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永梅
摘 要:基層圖書館積極響應公共圖書館實行全面免費開放的政策舉措,意在免費的基礎上打造優質文化資源,讓人民共享文化發展成果。本文以云南迪慶州圖書館近三年免費開放的業務實踐為基礎,通過數據分析,深化對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政策的理解,更好實現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從而滿足廣大讀者的文化需求。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
圖書館的免費開放,并不是簡單的取消收費制度,而是對于圖書館服務質量要求的一種提升,隨著圖書館服務項目的增多,服務方位多樣化而且越來越齊全,對于基層圖書館來講,其向群眾免費開放的項目中更為注重公共文化服務項目與讀者的相適應性。著眼于未來,通過對圖書館服務質量采取創新的方式,則可以解決諸多暫時性的難題。
為認真貫徹落實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美術館、公共圖書館、文化(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我館于2011年12月12日起,正式向社會公眾實行全面免費開放。
一、基層圖書館免費開放的意義
公共圖書館是政府舉辦的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是開展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場所,是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陣地,推動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是黨的十七大關于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具體實踐,是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的有效手段,是進一步提高政府為全社會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水平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積極行動。對于提高廣大人民群眾基本權益,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意義。
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體現了其職能的回歸,多年以來,圖書館的工作都是采用傳統的方式進行管理,其管理的思維是以書為本,將圖書館的藏書量作為主要的工作標準。在基層圖書館中,有很多有價值的藏書,由于讀者的知識層次以及實踐應用性不符合,導致前來圖書館借閱書籍的讀者寥寥無幾,結果,圖書館成為藏書基地,卻沒有真正意義地實現其借閱的職能。
二、基層圖書館免費開放服務工作
迪慶州圖書館是面向社會免費開放的公益性文化服務機構,本著“以人為本,讀者至上”的辦館理念,向社會各界讀者提供普通、均等、便捷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為維護廣大讀者的切身利益,共同營造秩序井然、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確保廣大讀者享有高質量的免費服務。
(一)走向社會、深入基層、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走向社會、深入基層”是我館重要工作行為之一,目的在于拓展服務,充分發揮圖書館的社會教育職能,更加全面地服務于社會。
1.積極創建基層服務網點
迪慶州圖書館是州、縣級政府合辦的公共圖書館,創建基層服務網點是我們的業務工作之一。目前,我們不僅在香格里拉縣、鄉、鎮文化站指導和扶助建立圖書室,而且已經把我們的基層服務網點延伸到軍營、廠礦、自然村等基層社區。以史跨迪服務網點和香格里拉縣消防大隊圖書室的建立為例,我館在州文化局黨組的大力支持下,攜帶設備和圖書館資料于2011年5月深入虎跳峽鎮的崇山峻嶺之中,在偏遠的傈僳族村寨史跨迪建立起全州第一個自然村級的“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史跨迪農民教育網絡培訓學校”,同時在史跨迪村建立了“迪慶州圖書館流動圖書室”。在以后的兩年里,我館在加強原有文化站點服務工作的同時,又新建了消防支隊和建塘小學兩個圖書分館,新建了德欽縣奔子欄達日村、維西縣塔城鎮啟別村兩個自然村社圖書館和8754部隊圖書流動點。把圖書室的基層服務工作從香格里拉縣住建擴展向全州范圍。三年以來,我館配送基層服務網點的流通圖書達2.32萬冊,贈送5300冊(其中拖頂文化站贈送1600冊)。
2.舉辦中小學生“讀書杯”作文競賽活動
“讀書杯”中小學生作文競賽是由香格里拉企業家贊助,在州、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和各個中小學校的積極參與之下,由迪慶州圖書館獨立主辦的大型社會性讀書活動。第一屆“讀書杯”活動于2009年5月26日舉辦,作文圍繞“我和圖書館”“我愛讀書”為主題,以此激勵學生多讀書,迄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六屆,參賽范圍包括香格里拉縣境內的所有州、縣、鄉中小學校,作文評審委員會由迪慶教育界德高望重的語文教學專家組成,參賽的學生分為高中、初中、小學三個組,各自代表自己所在的學校參加獎項角逐,在每年的“讀書杯”作文競賽中,都有96名小作者獲獎,每年發放獎金2萬元。
