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靜
民族民間舞蹈是我國各民族的重要藝術文化,也是在長時間生活中形成的藝術形式。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民族民間舞蹈日臻完善,成為具有鮮明特色的民間文化,也成為我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人們需要把握舞蹈文化內涵,做好傳承與發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我國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及其發展方向。
一、舞蹈類型
我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多種類型,其大致分為四類。一是宗教信仰舞。很多民族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其往往通過不同類型的舞蹈來表現信仰。例如,藏族的跳神活動即是其通過舞蹈表達信仰的一種方式。二是節日習俗舞。該類舞蹈通常會在較為特殊和民族重要的日子表演,以苗族的“反排木鼓舞”為例,它是在苗族節日中才會表演的舞蹈。
三是生活習俗舞。這種舞蹈是人們在生活中經常能夠遇到的一類舞蹈,能夠全面反映地方的社會習俗。以土家族的“花鼓子”舞為例,它是一種不需要過多肢體語言、以即興方式跳唱的舞蹈,較為歡快,適用于休閑和喜慶場合,能夠調節氣氛。四是利益習俗舞。該類舞蹈同各地的禮儀具有密切的聯系,通常應用在祭祀、婚喪等活動中,能夠以直觀的方式反映當地的民族禮儀。例如,四川藏族會在新年通過舞蹈向山神祭祀,祈求這一年中能獲得平安與豐收,體現出禮儀性。
二、文化內涵
我國民族民間舞蹈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民俗性
舞蹈具有悠久的發展史,人類發展初期即有了舞蹈,無論是哪一種舞蹈,都同各民族特有的民族活動具有十分緊密的聯系。民族民間舞蹈是民俗活動的重要體現,其受到觀眾的喜愛,不同的節日將出現不同的舞蹈,體現出民族文化的特色。例如,土家族在節日中會表演擺手舞活躍氣氛,生子、祝壽和結婚等活動也都有舞蹈的身影。在“繞三靈”等節日中,云南白族使用八角鼓、霸王鞭。這都是各民族民俗性的獨特體現。
(二)文化性
民族民間舞蹈是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中直接創作的,在形成后不斷發展和完善,它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具有突出的文化性。正是文化性的存在進一步凸顯出民間舞蹈的文化特征,人們據此可以區別不同民族的舞蹈,彰顯不同民族的舞蹈風格。從內在看,優秀的民族民間舞蹈具有充滿獨特的民族文化精神,我國很多民族舞蹈都是如此。
(三)生活性
地理環境不同,風土人情不同,使得民族民間舞蹈風格各異。以膠州秧歌為例,舒展、細膩以及挺拔是該舞蹈的重要特征。該種舞蹈之所以能夠形成,不僅同齊魯女性堅韌、嫵媚的性格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而且同當地人民的生活環境與習慣具有密切的關系,反映出當地人民熱愛生活、熱愛勞動。而蒙古族舞蹈具有較大的動作幅度,總是昂首挺胸,使人感到粗獷、豪邁。該種舞蹈同蒙古族的活動(摔跤)與勞動方式(擠牛奶)等具有十分密切的聯系,傳達出民族審美觀念。舞蹈大多歌頌大山、天空等,這同蒙古族生活的草原環境具有直接的聯系,也是其生活性的體現。
(四)豐富性
舞蹈是人們在生活中創造的藝術形式,其間音樂也應運而生。兩者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但具有密不可分的關系,這是因為舞蹈離不開視覺與聽覺,而音樂是產生聽覺形象的重要方式,舞蹈是形成視覺形象的重要方式。兩者的結合應用,則能夠催生舞蹈。音樂是舞蹈的要素,音樂節奏的應用,能夠使舞蹈在塑造形象方面具有更高的吸引力,保證舞蹈在情感和氛圍表達方面更加完美。同時,不同民族具有不同風格的音樂,內容十分豐富。例如,北方秧歌具有較多風格,不同風格秧歌的伴樂具有一定差異,如玩轉細膩、歡快以及俏皮等,而應用的音樂應充分表達這種秧歌的動作特色。又如,維吾爾族舞蹈在動作方面具有手腕運用靈活、昂首挺胸以及膝部運轉規律等特征,具有挺拔、奔放的特色,音樂具有平穩性的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跳躍,更好地襯托出舞蹈風格。
三、發展方向
為了使民族民間舞蹈在我國獲得更好的發展,人們需要重點把握以下幾點。
(一)把握民族原有文化特征,做好民族民間舞蹈的發展
原生態文化是保證民族文化獲得良好發展的基礎,對于民族民間舞蹈來說也是如此。具體來說,它是由大眾創造的,使其能夠得到良好的傳承與發展。民族民間舞蹈是舞蹈工作者聯系民族特點進行創作和改編的原始素材,也是未來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傳承和弘揚的基本條件。因此,未來創作要做好保護,保證舞蹈的原生態特征。
(二)做好現有舞蹈保護和發展創新
只有不斷創新,民族民間舞蹈才能實現良好發展。它不能單純停步于原生態舞蹈,需要進行科學的優化與創新,不斷拓展發展空間。不同民族的民族民間舞蹈都具有十分明顯的民族特征,具有深厚的民族內涵,是一定時期內民族文化的積累與反映。隨著生活環境的不斷改變,新的舞蹈創作思想和創作手法將應運而生。未來,舞蹈工作者需要做好創新,大力弘揚和發展民族民間舞蹈。當然,實踐中,人們要把握好創新方向,避免與原生態舞蹈根基相脫離。因此,人們需要積極運用新技法和新素材,吸取現代舞蹈的精華內容,并將其適當應用在民族民間舞蹈創作中。此外,要避免在創新中出現形式化和唯美化,避免套用現代舞技法,而內涵缺少新穎的創編。
(三)彰顯本民族的文化風格
目前,部分人認為民族民間舞蹈較為陳舊,缺少創新。有人認為,可以對民族民間舞蹈進行現代化創新,使其具有新穎的形式化元素,即在表達層面進行創新,但其在個性化和內涵等方面可能存在同民族舞蹈文化相脫離的情況。實際上,現今社會,對民族舞蹈進行發展是必然的,其創新也具有積極意義,但是其間要避免同本民族文化風格相脫離,這是需要重點把握的原則。因此,未來需要繼續把握具有原生態特征的舞蹈作品,并在把握民族風格的基礎上進行發展。
四、結語
本文研究了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內涵及其發展方向。隨著不斷的發展,民族民間舞蹈已經成為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需要把握好其文化內涵,以此為基礎更好地實現民族舞蹈地發展,使其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和魅力。
(河南藝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