四、選地整地
種植秋蠶豆,首先要選地,要選擇2—3年未種過蠶豆的地塊種植蠶豆。蠶豆不能重茬栽培,因上季病蟲源基數大,若在此地種植,病蟲危害重,不僅影響產量,而且也影響蠶豆的品質。在整地之前,要徹底清除前茬殘留物,并將其帶出田外處理,以減少病蟲源基數。整地時要深耕細耙,耕深達到30厘米以上,并炕田1—2天,然后精耕細耙,達到田平土碎,規格作廂。提倡每畝施無污染的農家肥3000—4000千克,過磷酸鈣30—50千克,草木灰100千克,碳銨30—40千克,蓋好平溝土待播,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減少肥料浪費,提高產量和品質。
五、合理密植
合理的種植密度有利于發揮秋蠶豆的群體增收效應。根據試驗示范結果,最佳播種密度為每畝2萬株,下限為每畝1.5萬株,上限為每畝2.5萬株,播種規格采用(35+20)×15cm雙行條播,每畝播種量18—20千克,如果是套種地,播種密度應控制在2萬株以下,最好是1.5萬株。播前要認真精選種子,選粒大、飽滿一致的種子,并曬種1—2天,有利于播種后種子發芽整齊。播種時要求地溫10厘米處穩定在10℃以上,土壤含水量為13%—15%,播前若濕度不足,可點水播種,澆水不能太多,以防爛種。
六、查苗補苗
播種2周后,要經常到田間檢查,發現有缺苗的,要及時補栽?;~不健全的,有的穴苗只有兩株正常的,都要進行補栽,達到每穴3—4苗。補栽時要澆足定植水,定植水可用10%無污染的優質清糞水,并采取偏施肥措施,實現全田苗整齊一致。
七、加強病蟲害防治
秋蠶豆病害發生的特點是:(1)赤斑病和銹病對秋蠶豆形成交叉為害,但以赤斑病的危害嚴重;(2)赤斑病發病早、蔓延速度快,發病率高,危害嚴重。出苗后30—40天(苗期)開始發病,35—55天(初花—盛花期)是蠶豆赤斑病的盛發期。(3)銹病的始發期和蔓延期都較赤斑病晚10天左右,其蔓延速度和發病程度都低于赤斑病。根據這些特點,秋蠶豆的病害防治策略應該是:選用抗病品種,適時播種,增施鉀肥,苗期打主莖促分枝早發,在蠶豆現蕾及分枝初期及時進行藥劑防治,方法是:在秋蠶豆現蕾至分枝初期用粉銹寧與多菌靈的混和劑防治,每隔7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3次,多菌靈每畝用50%的原劑150克稀釋成500倍液噴霧;粉銹寧用25%的原劑200克稀釋成250—500倍液噴霧。
秋蠶豆蟲害發生的特點是:繁殖力極強,蚜蟲是蠶豆上的常見蟲害,可危害蠶豆的整個生長期,多群集蠶豆頂端嫩葉危害,使蠶豆生長遲緩,并可傳播病毒,使產量降低,其次是美洲斑潛蠅、蠶豆象。藥劑防治應大面積統一進行效果才好,一般用40%的樂果乳劑1:800—1000倍液噴霧2—3次,也可用50%馬拉硫磷乳油800倍、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1000倍液、生物農藥千蟲克可濕性粉劑1200—1600倍液噴霧防治??傊?,提早發現,提早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是提高蠶豆產量的關鍵。
(作者單位:655000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區寥廓街道農業綜合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