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我國人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開始注重藝術文化的需求。但是,藝術文化的發展通常受到社會發展、已有文化等的影響,所以我國當代公共藝術作品的品質參差不齊,本文就基于結構功能理論的公共藝術發展進行研究,希望使人更好地了解公共藝術現狀和對應的改進措施。
結構功能理論的提出讓人們對很多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有了新的理解,它為人們剖析事物發展過程中受到的多方面影響,而且這種影響因為背景環境和社會規范是無法避免的。公共藝術是被公眾所接受的藝術,它更體現了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社會規范。所以,基于應用結構功能理論對公眾藝術發展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一、結構功能理論概述
結構功能理論是美國學者塔爾科特·帕森斯提出的,這一理論認為,環境狀態和社會規范是影響行動的兩個同等重要的因素,在行動過程中,人們在確定目標和手段時有一定的選擇自由,但這種自由受兩方面的制約,社會文化中的價值規范對這種選擇進行指導和調節,環境狀態則為行動提供機會或障礙。對于公共藝術來說,公共藝術的創造是由公共大眾來完成的,他們的意識或者對于藝術的認識直接影響公共藝術的發展方向。而公眾對于藝術的認識很多時候又受到當時的社會環境狀態和社會規范的影響,因此歸根結底公共藝術的發展受到環境狀態和社會規范的影響。基于結構功能理論來研究公共藝術發展也是比較科學的。
二、公共藝術概述
顧名思義,公共藝術是由眾多人創造出來的具有公共性的藝術,這種藝術是在公共開放空間場所進行的藝術設計和相應的環境設計。這種設計或者藝術創新是在人類自然環境的基礎上用藝術的手段來豐富、美化環境,一方面這是優化生活環境的一種行為,另一方面它也是提升人們文化境界的一種手段,因為在參與藝術創作過程中,人們會對于文化、環境等方面的知識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而且因為地域原因,公共藝術一般在農村是比較難以實現的,因為相較于城市而言,農村居民的空間概念就比較模糊,所以公共空間的定義也比較困難。但是,城市個人空間的界定非常明確,對應而言,公共空間劃分也是比較明確的,所以公共藝術發展一般選擇的地點也是城市居多,此外在城市中公共藝術也更容易實現和被人們接受。
三、公共藝術發展現狀
結合結構功能理論以及現實情況,人們了解到公共藝術發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環境狀態和社會規范對于公共藝術的影響較大。那么,在當前我國社會環境和社會規范影響下,我國公共藝術的發展現狀是什么樣的呢?
(一)公共藝術的建設現狀
城市公共藝術在我國發展較好,特色比較明顯,突出表現為具體性、形象性。其中,城市壁畫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表現。壁畫一方面向城市居民展現一種藝術,另一方面也可以為人們提供一道靚麗的風景線,成為城市美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城市建設中在藝術美化方面的投資也大大增加,以創造更多的城市景點。但是,公共藝術因為具有公共性,對公眾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很多時候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發展會利用這一板塊來進行宣傳,大大影響了公共藝術的公共性,對于城市公共藝術的建設和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公共藝術的管理現狀
城市規劃建設對于我國城市建設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板塊,而公共藝術在城市美化、增加城市內涵方面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公共藝術在城市的建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當前,為了促進公共藝術的發展,我國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制定了很多相關政策。《城市雕塑建設管理辦法》就是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這給予了公共藝術很大的支持,更好地保障了公共藝術的質量。但是,實際公共藝術管理仍然沒有專門的管理機構,相關管理制度仍然存在很多漏洞,這對于公共藝術的長遠發展來說非常不利,因此人們應該加以重視。
(三)公共藝術的文化魅力
公共藝術很多時候代表著一個城市或者國家的形象,很多國外城市就具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如紐約的自由女神像、巴黎的埃菲爾鐵塔以及比利時的撒尿兒童雕塑。這些作品不僅增加了城市的內涵,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城市的文化內涵,使得城市公共藝術發展具有更加濃厚的文化氛圍,推動公共藝術的發展。我國近些年對于城市公共藝術建設也越來越重視,但是很多公共藝術的文化內涵不足,設計理念比較欠缺,千篇一律,沒有創造性。這對于我國提升公共藝術的質量是非常不利的。
四、基于結構功能理論提高公共藝術發展質量的有效舉措
當前,我國公共藝術發展面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我國公共藝術的長久發展。歸根結底,環境狀態和社會規范會對公共藝術產生較大影響,所以要引導公共藝術朝更好的方向發展。
(一)重視社會規范,優化管理體制,健全相關政策
社會規范對于公共藝術發展的科學化是非常有效的,可以把公共藝術導向正確的方向,保障公共藝術的質量。此外,相關制度的制定也可以避免社會上出現雷同或者粗俗的藝術,影響城市公共藝術整體水平和社會的高雅風貌。所以,人們一定要重視社會規范,不斷優化公共藝術管理體制,健全相關政策,使公共藝術發展有法可依,這樣公共藝術有了制度保障,在發展過程中,各方面支持也會更加到位,公共藝術管理工作開展也會更加順利。這樣也可以遏制很多低俗文化的傳播,營造更加和諧的城市風貌。
(二)重視環境狀態,引導創造和諧的藝術創作氛圍
環境對于公共藝術發展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因為藝術本身來源于生活,而社會環境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推動公共藝術發展過程中,人們一定要創造自由、和諧的創新氛圍。這樣公眾藝術創造就會朝更好的方向發展,推動公共藝術行業創造出更加優秀的作品。所以,要維持好環境的自由、和諧,人們就應該結合城市的文化底蘊來進行城市美化,使得藝術創作符合城市特征,必要時可以利用相關制度來維護社會環境的安定和諧,總之必須保證環境狀態的良好,才能引導人們創造更好的公共藝術作品。
五、結語
結構功能理論中提到的社會規范和環境狀態對于公共藝術發展的影響確實存在。所以,人們要注意從這兩方面著手來保證公共藝術發展的正確方向,從而提升公共藝術的質量,為大眾提供更加具有內涵的公共藝術作品。
(河北環境工程學院)
基金項目:本文系“秦皇島市社科聯社會科學發展課題”(項目編號:20180712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姜文博(1983-),男,吉林梨樹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公共環境空間設計、產品造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