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廣林
1 廣西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分析
優質水稻栽培技術能夠有效地提高水稻的產量以及質量,而廣西的氣候條件能夠有效促進水稻的生長,因此引入優質水稻栽培技術就變得順理成章了,廣西各地已經探索了各種優質水稻的栽培技術,在保障水稻產量的同時,也能夠有效增強水稻的品質,促進了稻農的增產增收。但是在進行種植的過程中,仍然出現了一些問題,制約著水稻產量的提高。因此,找到其中存在問題,并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對策,為國家的糧食安全提供良好的保障,實現稻農收入的穩定增長,獲得良好經濟效益。
2 廣西優質水稻栽培技術中存在的問題
2.1 優質水稻的品種選擇缺乏針對性
雖然我國的水稻品種不斷優化,許多優質稻、超級稻也得到了良好推廣和應用,但是能夠和廣西當地環境適應的優質水稻品種較少,而稻農在選擇稻種的過程中,也并沒有豐富的經驗。在廣西本地培育的優質高產水稻品種也較少,無法形成優質稻種良性推廣。雖然,政府相關部門也參與了一定推廣活動,但是缺乏有效的手段,導致效果不佳,難以形成較為權威的優質品種推廣發布平臺,導致優質稻種的種植面積得不到顯著的增加。
2.2 秧苗管理階段中存在的問題
秧苗的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水稻的全年產量,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一些稻農并不注重水稻秧苗的培育,或者沒有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對于秧苗施肥、秧田培土、調酸等環節的把控標準不嚴格。另外,一些稻農在進行播種的過程中,對于秧苗的情況并不進行認真觀察和考慮,而是按照傳統的方法進行,這就在影響了秧苗的有效成型,非常不利于秧苗的健康成長。往往造成秧苗后期的患病率增加,使插秧和緩苗效果不佳,造成了產量的損失。
2.3 田間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優質的田間管理需要科學的控制株距、行距等,實現合理密植,但是受到傳統觀念束縛,但大多數的種植戶依然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種植,這也是造成栽種密度達不到要求,發揮不出土地的真實水平。另外在施肥和病蟲害防治的工作中,一些農戶的培訓工作并不十分到位,為了增加產量,盲目的進行施肥操作,這樣的情況還發生在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中。由于缺乏專業的監測,延誤了病蟲害的最佳防治時期。又采用大量的農藥,導致了稻田的產量達不到預期效果,從而影響了防治效果。
2.4 機械化程度低,無法做到顆粒歸倉
由于廣西當地多屬于山區、半山區以及丘陵地帶,導致到大型機械無法深入其中進行作業,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給小規模種植戶造成了一定的麻煩,同時也加大了稻農的勞動量。另外,就是當地的規模化種植程度低,無法形成科學的管理,一種新技術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難得到有效的推廣,非常不利于對優質稻種的有效管理,使產量無法得到大規模的提升。
3 針對優質水稻栽培技術中存在問題的其對策分析
3.1 做好育種工作,培育出適合當地環境的優質種子
在實際的水稻品種選擇過程,相關農業部門要做好牽頭作用,建立相應的試驗田,促成水稻育種工作。培育出適合當地環境的優良稻種。也要做好對優質稻種的推廣宣傳作用,可組織一些稻農到實驗基地進行實地考察,用實在的成果來進行有效的驗證,并組織稻種技術博覽會,邀請有實力的企業進行參展,促進人們對優良品種的有效認識。從而能獲得良好的宣傳效果,將一些優質稻種進行大范圍推廣種植,為稻農的增產增收打下堅實的基礎。
3.2 做好秧苗的有效管理
為了能夠有效提升秧苗的質量,需要政府部門牽頭對一些稻農進行必要的培訓工作,提高其對秧苗管理的重視,改變過去傳統的秧苗管理方法,并嚴格遵守操作流程,在秧田培土、調酸等環節進行嚴格的把控。從而能夠保證秧苗質量。同時,在秧苗的實際管理過程中,對其生長周期進行認真確認,準確把握插秧周期,實現對秧苗后期的病蟲害的有效抵御,為秧苗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如果無法對秧苗進行科學管理,可以采用相應的工廠育秧技術,實行統一智能化管理,利用機械插秧技術,保障秧苗的健康生長。
3.3 進行科學化的田間管理工作
良好的田間管理工作,是保障水稻生長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需要進行科學的管理,在施肥的過程中,可以為稻農提供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培訓工作。以此來滿足水稻在生長的各個階段所缺少的微量元素,有力的保障水稻的實際產量。因此,不僅需要增加施用氮肥,也要有效保障秸稈還田技術有機肥和微量元素的有效利用,從而能夠讓水稻獲得充足的營養。避免盲目的施肥工作造成其營養失衡影響產量。除此之外,還要加強對病蟲的有效監測,需要政府部門牽頭專業的監測機構,對害蟲進行專業的監測,從而能夠有把握住良好的防治時機,避免害蟲造成的經濟損失。
3.4 提升水稻機械化的生產效果
為了能夠更好完成對水稻的有效管理,促進顆粒歸倉。需要做好機械的推廣,雖然廣西境內已經實現了較大范圍的機械化普及工作。但是在實際的工作階段,一些規模較小的山區和丘陵地區由于受到地形的限制無法采用大型機械化生產模式。因此相關部門要結合當地實際,做好一些小型機械的有效推廣。不僅能夠提高各個生產環節的有效性,也能夠降低稻農的勞動強度,實現種子清選包衣機械化、插秧高效機械化、飛機航化防治病蟲害,不斷提高相應機械化程度,能夠對水稻實現更加精準的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水稻的產量,還要大力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從而實現農機資源的合理調配工作,對機耕、機插以及機收等生產環節進行作業補貼,從而能夠實現水稻生產機械化的應用率。
(作者單位:537502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容縣石寨鎮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