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潔
有人說在過去的40年里,改革開放最大的成就之一,就是極大地喚起了中國民間的活力,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最大的受益者,毫無疑問就是中國的民營經濟。
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這是民營經濟過去40年來交出的成績單。
而這40年的發展,或許用一句話能夠總結:民營經濟興則國民經濟興、民營企業活則市場活。
然而,在“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的當下,在我們新的一輪深化改革開始的時候,民營經濟似乎又走上了艱難之路——變幻不定的市場,融資貴、融資難,轉型升級的技術新要求等等。

2019年2月2日(農歷臘月二十八),娃哈哈集團在杭州下沙基地迎來第32 個年夜飯,董事長宗慶后和員工一起團圓并送上新春紅包。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指出的那樣,“近來,一些民營企業在經營發展中遇到不少困難和問題,有的民營企業家形容為遇到了‘三座大山: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但深入分析這些困難和問題的成因,不難發現,民營經濟面臨的困難是發展中的困難,只要跨越“三座大山”,民營經濟前途遠大,大有可為。
“娃哈哈”現如今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飲料品牌,不過回憶起企業初創時期打開市場的秘訣,董事長宗慶后至今覺得并不容易。“當時沒人做廣告,當時我在省臺市臺每天做廣告,省報市報做四個版面的廣告,……當時就靠這個把渠道打開?!?/p>
改革開放以后,市場上的同類產品越來越多,其中不乏聲勢浩大的國際品牌,想要在市場中占領一席之地,除了宗慶后獨創的“聯銷體”銷售模式(即娃哈哈的一級經銷商每年底必須將該年銷售額的10%作為保證金一次性打到娃哈哈賬戶,娃哈哈為此支付高于或相當于銀行存款的利息,此后每月進貨前經銷商必須結清貨款娃哈哈才予發貨),娃哈哈不斷推出新產品,進軍新領域,保證了自己在市場的份額。時代在變、市場在變、消費人群在變,饒是宗慶后,也須感嘆:“市場這一關過得辛苦”。
在另一位民營企業家徐冠巨眼中,40年來中國在每個發展階段都有困難和挑戰,民營企業始終披荊斬棘。他掌舵的傳化集團從2000塊錢買一袋鹽開始,徐冠巨就得到一個啟示:企業要想騰飛,核心技術不能少。
從最簡單的民用洗滌劑,到供給紡織企業的商用洗滌劑,再到如今成長為涵蓋化工、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等板塊的傳化集團至今仍在試錯,仍在轉型,仍在尋找新的市場。
事實上,縱觀每一家民營企業成長起來的背后,始終都能看到市場的冰山、融資的高山、轉型的火山這三座大山,對于這些想要成為中國百年品牌的企業,跨越一座座高山,既是目標也是必須。
不過,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也會給這些登山者帶來一些挑戰。
致力于研究民營經濟的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韓漢君教授,去年花了不少時間在上海民營經濟最活躍的地區奉賢區調研,經過長期的觀察,他向《新民周刊》直言,民營經濟的發展一直以來都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是這兩年,由于一些因素的改變,這些困難變得更加突出了?!?/p>
首當其沖的,便是不斷上漲的成本壓力。
在與企業面對面的過程中,韓漢君教授觀察到,近些年來,企業的用工成本不斷上漲,這其中既有勞動力市場供需關系的因素,也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不斷完善導致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在用人成本上的增長。不少企業出現降薪減員、停止招聘的情況。另一方面,由于2018年環保和去產能力度的加大,許多原材料價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漲;此外,許多中小企業都是租用廠房進行生產,對于土地價格的漲跌較為敏感。
除了不斷攀升的成本支出,民營企業的稅費負擔也比較重。韓漢君教授向記者解釋道,我國目前實行的增值稅,采用的是“銷項稅額減去進項稅額”,由各流轉環節的銷售商或服務提供商在各自的環節根據本環節的增值額計算稅金并繳納,雖然原則上企業本環節的稅金可以向下一環節轉嫁并最終由消費者承擔,不過,有專家指出,由于各種原因中國企業的部分進項稅額無法完全抵扣,導致了一部分的稅收成本沉淀在了中國企業,成為企業自身的稅收負擔。
“據我了解,在英國,雖然他們有增值稅這個稅種,但對于一些特定的行業,國家是有免稅政策的;而在美國,則根本沒有增值稅這個稅種。當然,增值稅有其存在的優勢,但稅率的多少,對于企業的稅收負擔影響很大?!?/p>
韓漢君教授說:“國家的攤子大,支出也多,降稅空間有限,不過,我們仍然期待在今年兩會期間,能夠繼續出臺更好的降稅減負政策。”
群眾有所呼,政府有所應。對于這個問題,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給予了力度較大的回應。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增值稅改革,將制造業等行業現行16%的稅率降至13%,將交通運輸業、建筑業等行業現行10%的稅率降至9%等,對于實體經濟減負針對性非常強。
此外,國際環境的變化也對一些民營企業造成了沖擊。
“當然,民營經濟發展遇到困難,除了外部的客觀因素外,民營經濟自身也存在著諸多問題?!表n漢君教授告訴記者,一些民營企業至今還是鄉鎮企業的運轉模式,沒有建立起現代企業制度,也沒有做到財務信息公開透明,“有些企業甚至連個報表、賬本都拿不出來,想要融到資確實有難度?!?/p>
韓漢君教授強調,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并不是企業立于不敗之地的法寶,而是當代市場經濟下的基礎配置,“只有將企業制度改革,企業才能更好地完成技術改造、設備更新等。”
換句話說,“市場的冰山”既有國際經濟環境變化帶來的影響,也有部分民營企業無法適應高質量市場需求的能力問題;“融資的高山”既是部分金融機構偏好偏愛、限貸抽貸造成的,也與部分民營企業征信能力不足有關;“轉型的火山”既有各方面帶來的巨大壓力,也有企業自身能力不及、動力不夠的內在問題。
