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波
水曲柳是東北地區分布較多的闊葉類樹種。它的成活率較高,但生長速度相對較為緩慢,木質好,全身是寶,經濟價值非常高。由于它長期被不合理的采伐,資源量非常稀少。因此,做好它的科學種植意義重大。本文就如何實現水曲柳的高產種植加以分析和探討。
1水曲柳在生態方面的優良特性
水曲柳屬于高經濟附加值的一種樹種,其全身是寶。水曲柳具有較強的喜光性,根系十分發達,它的樹冠茂盛,耐寒冷性、耐干旱性和耐鹽堿性特點較為突出。因此,它在微酸性的土壤中,或是肥沃濕潤的山地(特別是中下腹地)生長效果更加好。水曲柳由于具有十分美麗的木材紋理,自古以來,就是家具制作 首選的一種優良木材。而且,水曲柳在抗煙塵方面也有較為突出的能力,觀賞價值較高,成為種植多種用途林(①綠化林;②用材林;③生態環境保護林;④風景林)的主要優選種之一。
2水曲柳達到高產栽培目標的主要做法
水曲柳雖然有諸多優良物性,但它的確不太適合純林的營造。要想造林效果良好,混交方式造林較為合適,一般采取的是與落葉松進行混交的做法。混交的方式為帶狀混交。這種方式,其好處多多,主要可以使水曲柳生長速度較慢而且干形很難通直上的問題可以有效解決。同時,還可以十分有效地克服水曲柳單純造林時的一些突出的弊病。真闊混交的方式主要有3種:一是帶狀混交;二是團塊狀混交;三是株間混交。不論哪種混交方式,都會令造林施工以及撫育管理方面帶來諸多的方便。
3實現水曲柳苗木高產化培育的主要方法
水曲柳要實現高產化培育,應該主要從以下方面,采取科學有效的管理措施。
3.1種子要科學處理及合理催芽
3.1.1種子科學處理
在這一環節,種子在選擇必須要做到精挑細選,優中選優,并打好提前量,保證育苗和種播開始之前完成。重點要及時清除被各類病害及蟲害損傷的種子,并把各類雜質(如石子、沙粒、其他植物類種子等),以使種子變得更純,打牢出齊苗和出壯苗的基礎。
3.1.2水曲柳的合理催芽
對催芽環節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主要是要首選保證催芽方法合適。一是“快速催芽法”,二是“隔年埋藏催芽法”。這兩種方法,當中以后者更具優勢,且使用較多。前者一般是在時間非常緊迫時,才給予考慮。其原因在于該方法難以保證出苗率;而采用后者方法,雖然會耗時較長,但該方法育出的苗,其色澤十分新艷而且顏色正,苗木長得壯,根系也會得到良好的發育,十分利于保證成活率。
3.2水曲柳如何實現科學播種和苗期管理
3.2.1科學化播種
水曲柳的播種時間是否合適,直接影響到它的成活率及成活以后能否良好生長。東北地區屬于高寒地區,冬季時間較長,凍土融化較晚,所用時間較晚,應該視當地實際情況,采取春播方式。水曲柳在整個生長周期當中,對肥料的需要量很大,可采取翻地時同步施入基肥方式保證營養供應。一般采用的施肥標準為:0.5~0.7千克/公頃;當以垅作方式栽培時,所用種量為35~40克/畝,覆土厚度要控制在1~2厘米。播種之后,要保證充分灌水,滿足生長需要。要搶在水曲柳出苗之前,使用化學方法除草,以避免雜草快速生長與苗爭奪土內有限的營養成分。
3.2.2科學化抓好苗期管理
水曲柳在苗期管理方面,也是重中之重。苗期管理上,主要是防治各類常見病。在防治方面,要盡可能地做到“早發現、早防、早治”。水曲柳在出苗之后,會進入到它的速生期。這段時間當中,立枯病屬于較容易感染的。應搶在出苗之前,噴殺菌劑以實現有效防治。此外,還要堅持留壯苗和健苗的原則,及時做好間苗。留苗的標準一般按每米雙行計算,可留苗數量以20~25株為宜。同時,水肥管理也是十分關鍵的。當年生水曲柳苗,高度為20~30厘米時,應秋季時及時進行掘苗。為使能順利越冬,還要在氣溫穩定同時滿足地溫低于0℃時,進行假植方式。
3.3標準撫育管理及霜害防治和繁殖
3.3.1標準撫育管理
水曲柳林地具有灌叢多和雜草多的特點。整地多采用穴狀方式。整地。首年要撫育兩次。前者是為了擴穴,包括三項任務:分別是①培土;②扶正;③踩實。
多于造林后的15d進行,第二遍多在6至7月份時段內進行。目的是清除各類雜草及灌木,以防其影響樹木生長;之后,可適當延長撫育時間、降低頻率。一般撫育周期為2年到4年,屬于全面性撫育。
3.3.2霜害防治
霜害也會對水曲柳的種植培育影響也是很大的。對霜害較嚴重的立地,需要重點化防治。當生長期小于10年時,屬于幼林期,應搶在霜害發生前,以在葉面噴灑水楊酸(或是桉甲基纖維素)的方法,可有效降低霜害影響,一般可達20%~30%。
3.3.3科學做好扦插繁殖
扦插是水曲柳常見的繁殖技術,其實用效果較好。扦插技術一般使用當年生嫩枝,也可是二年以上的嫩枝。這樣的插條,會具有較高的生根率,而且會在移栽后取得較好的成活率,達60%及以上。
總之,水曲柳這種經濟價值高的名貴樹種,要想實現高產化種植,有很多具體的注意事項和科學有效的辦法。對它的科學種植技術加以不斷研究和探索,意義重大。我們應該在實際種植工作中,注意緊密聯系當地實際,做到科學種植,以期取得更好的種植效益。
(作者單位:154200 黑龍江省蘿北縣團結鎮林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