經過連續幾屆“讀書杯”作文競賽的經驗積累,目前整個活動組織實施的過程已經趨于成熟,活動中的各個環節日漸緊湊合理,活動的公效成效日趨明顯,從第一節的邀請學校參賽,到第五、六屆已經是每個學校踴躍參賽,各個學校已經把“讀書杯”作文大賽看成是除中考、高考之外的榮譽之賽。通過作文競賽不僅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也培養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們面向社會的服務從孩子做起,必定能夠循序漸進地提高全州各民族的整體文化水平。
3.努力推薦農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建設
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州、縣中心建立運行之后,近三年以來,迪慶州圖書館在香格里拉縣文化體育廣電局和香格里拉縣各鄉鎮人民政府的配合下,安裝并開通了香格里拉縣全部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鄉鎮網點,并通過了省檢查驗收組的驗發。目前,由我館具體負責實施的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香格里拉縣鄉鎮網點已全部建成。
我館以文化信息資源共享網絡為平臺,深入農村開展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惠民服務的實例不勝枚舉,比如,我們在上江鄉“首屆香格里拉金沙江插秧勞動文化節”期間和“四群教育”工作深入開展的時候,積極發揮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網絡的作用,為鄉村農民放映農村實用技術為主的科教影片。豐富了農村文化的活動內容,同時也達到了我們圖書館公益為民的目的。僅2011年一年,我館共向香格里拉縣是一個鄉村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農文網絡學校免費配送資源光盤333張,以后每年逐年增加,到2013年,我館自己加工制作定向鄉(鎮)村免費贈予信息資源光碟1937張,轉載資源有1270.32G、電子圖書284G;播放電影16場,觀眾608人,有效地補充了農村共享網點信息資源的可用存量。
4.方便群眾、送書下鄉
我館送書下鄉的重點是為偏遠社區圖書室提供書刊資料,鼓勵農村社區自辦圖書室,近兩年來,我們向香格里拉縣金江鎮打枝壩夕陽紅圖書室、史跨迪圖書室,吉迪村圖書室等基層圖書館流通網點無償頭無圖書資料5500冊。
目前,香格里拉境內的自然村自發組建的圖書室正在不斷涌現,每個圖書室的建立與我館的支持扶持緊密相關,也使我館“以人為本,服務社會”的公益性服務工作更加貼近民生。
(二)提高業務技能,夯實業務基礎、鞏固服務陣地
館內業務工作是圖書館面向社會開展公益性服務的基礎,下表為我館業務數據反應館內的業務工作情況。
走向社會,走出去請進來,積極開展群眾性讀書活動,從2011年開始,館內每年最少組織舉辦五次初中生為主的課外閱讀活動,每月一次;以幼兒園學前班為主體的啟蒙閱讀活動八次;利用文化信息資源設備每個星期舉辦一次成人職業培訓。目前,我館的群眾性讀書服務活動逐漸深入到社會各個層面。
(三)采編部服務工作
自動化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圖書館專業技術向信息網絡化方向發展,把原有的文獻資料重新整理為數據資料,實現館藏文獻數據網絡化是我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重要館內基礎業務之一。實現文獻數據網絡化的重要問題就是把計算機技術應用于圖書館之前的所有藏書全部進行計算機處理,這是一項新的業務工作,包括重新分類、著錄、加工等一系列繁瑣秩序,我們稱這整套工作程序為回溯建庫。回溯建庫是文獻數據庫建設主要工作內容,目前社會科學類圖書的“回溯建庫”工作,迪慶州唯一的綜合性信息資料數據庫已初見雛形采編室的一切工作免費開放服務打下堅實的基礎,群眾能方便、更快捷的查找資料。
(四)社會教育與培訓
我館在2012年,首次為進城務工人員舉辦計算機知識培訓班,培訓人數30人;以后開始連續舉辦酒店管理及禮儀培訓班,培訓人員152人;全面向香格里拉縣各行政村農家書屋舉辦農家書屋管理員培訓班,培訓人員820人,通過以上培訓班的組織舉辦,充分發揮了圖書館的社會教育作用,進一步拓寬了我館的服務領域。
(五)民族古籍保護工作
雖然,迪慶州民族古籍保護工作起步較晚,經費嚴重缺乏,專用設備簡陋,但是我館服務活動中有意識地主動收集民間古籍的存在信息收集了大量富有迪慶特色的民族古籍圖文資料,并對所收集的資料進行歸類整理和圖文編輯,并且通過各種渠道和方式,向古籍保護工作業界和相關部門進行推介,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以納格拉藏經的發掘為例,國家藏靴研究中心徐麗華教授稱我館的古籍保護工作開創了中國當代古籍田野調查的先河。在《中華古籍總目云南卷》的編輯培訓班上,我館的古籍保護工作經驗作為先進范例進行了專題交流。在古籍修復方面,由于藏文特殊的載體和板式的局限,目前為止人類還無法對藏文進行完整鞋服我館的古籍修復工作主要是對藏文經書進行保護性修復,我館自制簡陋的手工修復工具,常識修復破損藏經,目前已修復藏經文300張古籍修復工作的啟動,填補了迪慶古籍保護工作在古籍修復方面的空白,充實了我館的業務內容,拓展了我館的業務工作領域。
參考文獻:
[1]文化部、財政部,關于推進全國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工作的意見,2011-04-01.
[2]柯平.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的理論思考,圖書館2011(3):1-5.
[3]迪慶文化,2012 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