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像時代,高校油畫專業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存在部分突出問題,如教學體系和社會審美不符、教學理念和內容相對落后、教學改革和創新過于形式化。因此,筆者探究了圖像時代下高校油畫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路徑,即引導學生從藝術史角度明確自我定位,加強材料和技術上的針對性寫實教學,鼓勵學生拓展文化視野,提高審美能力。
一、圖像時代下高校油畫專業教學現狀
(一)教學體系和社會審美不符
現階段,高校油畫專業教學體制以西方學院主義、蘇聯現實主義藝術教育模式為主,其審美方向依舊以西方十九世紀文學、藝術創作等傳統的人文為重要依據。和圖像、裝置和行為藝術等當代藝術形式相比,過去油畫創作缺少對審美時代性的重視,因此油畫語言表現也存在顯著的滯后性。實際上,這樣落后的語言模式缺少個性意識,其創作技巧和方式也未達到一定高度,這樣油畫創作當前的語言體系無法順應圖像時代下對繪畫藝術的基本要求。
(二)教學理念和內容相對落后
當前,落后的高校油畫專業教學觀念、課程設定以及評價模式,嚴重影響了廣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提高。改革開放后,我國主要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思想蔓延到社會不同領域,受到就業率等各項硬性指標的限制,大部分高校逐漸出現嚴重的功利性傾向,造成油畫專業教學缺少人文性。其不僅忽視了大學生個人的生活體驗和認知,也忽視了圖像時代下油畫教學的時代特點,這制約了學生藝術文化素養以及獨立思考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改革和創新過于形式化
在當前高校油畫專業教學革新中,依舊存在大量的口號和形式化情況。由于受到我國研究西方油畫的影響,許多人對于油畫這種外來藝術了解得不夠全面。許多高校油畫專業教學思想比較傳統、守舊,教學方法也愈發僵硬和同質性,教學改革方向一度陷入迷茫。部分油畫教師鼓勵學生探索表面的新穎,讓學生過于注重模仿固定的風格,而丟失個人獨特的審美判斷能力,作品體現出表面化和虛假化的特征。對此,應從本質上轉變圖像時代下油畫專業教學現狀,沖破各種限制高校油畫專業教學方法創新的眾多瓶頸,切實拓展教學體系的多樣性。
二、圖像時代下高校油畫專業教學方法的創新路徑
(一)引導學生從藝術史角度明確自我定位
作為高校油畫專業教師,他們能夠傳授給學生的創作技巧是有限的,而引導學生認知油畫創作的方法理論是無限的。這就需要高校油畫教師努力啟發學生重新回到藝術史中,探尋個人定位,應深入探究西方藝術史的發展背景、發展進程、藝術種類、風格流派以及藝術家代表作等,同時研究近現代我國美術史的發展和轉變、藝術團隊和創作核心、知名藝術家及其經典作品。若學生只是單純地閱讀藝術史,將會無法迅速找到自身定位,只有靜下心來,真正走進歷史中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遨游在藝術的海洋中,沒有任何藝術家可以進行絕對性的創新,只有立足于歷史,才能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才能防止創作過程中圖像挑選的盲目性,準確地從歷史中找到個人定位,即創作題材、風格、技巧和形式等方面的正確方向,即從模仿開始。從這一維度上看,歷史是高校油畫專業教學的導向,進行藝術創作始終都要考慮自然,因為在大自然面前,圖像是微小的。因此,汲取藝術的精髓,不僅要返回歷史,還要著眼自然。
(二)加強材料和技術上的針對性寫實教學
在學生參考圖像開展油畫創作時,最重要的環節便是對繪畫材料和創作技巧的合理應用。這種技巧以及造型的準確把握,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利用臨摹、實物寫生等教學方法。實際上,寫生并不僅僅是練習,寫生也包含了創作。當前,任何油畫藝術家都是依據圖像或是先進技術來進行創作,比如國際知名藝術家弗洛伊德,在他的作品中,創作與寫生是緊密相連的,欣賞者能夠透過作品,充分體會到寫生為作品增添的活力、生動和力量。我國最具影響力的超寫實油畫大師冷軍,其眾多逼真的人物肖像作品都是按照模特寫生而創作的。
藝術家通常完成一部作品需要花費幾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這充分表明油畫創作應在參考圖像創作和寫生間尋找到平衡點,特別是高校大學生,更應重視并加大油畫寫生的訓練力度。這不僅可以有效提高廣大學生對造型以及顏色的把控能力,還能讓他們充分感受到油畫材料在畫筆和畫布間所產生的各種微妙反應,如筆觸的輕重、速度與質量、顏色的灰度和亮度、線條的柔和與強韌等。此外,寫生能進一步鍛煉高校學生的洞察力、感知力以及藝術處理能力。因此,高校油畫專業教學加強材料和技術上的針對性寫實訓練是極其重要的,而且強化寫實訓練也是防止圖像式創作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三)鼓勵學生拓展文化視野,提高審美能力
在當前物質與商品相對豐富的時代,人們依舊為了物質生活的提高而不斷努力奮斗著,進而逐漸忽略了精神層面上的追求,這樣的社會風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著高校。此外,圖像時代豐富了人們的日常娛樂生活,其娛樂性也充斥著整個高校校園,當代大學生極易沉迷于先進的智能產品中,迷失在網絡世界中。廣大學生要深刻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當代網絡的便利完全能夠幫助他們拓展知識領域和視野,并且還不受時空條件的限制。對于高校大學生來說,不僅要完成自身的學習任務,還要廣泛關注社會實際,積極進行深入體驗,深切感受周圍發生的各種事件,利用擴大閱讀范疇來提高個人的文化素養。對于高校油畫專業教學而言,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主動關注現代藝術的發展趨勢,定期組織一些課外參觀活動,帶領廣大學生觀看各種作品展覽,開闊他們的藝術眼界,在無形中提升他們的審美素養。大學生只有不斷完善和提高自己,才能更好地進行自主思考與創作。
三、結語
圖像時代為現代藝術帶來了全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油畫專業教學同樣如此。對于先進技術帶給人們的各種便利條件,任何人都無法拒絕。圖像時代,油畫創作者需要明確圖像時代所帶來的好處和不足,進而對其有效運用,并隨時提醒自己保持理性狀態。繪畫應跨越圖像,進一步體現繪畫的文化與精神價值,彰顯時代性和無法替代性。因此,高校油畫專業教師應經常提醒和引導學生保持積極上進的良好心態,尋找較為準確的個人定位,進而在日常創作過程中鍛煉學生的造型能力,夯實他們的繪畫技巧。
(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美術系)
基金項目: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項目編號:GH181038)的階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簡介:栗微(1981-),女,吉林舒蘭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