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靈芝
摘 要:學生評教作為收集教師教學有效性最常見的資源和考核教師的重要依據,于20世紀80年代后我國開始正式使用。而現行的學生評教中普遍存在問題,學校把學生評教僅僅作為行政管理的手段;學生評教指標體系空泛;學生評教結果的反饋過于簡單等。提高學生評教的有效性應該做到給教師和學生參與制訂指標體系的機會;提高師生對評教工作的認識;有效反饋評教結果等。
關鍵詞:學生評教;現狀;問題;對策
一、中學美術課學生評教現狀
學生評教,改變了傳統(tǒng)的以學生為評價對象的評價活動,為教育評價體系注入了新鮮血液。借著新課改,學生評教又一次被重視,教育研究者們的關注也越來越多。然而,評教活動真正達到評教目的的學校很少,這不得不令人深思。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其個體的多樣性也影響某種教學策略的最終效果。并且學生對于教學的態(tài)度也是影響評教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有目的地培養(yǎng)學生評教的熱情與主動性也是教學策略的重點。教師作為學生知識建構過程中的引導者,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正確引導學習過程,同時具有針對性。
1992年,國務院頒布了《中國教育改革與發(fā)展綱要》,文中明確提出“要建立各級各類教育的質量標準和評估指標體系”。2002年,《教育部關于積極推進中小學評價與考試制度改革的通知》中也明確強調,要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學校領導、同事、家長、學生共同參與的教師評價制度等。對教師進行評價已成為與整個教學活動密切相關的活動。
已有的這些研究或是在理論層面探討,或是對“學生評教”實踐的經驗做點總結,實證研究相對較少。中學普遍存在“學生評教”形同虛設,主要的問題有:“學生評教”沒有落到實處,整個操作過程中缺乏指導和規(guī)范;評教主體具有不成熟性,在評價中可能出現“從眾”“成見”等心理;在評教指標和結果的處理上都存在著一定的出入等。而中學美術課作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科的主力軍,“學生評教”缺乏深入研究。
二、解決學生評教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一)明確“學生評教”的價值取向
如何體現學生評教的價值?首先教師要給學生評教一個明確的定位。就是對學生評教工作在學校整體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的看法。也可以說,對學生評教的定位要考慮為什么要進行評教?學生評教應該給學生、教師和學校帶來什么好處?只有一個明確的定位,才能制訂出合理的學生評教制度,定位如果不準確的話,去討論如何制訂學生評教的指標和標準,則欲速則不達。
(二)讓評教主體參與評教體系的制定
科學的評教體系是評教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很多人反對學生評教,認為學生評教的結果是有偏差的,其實很多情況下是由于我們沒有設計出適合學生評教的有效測量工具和測量
方法。
(三)學生評教和其他評價方法相結合
“學”是“教學”活動這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共同存在于教學這個統(tǒng)一體中。沒有“學”的教,學生就無法很有效的學習;沒有“教”的學,教師的教也沒有任何意義與價值。因此,教與學相互依存。從解釋學的觀點來講,情況也是如此。解釋學關于“主體間性”的解釋為教師評價雙方之間的關系賦予新的內涵,作為主體的人之間的活動是交互性的,而非對立的。學生、教師和評教活動共同構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因此,學生評教中加強教師和學生的自我認識,通過評教使學生更清楚需求和教師的教學之間的關
系,明白自己取得的成績是哪些方面的結果,而不是僅僅依據自己的感受和成績來評價教師的教學。在雙方的反思和互動之中,雙方才能更好的互相理解,才能互相調整自己的教和學,從而促進師生的共同成長,順利完成教學的目標。注意培養(yǎng)學生參與評教活動的興趣和自覺性,把評教當成自己學習生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也讓學生熟悉評教的基本要領和方法,從而形成一致的評價愿望。因此,通過對學生評教的方式與學習方法之間內在聯(lián)系的研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勵性評教體系,建立科學有效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能促進學生和教師發(fā)展的評教體系。促進教師進行“自我導向、自我激勵、自我進步”的高品質教學,真正使學生評教的過程成為優(yōu)化教學效果、提高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和策略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王篤美.學生評教的有效性、穩(wěn)定性分析[J].江蘇高校,1996(2).
[2]張貴勇.學生給老師打分引出的思考[N].中國教育報,2006(1-3).
[3]吳鋼.現代教育評價基礎[M].學林出版社,1996.
[4]陳龍安.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教學[M].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