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ouyatou
對于像我這樣一個陪孩子學琴的家長來說,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難道你每個禮拜風雨無阻地把孩子帶到學琴的地方就是辛苦和堅持嗎?難道你陪著孩子練習那枯燥的曲目,再一遍遍糾正孩子的錯誤就是陪練和管教嗎?答案是,但又不完全是。
每周一次雷打不動的琴課,作為大人尚且有覺得受不了的時候,更何況是一個孩子?而在每一次琴課之后,還有一遍遍地練習等在那里。真沒有一個孩子生來就愿意練琴的,這就意味著,身為陪練的家長,究竟應該怎么陪伴學琴的孩子?
保證有足夠的時間
如果你準備或者選擇了讓孩子去學琴,那么時間是必須首要保證的。每周一次的琴課是雷打不動的,所以你必須保證自己有這個時間能夠陪孩子上課。這也意味著,沒有萬不得已的原因,從此這個時間段,你就和其他一切事務說再見了,必須和孩子一起待在琴課教室里度過。那么你是否有這樣的時間?
琴課之后,老師會有一周的時間來讓孩子練習和熟悉所學的內容,你根本不可能指望把琴扔給孩子,孩子就能乖乖去練習并且達到老師的要求。這個過程中,你必須陪在身邊督促孩子完成練習。同樣,問問自己,有這樣的時間嗎?除了保證自己的時間,你還必須考慮和保證孩子的時間。我相信,現在真的很少有幾個孩子在周末是沒有特長課的。你給孩子報的特長課多嗎?他目前的學業是否緊張?他有時間可以每天練琴嗎?如果時間緊張,孩子又不愿意放棄其他特色課程,怎樣能做出調整?
也許有不少人信奉孩子成才都是逼出來的,但畢竟孩子只是孩子,即使是機器都需要休整的時間,更何況是孩子?如果你下定決定一定要讓他學,請保證他所有課程時間段除外,還有一個屬于自己可以放松和休息的時間段。
跟孩子充分溝通
在你們確定了要學之后,請和孩子充分溝通,讓他明白一旦開始后意味著什么。通常我們做選擇是有一定的隨機性的,你為什么要讓孩子學琴?為什么是大提琴而不是小提琴?有時候我們往往放錯了重點,為什么和選了什么其實并不像我們想的那樣重要。重要的是,當我們選擇了,要開始了后意味著什么。
我們要讓孩子清楚地明白,一旦選擇了,他應該怎么做,會有哪些犧牲,而且你要誠實地告訴孩子,意味著他會比以往又少了一部分時間,而且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一旦開始了就需要堅持。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出現堅持不下來的情況,不要緊,大人會陪著他,一起渡過難的時候。
在溝通的過程中,你可以視自己孩子的狀況,用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來說。因為當然你不可能對一個4、5歲的孩子去說上面一大段話。但溝通是必須的,你要用孩子能夠明白的方式,對你們即將開始的琴課做好充分的溝通。
糾錯的時候別忘了給予肯定
相信每個家長在陪著孩子練琴的第一節課,都會聽到老師反復強調姿勢的重要性。這有時候很容易讓我們陷入一種緊張,當孩子有一點不對的時候我們馬上就糾錯。我不是說不應該糾正,當然應該,也必須糾正,否則孩子一旦養成習慣就很難再改回來,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在糾正的方式上動一些小心思?如果每天20~30分鐘的時間你一直都在糾錯,孩子會非常有挫敗感。
剛開始的時候,我和孩子真的會因為糾錯吵起來。沒錯,真的是吵起來。孩子急,覺得我為什么老說他;我也急,覺得他為什么錯了就是不肯改。直到有一次,練琴結束,我無意中說了一句:今天練得不錯,比昨天好。我看見孩子的眼睛都亮了。他問:“我是不是真的今天比昨天有進步?”我才意識到自己之前錯在了哪里,給孩子糾正錯誤動作并沒有錯,錯的是作為家長的我不應該一直去否定他。
接下來的練習開始變得順利起來。因為即使他錯了,需要糾正,我也不會再著急。我會溫柔地讓他停下來,告訴他正確的要領是什么,然后在他再來一遍的時候,肯定他比之前做得好。我漸漸發現,陪孩子學琴,讓他保持對學琴的喜愛和興趣,并且有一個愉快的心情來完成這一切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