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抒宇
本文以河南地區畜牧業生產為主體,通過介紹畜牧業發展現狀,對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與生態環境治理進行分析與討論。
1河南畜牧業狀況
河南省位于我國中部地區,屬暖溫帶與亞熱帶交接處,季風氣候明顯,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其地形復雜,平原、山地、丘陵夾雜使其形成不同農業分布區,畜牧業是其支柱產業之一,以生豬等牲畜養殖為主,牲畜每年可出欄五百萬頭以上,14年河南省一省畜牧業產值達到近兩千五百億元,在當年中國畜牧養殖中排名第一,肉奶產量名列前茅,遠超新疆、內蒙古等傳統牧區,同時河南省還開始向畜牧業下游的生產加工行業發展,加強了畜牧業配套加工產業建設,以生豬加工為主的雙匯、華英、雛鷹、牧原等六家公司已成功上市,使河南成為全國肉蛋奶加工中心大省。
同時,河南地區的畜牧業現狀卻十分嚴峻,由于河南地區位于多地形交界處,土質以松散、顆粒狀為主,黑土、黏土較少,而以畜牧業為主的草原地區土壤以草甸鹽土、草甸堿土與草甸風沙土為主,自身天然環境較為脆弱,容易遭到破壞,恢復難度較大。面對畜牧業的快速發展,對于牧草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大,開始逐漸超出牧區最大承載量,出現平方面積內草地植被量減少、牧草肥力下降、生產力不足狀況,從質量與數量兩方面都呈現出草地退化狀況。且有小塊牧區已經顯露出牧草下土壤,無植被覆蓋情況下,土壤凝結力大大降低,隨著季風氣候造成的雨水、大風天氣發生水土流失,最終使得牧區生態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作為國內畜牧業大省,河南地區草地退化情況成為制約其畜牧業進一步發展的關鍵問題,生態環境的破壞對于當地經濟發展與居民生活造成巨大影響,由于此問題的嚴重性,治理草地退化成為河南省農業發展的第一要務。
2草地畜牧業生產方式調整
面對草地退化問題,首先應當對草地上的畜牧業生產方式進行調整。河南地區畜牧業較為發達,但其畜牧養殖存在著以下問題:
2.1良種培育能力較差
為了擴大養殖規模,增加的繁殖速度與幼畜出欄率,提高的肉產出率及改善生肉的口感與營養成分構成,養殖行業對采用高價購入種和優良品種的方式,但在進行養殖時,由于養殖方法落后,缺乏相應的養殖技術及設備,使得畜牧的改良與良種的繁殖培育效果較差,沒有達到實際目的。
2.2養殖不科學且技術能力較低
現今的養殖行業仍然以傳統的養殖方式為主,對先進養殖技術與方法的應用率極為低下,對養殖未形成科學理念,這是造成繁殖速度有限,幼畜出欄率較低的重要原因。以上兩點問題使得牧草實際利用率與轉化率低下,如情況不進行解決會加重草地退化問題。因此對于河南地區草地畜牧生產方式調整,本文提出以下措施:
2.2.1良種培育
相對于農戶之前飼養的雜種或劣種來說,良種畜牧具有生長速度快,抗病能力強,繁殖能力優秀,個頭高大且增重速度快的優勢,因此為了實現經濟利益的最大化,農戶會采取將不同種進行雜交,以培育良種的目的,配種母畜所生產的雜交幼畜獲得良種畜牧的優勢。
2.2.2品種結構改造
為了培育良種,農戶一般會根據的品種按照不同比例將其進行養殖,改變飼養群的品種結構,以便群能夠在自然交配與繁殖中獲得更為優秀的種,達到培育良種的目的。同時多種品種的雜樣可以起到降低幼畜獲得遺傳疾病的概率。
2.2.3多元化飼料喂養
除牧草外在進行畜牧飼喂時應采取多元化飼料喂養,以實現畜牧的快速增重。飼料的選擇、配比極為重要,根據季節不同調制不同飼料,青料、根莖類蔬菜、藤蔓類植物,各種營養素需進行科學配比,提高飼料轉化率,已達到產肉率提高的目的。
2.2.4適度經營
畜牧養殖要與當地發展的能力相適應,這其中不僅包括行業的資金狀況、勞動力數量、養殖設備、養殖技術、管理能力等,還包括當地環境的承載能力、最優養殖數量等因素,不能為追求經濟利益而一味追求養殖規模的擴大,由此產生的負面影響反過來會制約當地經濟的發展。
3生態環境治理措施
3.1形成草地可持續經營的現代生態理論
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資源匱乏、生態破壞、環境污染成為制約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問題,草地可持續經營是在保證生態環境良性發展的前提下,滿足人類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因此實現草地可持續經營所需的理論知識將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林學,而需要涉及到多學科理論的綜合,如生態問題防治、溫室效應等等,只有形成以多學科為基礎的現代生態理論,才能實現草地的科學經營與管理。
3.2建立與健全草地資源與環境核算體系
建立核算體系是從經濟方面滲透草地資源保護概念,通過將草地資源利用率、生態環境狀況進行核算,草地資源與生態環境的價值將以實物貨幣形式計入當地經濟核算體系之中,從而讓草地資源和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建立密切聯系,倒逼經濟增長模式的轉變。
3.3發揮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引導
草地可持續經營與生態可持續發展的實現不能只靠市場的調節作用,更需要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通過訂立草地保護法、生態環境保護公約等具有效力的法律條文,使得可持續經營與發展的概念上升為當地居民的共同意愿與區域社會共同意志,才能夠促使河南地區生態發展轉變粗放的生產與管理方式,注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草地生產力的可持續性,使得河南地區生態向可持續方向發展。
綜上所述,河南省畜牧業發展成果卓越,但同時從現階段來看畜牧業發展對當地草地狀況產生影響,這種影響正在不斷擴大,甚至威脅到當地生態平衡,面對這種情況,首先對當地畜牧業生產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就問題提出解決措施是首要,而更為深層的措施在于生態環境治理,只有樹立可持續概念,將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放在同等水平進行衡量,才能夠真正重視生態環境問題,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472000 三門峽市畜產品質量安全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