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冬


1 試驗目的
初步探討黑龍江省沃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兩種生物肥料在大豆田的應用效果及其替代化肥的可行性。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地點
試驗安排在嫩江縣農業科技園區大豆試驗區。
2.2 供試土壤基本性狀
試驗地土壤類型黑土,多年來一直種植大豆、小麥、玉米。有機質29.2g/kg,pH值5.84,速效氮190.7mg/kg,有效磷53.4mg/kg,速效鉀229.64mg/kg。
2.3 供試肥料與作物
供試肥料:沃坤寶生物有機礦物肥:黑龍江省沃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多元素菌肥:黑龍江省沃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尿素:大慶石化總廠(市售);磷酸二銨:云南云天化國際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市售);氯化鉀:中化化肥有限公司(市售)
供試作物:大豆,品種為黑河43。
2.4 試驗處理及田間設置
本試驗采用簡單對比法,設置7個處理,每個處理5壟,壟長37m,壟距0.65m,每個處理120.25m2,試驗處理如下:
處理1:公頃施用尿素35kg,磷酸二銨105kg,氯化鉀35kg,沃坤寶生物有機礦物肥75kg。
處理2:公頃施用尿素40kg,磷酸二銨120kg,氯化鉀40kg,多元素菌肥100kg。
處理3:公頃施用沃坤寶生物有機礦物肥350kg。
處理4:公頃施用多元素菌肥600kg。
處理5:公頃施用沃坤寶生物有機礦物肥250kg。
處理6:公頃施用多元素菌肥350kg。
對照(ck):公頃施用尿素50kg,磷酸二銨150kg,氯化鉀50kg。
2.5 田間調查
2.5.1 生育期調查
調查并記錄大豆播種、出苗、開花、結莢、鼓粒、成熟時間。
2.5.2 產量調查
大豆收獲前進行理論測產。測產方法:在每個處理小區內中間3壟隨機選取3點,每點1m2計數大豆株數,取平均值記錄;隨機選取10株,計數單株粒數,取平均值記錄;并隨機選取500粒,測量計算得百粒重。將調查結果記入產量調查表(表1)。
根據下列公式計算得理論公頃產量。
理論公頃產量(kg/hm2)=株數/米2×粒數/株×百粒重×10-1
3 結果與結論
3.1 生育期調查
生育期調查結果表明,各處理區生育期與對照區一致,無差異。5月5日播種,5月21日出苗,6月25日開花,7月5日結莢,8月3日鼓粒,9月9日成熟。
3.2 產量調查
產量調查結果表明,處理1公頃產量為3902.40kg/hm2,較對照減產7.35%;處理2公頃產量為3660.80kg/hm2,較對照減產13.08%;處理3公頃產量為4497.02kg/hm2,較對照增產6.77%;處理4公頃產量為4463.40kg/hm2,較對照增產5.97%,處理5公頃產量為4061.33kg/hm2,較對照減產3.57%;處理6公頃產量為4376.67kg/hm2,較對照增產3.92%。詳見表1。
3.3 試驗結論
試驗結果表明,在試驗區的土壤養分條件下,用生物肥料替代化肥對大豆的生育期不會產生影響,大豆產量有一定的影響。其中,處理3、處理4和處理6產量高于常規施肥,對大豆生產具有增產效果。
4 試驗討論
處理3、處理4和處理6的增產效果是在試驗區的土壤養分條件下取得的結果,對于土壤養分低于試驗條件的區域,增產效果有待于進一步驗證。
從效益分析角度看,各處理間生產成本的差異體現在肥料投入的不同,從而造成產量和收入的不同,比較可知各處理間效益的差別。其中,處理3、處理4和處理6的公頃效益較對照增加,分別增加709.10元、745.46元和827.34元;處理1、處理2和處理5的公頃效益較對照減少,分別減少1032.20元、1853.30元和463.51元。詳見附表1。
本試驗通過簡單對比初步探討了在大豆田中生物肥料替代化肥的作用,本試驗結果可以作為下步試驗的基礎,建議進一步細分肥量梯度,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驗證生物肥料替代化肥的組合在大豆田生產中的實際效果。
(作者單位:161400 黑龍江省黑河市嫩江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