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靜
玉米在我國是糧食加工的主體之一,同時也是河南地區主要的農作物之一。提升玉米產量,研究玉米高產栽培技術是提升本地區農村經濟與改善產業結構的重要內容。本文從整地技術、播種、以及施肥幾個方面對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對提升玉米產量起到較好的促進作用,促進本地區經濟發展。
1整地技術
水和土是生命的本源,在玉米種植中,整地技術是一個環節。由于本地區玉米種植量大,輪作和連作等都比較常見,因此在進行玉米種植之前,必須做的一項工作就是滅茬。滅茬對于玉米的收獲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玉米前作應該緊接著收獲之后進行,并且在進行冬前深耕的時候還應該配合有機肥進行。此舉的主要目的是利用開春凍融的時候熟化土壤。病蟲害是影響玉米產量的一大不利因素,針對此現象,我們可以借助改變土壤的形狀對其進行防治。然后就是在進行土地整理的時候,需要注意做好蓄水保墑的措施,在一定條件下應該盡可能的減少地表徑流,避免土壤流失。
春耕的深度應該保持在25到35厘米之間,河南地區地域廣闊,不同地區地形、土壤、氣候都有較大的差異,因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如遇到上層土壤呈粘性下層土壤呈沙性,或者與之相反,或者翻耕范圍下是黏土層的情況,可以適當的進行深耕。這么做的原因是為了對土層進行改造,避免沙性土壤與粘性土壤結合的情況出現。如果當地的土壤比較薄,下層土壤為流沙或者砂礫等,則不能深耕。若是土壤下層為堿性土壤,則應該尤其注意,不能進行深耕,避免將堿性土壤翻上來。
2播種前的準備工作
在玉米種植中,播種是極其重要的一個環節,播種這一環節主要可以分為品種的選擇、種子的處理以及播種的時間等。
首先是品種的選擇,目前大受推廣的是單交種,根據生育期的長短我們將其分為早熟型和晚熟型良種。選種的布局可以選用優良雜交的布局。也就是說可以將生產周期長短不同的品種以及產量有所差別的品種進行混種。確定品種之后,就是對種子的選擇,我們在種子選擇的過程中,需要對其品相進行觀察,需要選則成色好、沒有受到蟲害以及無霉爛的種子,同時還應該盡可能的選擇粒大飽滿的種子。這些都是齊苗的基礎。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處理,其中就包括了種子的晾曬與浸泡、包衣等。曬種的過程中,需要選則晴朗的天氣,一般晾曬時間為2天左右,晾曬的過程中需要進行翻動。播種之前需要對種子進行浸泡,溫水和冷水皆可,但二者浸泡的時間長短不一樣,若是溫水浸泡,六小時左右即可,若是采用冷水浸泡,則需要十二小時左右,在浸泡的時候,可以添加0.15%左右的磷酸二氫鉀,除此之外,還可以用錳銅鋅以及硼等配置成水溶液進行浸泡,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元素的用量應該進行合理的控制。
對種子進行包衣有利于幫助種子抵御病蟲害,種衣劑可以起到殺蟲殺菌的作用,還能夠對玉米的生長進行調節,在一定程度可以起到提升產量的作用。但是部分含高殘留高毒性的殺蟲劑種衣應該禁止使用,如含有甲拌磷或者克百威等。玉米種衣劑的選擇應該盡可能的選擇無毒無公害產品。
種子處理好之后,下一個環節就是播種。播種的時間對于玉米的生長而言,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般情況下,較為適宜的土壤溫度為10℃以上,并且至少需要連續五天保持這個溫度。在播種的過程中,土壤的含水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正常情況下土壤的含水量應該達到百分之七十以上才是較為適宜的狀態。播種有兩種方式,分別是穴播和條播,若是采用條播的播種方式,公頃種子應該控制在六十千克左右,若是采用穴播的播種方式,每公頃種子應該控制在23~35千克左右。正常情況下每一個穴的種子應該為3~4顆,同一塊種植區域的播種深度應該進行統一,并且保證深度適宜,土層覆蓋應該均勻。
3生長階段中的科學管理方式
早熟品種的玉米由于其發育期比較短,雖然植株的形態較為清秀,但是由于生長周期短導致其植株較為矮小,這類玉米在種植的過程中,可以適當的增加種植密度。晚熟品種則需要降低種植密度,一般情況下早熟品種每畝播種數量在4000株左右,而晚熟品種則需要控制在3000株左右。若是采用的品種相同,那么種植密度應該根據產量的高低要求進行調整。
由于玉米生產期的長短不一樣,對所需元素的補充需求也不一樣,生產期較短的品種其耐肥性不強,生長期長的品種則與之相反,種植密度較大的區域對肥料的需求更大,因此在追肥的時候,需要施加更多的肥料??茖W施肥能夠提升玉米的產量。在對種肥進行選擇的時候,大多選擇則的是化肥,除此之外,還可以選擇經過腐熟的農家肥,如果該種植區域土壤缺少氮元素,則種肥可以用氮肥替代。集中施肥能夠幫助土壤對肥料進行吸收,種肥的施用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在當地土壤質量正常的情況下每畝需要240公斤左右的種肥。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種肥燒傷種子,應該與其保持一定的距離。玉米在生長期施加追肥可以對產量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追肥期主要包含苗期、穗期以及粒期等三個階段。苗期追肥應該提早進行,穗期追肥應該在玉米開始拔節到抽穗這個階段之間施加,粒肥需在授粉后追加。
病蟲害的防治也是提升玉米產量的重要環節,玉米在生長期間非常容易受到高粱條螟以及玉米螟等侵害,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采用藥物法。例如將0.25千克濃度為1.5%的辛硫磷顆粒劑與7.5千克的細砂進行混合,每株玉米苗的頁心中灑2克左右,此舉對于螟蟲的防治有較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還可以利用螟蟲的天敵進行防治,赤眼蜂就能夠起到較好的效果,但在使用該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保護生態平衡。
綜上所述,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以及經濟作物,提升玉米產量對于加快經濟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等有較強的促進作用,希望通過本文的分析,能夠對本地區的玉米產量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作用,共同推動玉米種植的發展。
(作者單位:471000 洛陽市洛龍區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