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宇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要求也越來越高。如何做好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及機制的改革,不僅事關整個醫院的整體利益,對公立醫院改革進程也有著深遠的影響,政府應該積極運用好各方的有利條件,結合具體實際認真分析研究,并最終落實好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的目標任務,抓好重點,協調好各方利益,確保公立醫院的財務保障,為醫院的長久發展打好基礎。文章闡述了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現階段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改革對策。
關鍵詞:新醫改;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了快速發展,呈現一副繁榮景象,對醫療服務行業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部門也對醫院進行相應的改革,公立醫院作為排頭兵,也是醫療改革的首要陣地。現階段政府投入不斷減少,但醫院所需的物資成本卻在不斷上升,這也導致了公立醫院的實際投入與產出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倒掛現象。大多數公立醫院目前對醫院的投資跟盈利沒法進行有效掌控,這對醫院的運營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新醫改背景下,要加大對財務績效的管理力度,在保證醫院自身核心競爭力的基礎上給廣大人民群眾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是醫療改革的目標。本文闡述了現階段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的現狀,提出了改革目標,對改革進行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改革的對策。
一、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存在的問題
新醫改在我國各大公立醫院正在實踐落實,取得了初步成效,不過在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方面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目標不明確
現階段,從我國很多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看,大部分醫院僅有一個符合國家政策的管理大綱,并沒有針對醫院的實際情況制定財務績效管理目標,而且沒什么醫院會將財務績效管理目標進行細化并加強落實,基本上大多數醫院都是進行著簡單的員工績效管理與醫院收支情況的記錄管理,所以,現實中大多數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都是比較空泛的,沒有發揮應有的實際作用,這對于醫院的長久發展是極為不利的。
(二)公立醫院資金應用成本管理不科學
醫院整體運轉不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醫療消費的的成本管理不科學有關,就現階段醫院的運行情況來看,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機制缺乏一定的科學性。都表現出過度重視創收,而忽略了時間成本的管理跟控制,缺乏一個健全的管理體系,同時公立醫院也出現了盲目投資項目的現象,資金應用管理不盡合理。
(三)缺乏專業的財務工作人員
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力度不足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專業的財務人員缺乏所致。公立醫院的醫療改革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參與其中,醫院財務績效的管理更是一種專業性極強的管理領域,只是現在大多數的公立醫院財務部門財務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普遍不高,很多甚至都不是科班出身,基礎知識薄弱,無法滿足現階段醫院財務管理的實際要求,專業技能欠缺,醫院也沒有進行有針對性的相關業務技能跟實踐技能的培訓,缺乏具有業務能力與綜合能力的財務管理人才,所以也導致現在很多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異常混亂,財務管理工作質量效率大大下降。
(四)財務績效管理風險承受能力弱
我國目前絕大多數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機制都是借鑒外國大型醫院相對成熟的機制,生搬硬套,效果的執行并不是非常的理想,沒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借鑒,絕大部分公立醫院都沒有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機制,風險規避能力較弱,財務管理一旦出現不良狀況,發生財務風險,會給整個醫院的運行管理都產生較大的不良影響,因此在新醫改形勢下,對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風險機制的制定就十分重要。
(五)財務工作缺乏有效監督
公立醫院必然會有不少的藥品以及各種各樣的物資,這些都會占用大量的資金,這對醫院資金的運轉會有限制作用,再加上醫院這種單位又不遵循價值規律,導致醫院對會計核算工作可有可無,這樣醫院該收的也收不回,更別談對醫院設備的更新了。監督的缺失導致會計工作的不盡責,這也是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方面需要得到重視的一個問題。
(六)醫院責任制的缺乏
醫院財務管理的好壞取決于財務管理人員,如果醫院的財務管理相關人員可以用心去管理財務,那醫院肯定可以將成本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醫院的醫療器械使用率肯定也會得到提高,醫療質量也隨之上升,這必然也會給醫院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不過,由于缺乏相應的經濟責任制度,醫院的財產損失,領導們都不愿承擔責任,換句話說,就是在財務管理這一塊,管與不管都是一樣的,這樣就會導致由于管理不力產生醫療設備使用率低,出現了醫療資源的浪費,進而對醫院的經濟效益帶來損失。
二、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對策
(一)確定財務績效管理目標
