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華
1.水稻紋枯病發生規律
水稻在成長的過程中常常會遭到紋枯病的影響,紋枯病都是從水稻的分葉期開始出現發病的,水稻一旦感染上紋枯病之后,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水稻葉鞘部位,其次是水稻葉片。紋枯病發生早期葉鞘上就會產生大大小小暗綠色的小斑,隨著紋枯病的加重會出現紋狀病斑。病斑邊緣處會呈現一種褐色,水稻中部會產生褐色或者灰白色。葉片上的病斑和葉鞘上出現的病斑非常相似。在天氣潮濕、炎熱的條件下,通過肉眼就能夠看到病斑上長出來的蛛絲形狀的菌絲體,當菌絲體集結成紫褐色菌核時,就開始出現脫落的現象,進而影響水稻的穩定生長。紋枯病屬于真菌病害種類,尤其處于高溫潮濕的天氣時,紋枯病就會更加泛濫。當氣溫上升到23度以上時,紋枯病的濕度就開始在98%以上開始發病,當溫度上升到31度時,紋枯病發病就會越來越嚴重。紋枯病通常會在水稻分葉期開始發病,當水稻生長到出穗時,紋枯病發病率就會達到最大,當水稻成熟以后紋枯病就會開始下降。當水稻生長到灌漿期之后,假設遇到高溫、陰雨天氣條件時,紋枯病病害就會越來越嚴重。受損害水稻株因為不同部位,造成的損失就會越來越大。同時病害在水稻株上的整體擴展部位就會越來越高,導致的損失也會越來越大,最后會嚴重影響水稻種植戶的經濟收入。
2.水稻紋枯病防治關鍵技術探析
第一點,增加藥液,保證防效
紋枯病對水稻的產量和質量都會產生很大影響。一般情況下,紋枯病大部分都發生在水稻莖稈根部或者中下部位,在對紋枯病治理的過程中,如果噴施的藥量少,水稻發病部位不能夠和藥液進行接觸,同時還會造成紋枯病中的藥劑性能開始下降。所以,在對水稻紋枯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最好使用高藥液量的粗噴霧。這樣能夠保證藥液能夠順著水稻頸部逐漸流向水稻莖稈中下區域,進而保證藥液和發病部位能夠進行密切接觸,最終實現防治水稻紋枯病的效果,為水稻的健康、生長提供重要保障。所以,在使用藥劑防治紋枯病發生時一定要保證有充足的藥液量,噴出來的藥液一定要均衡,保證噴出去的藥液能夠和水稻發病部位直接接觸,以此來提升水稻紋枯病的防治效果,粗噴霧中的藥液量應該在780kg/hm2。在對水稻紋枯病進行預防的過程中,根據水稻發病的部位和程度,科學、合理的使用藥量,對于嚴重的水稻病害一定要加大藥物的使用量,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良好預防效果,進而保證水稻能夠健康、穩定生長。
第二點,及早用藥,以藥控病
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常常會看到各種水稻紋枯病的發生。在防治水稻紋枯病的過程中,最好是要早些用藥,只有這樣才能夠在短時間內解決水稻紋枯病的發生。田間水稻生長郁蔽和高溫高濕條件下紋枯病是最容易發生的紋枯病。紋枯病水稻病情的株間或者稻叢間會呈現出來水平擴展,病叢率和病株率也會隨著逐步開始增加,當水稻進入到孕穗抽穗期之后,病情就會自下而上的呈現垂直擴展的狀態,病害的嚴重程度就會得到增加,這樣病情就會自下而上呈現一種垂直擴展,同時病害的嚴重程度也會得到增加,危害程度也會得到加重。當水稻分葉盛期最后發現病株后一定要在短時間內用藥。同時,水稻封行之前會再次進行噴藥,當藥液噴淋到水稻植株基部中紋枯病發病部位。因此,再提倡水稻封行之前一般都會再對其進行噴藥防治,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紋枯病的綜合防治效果。當分葉盛期中紋枯病穴率達到17%左右時再對其進行施藥防治,進而起到最佳的防治效果。井崗霉素是防治水稻紋枯病中常用的藥種。由于長時間使用井崗霉素藥種,會造成紋枯病菌產生抗體,因此,在使用井崗霉素藥的過程中,可以適當添加藥量。隨著水稻紋枯病影響的范圍越來越廣,造成的危害也會越來越大,面對如此嚴峻的情況,應該依據實際情況正確使用井崗霉素。在選擇防治藥品時一定要選用持效時間長的藥劑,以此為提升紋枯病防治效果提供重要保障,在井崗霉素生產上應該更多的去使用復配劑,只有這樣才能夠提升紋枯病的防護效果。
第三點,適時擱田,控制氮肥
在對水稻紋枯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通過應用控制水稻無效分葉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防止水稻過早出現封行,最后會降低水稻株間中的濕度,進而促進水稻株健能夠健康、生長,同時還能夠減輕紋枯病造成的危害程度。顯然,擱田是一種不錯的紋枯病防止措施,為水稻取得好產量提供重要基礎保障。在使用擱田方式時,一定要綜合其他各方面因素去考慮和分析,宜早不宜遲,當水稻莖葉數量達到水稻穗苗的83%時,就應該進行擱田,這個時間點是最合適的擱田時間,一定要抓住這個時機進行擱田,同時應該保證主動擱田,先把水稻中的田間積水排除干凈,最后再抽溝擱田,只有把水排除干凈之后才能夠保證擱田效果,在對紋枯病進行防治的過程中,最好是因田制宜,尤其苗數很多、肥料充足的水稻田塊最好使用重擱的方式,相反對于肥力差、苗數少時一般都會選擇使用輕擱的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夠起到防治紋枯病的發生,應用多次擱田方式能夠起到預防水稻紋枯病的發生。首次進行擱田時一定要保證能夠撐的住腳、水稻田面出現“芝麻縫”,再繼續擱,直到最后出現白根泛起、葉片挺起來,水稻葉子出現褪淡。通過對土壤類型、水稻作物自身生育特性與需要肥料的規律,來推廣水稻測土配方中的施肥技術。在使用肥料的過程中一定要遵循“以土定產、以產定肥、有機無機充分結合”氮磷鉀均衡使用的原則。氮、磷、鉀是水稻健康生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在使用的過程中一定要重視氮、磷、鉀三種要素之間的比例,在使用肥料的過程中最好不要使用太多氮肥,科學、合理使用鉀肥、磷肥,預防水稻植株徒長與提早封行,促進水稻能夠健康生長。
(作者單位:211409 江蘇省儀征市大儀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