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永存
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始終是水稻機械化種植的薄弱環節,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程度的發展和進步,是水稻種植機械化領域中受到廣泛重視的技術環節。在我國糧食種植區域內,各糧食種植區實際情況有所區別,水稻育插秧機械化面臨的問題也多種多樣,因此,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必須建立在實際情況之上,針對關鍵性問題進行討論,方能切實解決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制約問題。本文從我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現狀入手,分析我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制約因素,希望可以為我國水稻種植機械化程度發展貢獻一份微薄的力量。
1. 我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水稻種植量較高的國家之一,經過數年的發展,我國水稻機械化生產已經卓有成效,然而,總體來看水稻機械化生產距離預期目標仍然有不小的差距,尤其是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環節始終處于瓶頸期,嚴重影響了我國水稻機械化生產的整體提速。我國主要水稻種植產地基本已經實現種植、田間管理、收割環節的機械化,然而由于水稻種植地形復雜、田地規模小、密集程度低等原因,部分區域內農戶仍然會選擇水稻直播、人工插秧等方式進行生產,育插秧環節的機械化程度低已經成為制約整體機械化程度發展的瓶頸。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在2017年末,水稻種植面積已經達到3000萬公頃,占據全國糧食種植土地面積的34%,然而水稻種植中的機插、機播率尚未突破46.5%,距離2020年78%機械化水平的目標還有較大差距,時間緊、任務重,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已經成為必須解決的發展問題。
2. 我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制約因素
2.1 土地集中程度低
我國是一個多山地、多丘陵、少平原的大國,因此,全國范圍內僅有少數土地是大面積集中的田地,適合大面積進行機械化生產,剩余的大部分田地都是分散在山地、丘陵地帶中的零散土地,天然條件上對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形成制約效果。隨著國家逐步開發小型、適用性較高的水稻育插秧機械,這種制約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環節,另一個的制約因素浮現出來,那就是我國適合種植水稻的土地部分在散戶手中,農民們以一家一戶的方式進行著糧食種植經營,勞動強度低,對機械的需求不大,反而會形成生產成本上和勞動難度上的增加,因此,水稻育插秧機械受到了散戶農民的抵觸。雖然農用機械受到了種糧大戶、農機大戶的歡迎,但能夠進行大面積承包種植的農戶畢竟屬于少數群體,使得我國水稻生產機械化發展受阻。
2.2 各地區經濟、科技發展不平衡
經濟、科技發展的不平衡是導致我國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水平提升的重要限制因素,應用農用機械的前提是農戶有能力單獨購買或幾戶聯合購買農機,并且擁有一定的農機應用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能夠培育出符合育插秧機械使用標準的秧苗,然而,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是,部分省市地區的整體經濟、科技發展程度不足,農民沒有經濟能力去購買農機和使用農機,也沒有相應的技術手段去培育符合育插秧機械使用標準的秧苗,工廠化育秧生產出秧苗量又無法有效滿足種植市場的需求,在如此多制約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部分地區的水稻生產在育插秧環節的機械化程度始終徘徊不前。若這些地區能夠擁有更多的育秧工廠,向農民提供更多的合格的秧苗,供應機械化插秧需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當地農戶進行水稻育插秧的機械化生產,提高水稻生產機械化比例,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提高整個地區的農機化水平。
2.3 水稻育插秧機械購買和使用成本過高
我國農用機械的研究和生產尚處于發展階段,大量農用機械的成本居高不下,農戶即使聯合其他農戶共同進行購買,使用政府補貼,也需要付出較高的資金成本,然而農用機械僅在農忙季節使用,一旦農忙季節過去,機械就處于閑置階段,還需要額外投入資金進行維護和維修,導致農戶從心理上無法負擔農機的購買和使用成本。以插秧機為例,一臺洋馬高速插秧機的市價是13萬元左右,不同地區有著細微的差距,即使有政府補貼3-5萬元,農戶單獨購買需要拿出8-10萬元,3家農戶聯合購買也需要每家拿出3萬元,對于以農業生產為主要經濟收入來源的農戶而言,這些并不是小數目;待插秧機投入使用后,在水稻插秧季節,一臺插秧機的實際作業時間集中在30天內,其余時間插秧機基本處于閑置狀態,還需要農戶進一步投入資金進行維護和維修,使得一臺插秧機的投入成本回收需要幾年的時間,嚴重超出農戶的心理價位承受范圍,成為水稻育插秧機械化提高的重要制約因素。
2.4 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效果不足
與任何一項機械化技術一樣,在農用機械投入市場前,政府相關部門會派遣技術人員入鄉村進行推廣,然而,與收割機等農機不同,機插、機播過程中所使用的農機操作繁瑣、維修維護難度高,需要農機手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需要農戶提供符合標準的秧苗,任何一項不達標都會影響水稻育插秧機械化實踐效果。目前,我國大部分地區都面臨著技術人員上的缺口,懂農機懂農藝、推廣專業水平高的技術人員數量少,鄉村中駕駛、操作、維護、維修精通的農機手也十分稀缺,兩項疊加導致育插秧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的效果嚴重不足,需要當地政府率先做好人員培養工作,擴充技術人員和農機手隊伍,為育插秧機械化發展做輔助。
綜上所述,我國水稻種植區域中常見的影響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程度發展的制約因素有:土地集中程度低、經濟和科技發展水平不均衡、水稻育插秧機械的購買和使用成本過高、稻農獲取育插秧機械技術指導有限……針對水稻育插秧機械化的現狀,政府應當做好財政補貼、政策傾向、技術推廣等工作,為稻農應用農用機械提供幫助,提高水稻生產整體機械化程度發展速度。
(作者單位:231380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干汊河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