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敏 韓家玉
基金項目:西安外國語大學研究生科研基金項目“李白詩語言中的酒文化研究”,編號:syjs201781。
摘 要:李白被稱為詩仙,而其詩歌創(chuàng)作和酒有著很大的淵源。據(jù)《全唐詩》整理,在其九百余首詩作中,有近三百篇詩句都與酒有關。描述了酒宴、飲酒等活動,抒發(fā)了不同的感情,反映了李白詩與酒的密切關系。
關鍵詞:李白;詩句;酒文化
作者簡介:張敏(1992-),女,漢族,山西省汾陽市人,現(xiàn)就讀于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研究方向:文化語言學;韓家玉(1993-),女,漢族,陜西省寶雞市人,現(xiàn)就讀于西安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學院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專業(yè),研究方向:文化語言學。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03-0-02
從古至今,無論是文人騷客、英雄豪杰,還是天子諸侯、民間百姓,似乎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而李白,被封為“詩仙”的他亦屬于“酒仙”之列,對于酒的熱愛在其眾多詩詞中都有所表現(xiàn)。在某種意義來上說,沒有酒,便沒有輝煌了中國文學史的詩仙李太白。“李白斗酒詩百篇”便是佐證。本文從《全唐詩》李白的詩中選取與“酒”有關的詩句進行分析考察。
一、酒的代稱
瓊漿、玉漿:漢·王逸《九思·疾世》“吮玉液兮止渴,嚙芝華兮療饑”中,玉液表示用美玉制成的漿液,李白用玉漿在詩句中代指美酒。戰(zhàn)國楚·宋玉《招魂》“華酌既陳,有瓊漿些”中瓊漿也被指美酒。李白的詩句“呼我游太素,玉杯賜瓊漿”中可見。
流霞:《論衡·道虛》中有“仙人輒飲我以流霞一杯,每飲一杯,數(shù)月不饑”。流霞,亦作“流瑕”,原指浮動的彩云,后引申為天上神仙的飲品,并被泛指為美酒。李白的詩句中多次提到“流霞”,如“狐裘獸炭酌流霞,壯士悲吟寧見嗟;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等。
酌,本義為斟酒、飲酒,通“爵”,指一種酒器,后引申為酒的代稱,如 “小酌”。李白在《月下獨酌》一詩中寫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又有“茗酌待幽客,珍盤薦凋梅”。
二、酒類與酒名
唐代時期,經(jīng)濟繁榮,政治穩(wěn)定,社會風氣開放,飲酒在人們社會生活中已經(jīng)成為一種平常現(xiàn)象。這一時期,釀酒業(yè)以及酒類品種都得到了空前的發(fā)展。李白的詩句中,用“白酒”的次數(shù)很多。白酒,是酒的一個種類,具有悠久的歷史,在《禮記·內(nèi)則》中就有記載。不過,后來的白酒已不是《禮記》時的概念了,是對美酒的泛指。李白在詩中記載了白酒,如“呼童烹雞酌白酒,兒女嬉笑牽人衣;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有白酒也就與清酒、淥酒相對,如“春風東來忽相過,金樽淥酒生微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李白詩句中的清酒、綠酒、淥酒都是白酒,只是用了贊美之詞。
李白的詩句中,也能看出各地各類名酒的名稱,例如:
新豐酒是最受詩人們追捧的,李白、王維、李商隱、陸游這些大名鼎鼎的詩人都曾為之做詩。李白的詩句“多沽新豐醁,滿載剡溪船;情人道來竟不來,何人共醉新豐酒”等可以看出,李白對新豐酒格外喜愛,并流傳著一些關于新豐酒的故事。
蘭陵酒,蘭陵曾產(chǎn)好酒。蘭陵酒,雖屬魯?shù)刂疲隰斁浦惺亲罹咛厣摹@畎椎摹疤m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詩句,更使蘭陵酒身價百倍。
李白在《寄韋南陵冰,余江上乘興訪之,遇尋顏尚書,笑有此贈》詩中云:“堂上三千珠履客,甕中百斛金陵春。”王琦注:“金陵春,酒名也。唐人名酒多以春。”可見,金陵春出自李白的詩句,并在后來在南南京酒文化的發(fā)展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南京歷史文化品牌。
