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艟 王飛
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及其應用,在我場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農產品品質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節本增效成效明顯,現代農業節能減排、低碳生產的農業生產理念得以充分體現。通過節水灌溉技術每畝可增產27kg,直接經濟效益75元/畝。全年每畝可有效節約用水240m3,節約用電30kw,僅此一項便可直接降低生產成本15元。
2012年創業農場示范推廣水稻節水控制灌溉技術4萬畝,通過水稻節水控制灌溉研究示范及推廣,探索出適合本地區的灌溉技術模式,在高產優質的前提下,通過灌溉技術的應用,大幅度地減少灌溉水量,打造低碳節約型的現代化農業灌溉模式,達到減輕農民負擔,促進農民增收的目的,為實現墾區400億斤商品糧,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更大貢獻。
水稻控制灌溉又稱水稻調虧灌溉,是指在秧苗本田移栽后的各個生育期,田面基本不再長時間建立灌溉水層,也不再以灌溉水層作為灌溉與否的控制指標,而是以不同生育期不同的根層土壤水分作為下限控制指標,確定灌水時間、灌水次數和灌水定額的一種灌溉新技術。
這種灌溉技術是根據水稻在不同生育階段對水分需求的敏感程度和節水灌溉條件下水稻新的需水規律,在發揮水稻自身調節機能和適應能力的基礎上,進行適時適量科學供水的灌水新技術。
在水稻非關鍵需水期,通過控制土壤水分造成適度的水分虧缺,改變水稻生理生態活動,使水稻根系和株型生長更趨合理。
在水稻關鍵需水期,通過合理供水改善根系土壤中水、氣、熱、養分狀況及田面附近小氣候,使水稻對水分和養分的吸收更趨合理有效,促進水稻生長。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供試品種 ?龍粳31 創業農場種子公司提供
供試肥料 ?創業農場農業中心
供試地塊 創業農場第二管理區水稻科技示范區
1.2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地設在創業農場第七管理區水稻科技示范區,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多年的老水田。有機質4.97%,堿解氮259mg/kg,速效磷16.2mg/kg,速效鉀292mg/kg,pH值6。在水稻生長前期出現低溫寡照,對水稻生長有一定的影響。而在分蘗期、揚花期溫度升高,對水稻生長無影響。6月下旬至7月中旬持續陰雨,對水稻生長無明顯影響。對該試驗影響不大。
1.3試驗設計與方法
1.3.1試驗設計
試驗采用隨機區組三次重復,三個處理,每個小區40米行寬,51米行長,每小區2040m2,試驗面積27畝。在水稻品種、育秧、移栽、密度、植保、用肥等技術措施以及基礎地力相同的條件下,安排控灌、節灌2個處理,以當地葉齡灌溉處理為對照,進行對比示范。
1.3.2 ?處理設計
處理一:控制灌溉:
(1)泡田期。泡田前整平耙細能減少泡田用水,一般可每畝減少30-50m2。用水量一般在80-100m2。結合水耙地封閉滅草。土壤含水下線為飽和含水量的85%。
(2)返青期?;ㄟ_水返青,插秧后7-10天灌第一次水20mm。結合灌水施肥。土壤含水量下限為飽和含水量的90%。
(3)分蘗期。分蘗初期灌水上限為20-50mm水層,下限為飽和含水量的90%,遇雨是最大蓄水深度不應超過50mm;分蘗中期灌水上限為20mm水層,下限為飽和含水量的90%,遇雨時最大蓄雨深度不應超過50mm;分蘗末期要及時晾田,土壤含水量控制上限為飽和含水量,下限為土壤飽和含水量的80%。
(4)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采用灌一茬水露幾天田的辦法,當土壤含水量降到飽和含水量的90%時再灌水,灌水上限水層不超過20mm,逢雨不灌,蓄雨上限為50mm,過多排出。
(5)乳熟期。土壤水分要求是田面干、土壤濕,蓄雨上限為20mm,下限為飽和含水量的80%。
(6)黃熟期。田間土壤含水量上限為飽和含水量,下限為飽和含水量的70%。
處理二:節水灌溉
插秧:花達水返青;返青期水層3-5cm,自然落干;4-7葉(11品種,分蘗期)水層3-5cm,自然落干;其間返青后3-5cm水層立即施用分蘗肥;5葉期3-5cm施滅草劑并保水4-5天;7葉定型診斷莖數,達到計劃莖數即開始曬田,曬至田面裂縫1-2cm,復水3-5cm水層,施用調節肥,自然落干維持飽和水;若莖數不足到8葉定型后在曬田。劍葉葉耳間距負10cm開始建立水層到7cm,到劍葉葉耳距負5cm時,若有低溫加深水層達17cm,劍葉葉耳間距到正10cm時,3-5cm淺水自然落干維持飽和水;抽穗到齊穗3-5cm淺水自然落干維持飽和水直到蠟熟末期停灌。
處理三:葉齡灌溉
插秧:花達水;返青期水層灌到苗高的三分之二處;4-7葉(11葉品種,分蘗期)水層3-5cm;其間返青后3-5cm水層立即施用分蘗肥;5葉期3-5cm水層施滅草劑并保水4-5天自然落干,間歇灌溉;7葉定型診斷莖數,達計劃莖數即開始曬田3-5天,曬至田面裂縫1-2cm,復水3-5cm水層,施用調節肥,自然落干,再復淺水再落干,間歇灌溉;若莖數不足到8葉定型后在曬田。劍葉葉耳間距負10cm開始建立水層到7cm,到劍葉葉耳距負5cm時,密切關注天氣預報,若有低溫加深水層達17cm,劍葉葉耳間距到正10cm時,3-5cm淺水自然落干,間歇灌溉;抽穗前夕晾田2-3天;抽穗到齊穗3-5㎝淺水自然落干,間歇灌溉;直到蠟熟末期停灌。
2.結論
節水灌溉技術的試驗推廣及其應用,在我場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農產品品質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節本增效成效明顯,現代農業節能減排、低碳生產的農業生產理念得以充分體現。試驗證明:
1、產量明顯提高:通過節水灌溉技術每畝可增產27㎏,直接經濟效益75元/畝。
2、充分節約水資源:此項技術的應用大大節約了田間用水量,全年每畝可有效節約用水240m2,節約用電30kw,僅此一項便可直接降低生產成本15元。
3、品質進一步提高:通過科學的灌溉給水技術,在有效節約水資源的同時,使得水稻總體品質進一步提高,籽粒飽滿度及充實度進一步加強,農產品品質明顯提高。
(作者單位:156321黑龍江省富錦市農墾建三江管理局創業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