在新醫改前,由于公立醫院對財務績效管理的不重視,導致醫療成本偏高,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突出。在新醫改實施后,國家要求應加強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監督力度,促進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的改革進程,最大程度上有效降低患者看病的費用,著重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與質量,以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因此,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目標應該在新醫改的要求背景下進行制定,及時轉變更新財務管理觀念,優化財務管理工作流程,進而保證公立醫院能夠持續穩定的發展。
(二)推進財務制度的建設
財務管理是一門系統的工程,需要有財務制度的支持才能實現好管理。從某種程度上說,財務制度是優化財務績效管理的前提與保證。在新的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應該要嚴格按照國家醫療行業的相關標準,再與醫院的實際經營狀況相結合,進行醫院財務制度的建設。財務制度制定過程應該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比如說實用性原則、便于財務績效管理考核原則、遵循國家醫療標準原則等等。
(三)實現全方位的預算
公立醫院進行全方位的預算是增強醫院調控能力與運營能力的重要步驟。第一、醫院要對預算機制進行完善,預算可以根據醫院的發展經營目標去確立,醫院的發展目標必須要跟市場的經濟規律相結合,并要準確把握醫療衛生的改革方向。第二、在做好預算的同時,也要對整個預算執行的過程進行控制跟監督,這樣有利于時刻把握醫院預算的動態,同時醫院也可以對預算的執行明確責任,從而在質上提高預算工作的監督效果。
(四)完善財務績效指標體系
公立醫院在財務績效管理上要加強指標體系的完善,制定科學的評價體系,盡可能地使用動態指標去考核,同時也要擴大考核的范圍。合理科學的財務績效管理指標可以給國家跟群眾的監督提供精準有效的信息,同時還可以提高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質量,有助于提升醫院的整體管理水平。在新醫改的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考核的指標應該秉承公平性的原則,尤其要注意一下幾點:第一、要明確重點,指標的制定應該以國家醫療政策為標準,可以有效反映醫院的經營跟管理情況;第二、貫徹客觀性跟普遍性的原則,績效考核的指標應該充分反映醫療行業的管理原則;第三、績效指標的制定應該要科學合理,方便操作,只有得到醫院工作人員的一致認同,才可以在公立醫院采取的績效管理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
(五)健全公立醫院內部監督機制
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的管理應該做好審計的工作,嚴格的審計工作可以有效幫助實現財務績效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能夠發現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找到弱點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持續改進與完善,進而提高公立醫院的經營效率與質量。當然,另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要加強財務績效管理的監督工作,根據醫院實際情況制定財務相關職位的規范標準,不定期對醫院工作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績效考核,健全監督機制,工資待遇、福利與晉升等都要跟員工的具體貢獻相匹配,對員工的貢獻進行監督管理,以工作貢獻程度為基礎制定相對規范化的考核機制,進而提高醫院各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工作效率。
(六)調整完善公立醫院的分配制度
公立醫院內部的分配制度不盡合理,不同科室獎金分配千差萬別,如果這樣繼續下去,那么肯定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獎金的激勵作用。公立醫院過于追求盈利的模式也不適合公立醫院的性質。因此,為了轉變這種現象,應該要對醫院的分配制度進行改革調整,科室工作人員的待遇應該跟責任承擔、技術要素以及工作量等掛鉤,分配方式應該多樣化,獎金應該更多地往貢獻較大、技術水準高的崗位傾斜。
三、結語
綜上所述,伴隨著社會的進步,科技的發展,帶來的是欣欣向榮的社會景象,帶來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同時,人民群眾對生活水平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尤其對公立醫院醫療服務水平的要求更是越來越高。尤其是在新醫改實施后,對公立醫院的醫療服務水平更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做好公立醫院的財務績效管理機制改革是提升醫院醫療服務的基礎與保證,因此,公立醫院工作人員應該提升自身的財務績效管理意識與風險意識,財務部門各工作人員應該盡心盡力,齊心合力,控制好公立醫院的醫療成本,加強對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的管理,明確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健全公立醫院財務監督分配制度,完善公立醫院財務制度建設等等,不斷提高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財務績效管理水平與質量,保證公立醫院持續不斷的產生經濟效益,從而促進公立醫院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鄭大喜.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05).
[2]米建新,李藝婷.關于建立績效型醫院財會管理模式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2014(01).
[3]石瑛,姜貴嬋,金萍,等.一站式叫號服務及配套管理模式在醫院財務中的管理和運用——以十堰市人民醫院為例[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0(05).
[4]毛偉東,吳佳木,毛炳林,等.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績效工資制度和建立健全補償機制研究[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2(03).
[5]王東.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問題探析[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03).
(作者單位:洛陽東方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