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上海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體現。有數據顯示,上海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80%,新增就業占比超過70%,貢獻1/3以上的稅收。
在三座大山中,不少民營企業家都認為轉型是最難跨越的一座山。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曾在媒體采訪中這樣表示,“為了市場打拼,最初的融資,后續發展的融資,都是一個決定企業生死的問題。但回首一看,最難的還是轉型。騰訊從最開始開發QQ軟件,到被迫成為一個服務提供商,再到七八年前從PC互聯網轉向移動互聯網,如果當時轉不過去,那我們就死掉了。”
現在的騰訊,又面臨著一次新的轉型,從互聯網的上半場向產業互聯網平臺轉型。
來自上海的企業家,上海均瑤集團董事長王均金對此也有同感。從90年代王均瑤、王均金“膽大包天”開創私人包機業務開始,中國的民營經濟首次介入國家專控領域,2005年,均瑤集團開始轉型,吉祥航空和九元航空先后成立,成為民用航空的代表性企業。
2005年,“非公36條”出臺;2010年,“新36條”發布,國民經濟越來越多的領域逐漸向民營企業打開大門。王均金又做起了“金融夢”“名校夢”,開設了銀行和學校,不僅如此,均瑤集團還參與了東航的混改,兩家交叉持股,是國有資本和民營資本戰略合作的典型企業。
事實上,民營經濟已經成為上海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和城市經濟活力的重要體現。有數據顯示,上海民營企業數量占比超過80%,新增就業占比超過70%,貢獻1/3以上的稅收,一批民營企業催生出一系列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創造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企業要練好內功,政府也要幫助引導企業轉型,同時做好制度建設?!表n漢君教授認為,要跨越三座大山,最根本的是企業做到技術創新,政府和國有資本或許都能使使勁兒,“許多民營中小企業和我們的國企、央企有長期合作關系的,當市場上的技術革新、產品迭代來臨時,國有企業對于好的合作伙伴,完全可以給予產業升級方面的培訓甚至投資。中小企業是有一些社會公共性的特征在的,幫助中小企業轉型,還能夠解決就業問題?!?/p>
回頭悉數,上海為民營企業的健康發展做了許多工作。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表示,全力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希望民營企業堅定發展信心、做優做強主業、持續推進創新,在上海蓬勃發展、不斷壯大。
去年12月5日,在上海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大會上,李強書記再次強調,要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堅決打破各種各樣的“卷簾門”“玻璃門”“旋轉門”,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充足的空間。
上海的行動是快速而堅決的,習近平總書記召開民營企業座談會后僅兩天,上海市委市政府就發布了《關于全面提升民營經濟活力大力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若干意見》指出,要推動民營經濟在上海建設“五個中心”、卓越的全球城市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中發展壯大,將民營經濟打造成為上海改革開放新高地、科技創新新先鋒。
《若干意見》從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提升民營企業核心競爭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加強政策執行等七個方面共二十七條對進一步助推民營經濟發展作了部署。比如落實稅收優惠政策,降低企業用地成本,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等要素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今年內建成政務“一網通辦”總門戶,90%的涉企審批事項實現“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種種舉措都將實質性減輕企業負擔。
除此之外,上海還將全面開放民間投資領域,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法律法規未明確禁止的行業和領域,對各類投資主體一律同等對待,不得對民間投資設置附加條件;促進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作發展,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提高民營資本在混合所有制企業中的比重;發揮政府采購支持作用,市級部門年度采購項目預算總額的30%以上,專門面向中小微民營企業采購,其中預留給小微企業的比例不低于60%。
利好不止于此。
全國政協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協副主席周漢民不久前表示,“增設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新片區;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支持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并上升為國家戰略。這三項新重大任務是上海民營經濟發展最好的契機?!?/p>
事實上,去年以來,商湯、小米、科大訊飛、網易等多家科技型企業相繼與上海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聯影醫療、依圖科技、優刻得、喜馬拉雅等創新型民營企業顯現,流利說、嗶哩嗶哩等上海企業赴美上市,上海已經成為科創企業最青睞和集聚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政府、企業雙雙發力,那么民營企業就永遠都在山的那一頭,它的面前,也將是無盡的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