魯酒,邀請客人飲酒,人們常謙稱自己的酒為“魯酒”,表示酒很薄。也泛指山東酒廠出品的各式產(chǎn)品。《莊子·胠篋》:“魯酒薄而邯鄲圍。”此謂魯酒之薄,不能醉人。李白對魯酒很是鐘愛,他曾稱贊魯酒“玉碗盛來琥珀光”,在詩中也多次提到:“魯酒白玉壺,送行駐金羈;魯酒不可醉,齊歌空復情”。實際上,魯酒并不具體指某一品牌的酒,可視為一種酒類。
菊花酒,李白對菊花酒的描述如:“因招白衣人,笑酌黃花菊”。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菊花酒,即將菊花浸泡在酒中,或用菊花和青翠枝葉與糧食一并釀制,然后飲用。我國早在漢魏時期就已盛行釀制菊花酒。
三、酒器
飲酒須持器。飲酒離不開飲酒器,而飲酒器與飲酒量和飲酒場所有關。唐代經(jīng)濟文化繁盛,社會風氣開放自由。生活在盛世的人民,亦帶有這個時代的開放風氣。唐人嗜飲之風,已形成一個群體性的行為和習慣,這同樣也促進了酒器生產(chǎn)的繁榮。有玉、金銀、瑪瑙、水晶、玻璃、象牙等制成的奢華酒器,也有用獸角、蚌貝、蝦殼等動物身上自然之物制作的奇異酒器,還有用植物自然生長的藤、癭、竹木、匏瓜等制成的簡樸酒器,大量的是用陶瓷、青銅制作的普通酒器。
李白的詩作中有較多地方寫到酒宴等場面,其中出現(xiàn)的酒器種類繁多,例如:鼎、觴、斛、樽、壺、杯、罍、卮、斗。在李白的詩句中,有時會用修飾詞來修飾,多用一些表示酒器材質(zhì)的形容詞,例如:金罍、金樽、玉觴、玉樽、玉壺、玉卮、瓊杯等,以及陶潛杯、紫霞杯、流霞杯此類用典的詩句。可見,李白詩句中談到的酒器大都造價昂貴,也從側(cè)面反映了李白參與宴會之豪華,反應盛唐經(jīng)濟的繁榮。
在李白的詩句中,有時會用酒器直接代指美酒,或是喝酒的動作亦或是指酒宴筵席。例如:李白的著名詩句“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廣泛流傳,李白在這里運用金樽并不是指其對于金樽這件酒器的喜愛,而是說人生得意之時就應當縱情歡樂,不要讓這金杯無酒空對明月。重點突出金樽無酒,李白認為在這樣的美好景致下,就應當縱情歡樂,而不是無酒為伴,表現(xiàn)出作者達觀與灑脫的人生意境。“咸陽市中嘆黃犬,何如月下傾金罍”中前一句用典,后一句講哪里比得上在月下開懷暢飲。兩句詩中都用酒器直接代指喝酒,表達在不同場景下暢快飲酒的瀟灑興致。
“征樂昌樂館,開筵列壺觴;賓客日疏散,玉樽亦已空”等詩句中,李白寫到酒宴,便會通過描寫酒器來表現(xiàn)酒宴的狀態(tài)。聯(lián)系上下文,并通過酒器的種類以及酒量來判斷詩人作詩時的心境。李白喜用一些夸張的手法表現(xiàn)自己豪飲以及從容豁達的心態(tài),或是表達自己長醉不愿醒的苦悶之情。例如:“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中,三百杯不是指一次痛飲三百杯,這里三百也可翻譯成虛詞,做許多,很多來譯。聯(lián)系上下文,可看出作者豪氣喝酒,但愿長醉不復醒的心理狀態(tài)。
李白飲酒或狂放,或傷悲,或醒悟,或愁緒。李白常將愁腸情思融入淡酒,無形與有形交織,詮釋著自己難以言傳的心境。李白在詩詞中對“酒”所賦予的情愫、理念、人生示意,這些都具有強烈的概括性和超越于實用性的審美價值。在文學的背后,酒作為我國歷史中獨特的文化元素,其內(nèi)涵在長期的歷史積淀中不斷豐富,形成社會環(huán)境中獨特的這樣一種文化形式,酒文化值得我們認真研究考察。
參考文獻:
[1]程裕禎.中國文化要略[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1:367.
[2]周麗玲.古典詩詞中的“酒”[J].貴州社會科學,2009(04):114-116.
[3]黃天祿.李白詩歌之酒與酒類略考[J].重慶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03):45-46.
[4]郭泮溪.唐代的名酒與飲酒習俗[J].民俗研究,1987(04):75-85.
[5]武玉秀.唐代酒器藝術(shù)[J].蘭臺世界,2012(13):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