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金融體系在現代經濟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各國都形成了有利于自身的不同金融體系結構。我國逐漸形成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帶來了無限的活力和競爭力。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金融體系的結構改革顯得異常重要。本文簡要分析了金融體系結構要素,初步探索了最優金融結構,以此為我國經濟發展的研究顯綿薄之力。
關鍵詞:經濟發展;金融體系;最優結構
金融結構是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在經濟體系中占有重要位置。每個國家根據社會的不同情況會形成不同的金融體系,不同的社會性質和發展特點決定了金融結構的差異。最優的金融結構就是要適合國家經濟的發展,而在經濟的一段發展階段中,經濟體的要素稟賦結構是金融結構的決定性因素。
一、金融結構的要素
(一)銀行和金融市場
銀行作為最早參與金融市場的主導者,在金融市場的交易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現代社會經濟中最主要的金融安排形式即股票市場,還是期票、基金等形式,銀行作為重要的中介方,掌握了發行企業以及購買者的重要紐帶。銀行通過存款、理財、保險等業務產品籌集資金,再通過貸款的形式為更大的投資主體提供資金支持,從中收取一定的利息。在貸款方向銀行進行貸款時,銀行就能全方位地掌握貸款人的資本和能力等方面的信息,同時,銀行還能作為政府相關部門對企業資金的監督,不但可以為銀行的發展找到更強大的合作對象,還能降低投資活動的風險。而對于企業而言,企業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降低企業內部的風險,在通過股票融資的過程中,使股東按照比例來分享利潤,但是股票的風險性比銀行貸款要高很多,一旦發生破產,企業必須有限償還,再給股東進行分配。所以企業進行股票融資前,要能夠有利潤回報的把握,選擇更優的融資方式,才能推動企業經濟的發展。
(二)融資者的特性
融資者的特性包括企業規模和企業的風險特征。企業在融資過程中,必須具備一定的規模經濟,也就是企業融資時要支付的交易成本,如簽約成本、約定執行成本、合同成本等。而企業規模的大小決定了融資規模的大小,中小企業就會面臨較高的融資交易成本,就其經濟能力來說,并不適合進行股票融資和公開發行債券融資。就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這種不同的交易方式,說明了各方的信息不對稱程度和特性會產生不同的融資方式。所以中小企業在融資時,對號選擇中小銀行;企業的風險特征主要是企業家風險、產品創新風險、技術創新風險,通常來說,企業家風險就是管理者的經營能力存在不確定性,產品創新風險即新產品在市場上的被接受程度的不確定性,而技術創新風險就是技術創新有關的風險。
二、最優金融結構和要素稟賦結構
金融體系要實現降低系統性風險,提高社會收入,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的目標,就要對資金進行有效的配置,也就是說,要將有限的資金合理配置給有潛力和實力的企業,才能得到較高的資金回報。總的來說,資金配置的效率影響著金融體系的穩定。
(一)最優金融結構和要素稟賦結構的關系
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產業的競爭力、技術結構,所以,企業的盈利能力不僅取決于管理者的經營能力,也取決企業的自生能力。所以,要提高企業的經濟能力、提升利潤,就要選擇合適的要素稟賦結構,也就是說,經濟體的產業、技術要與要素稟賦結構相一致,根據不同的融資者特性,不同的發展階段也要擁有不同的要素稟賦結構。而對于國家而言,不同的社會經濟類型有不同的要素稟賦結構。就我國而言,正處于經濟發展階段,要素稟賦結構的特征就是資本短缺、勞動力富余,整體來看,就是一項勞動密集型產業以及資金密集型產業中勞動相對密集的產業區段。所以我國的最優金融結構就要與我國的要素稟賦結構的現實情況結合起來,才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促進企業的生存。
(二)最優金融結構
根據上述所言,要素稟賦結構決定了企業的經營能力和發展動向,而金融制度安排對企業各方面的經營情況都有不同的優缺點。所以要想真正地促進經濟的發展,必須確定一定的發展階段,并且當前階段中與要素稟賦結構相適應的就產業結構是最優金融結構。所以,最優金融結構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變化的結構,在金融體系匯總,不同的金融制度安排的比例要與結構中企業的技術和特性相互適應,隨著企業結構的變化而做出相應的調整,才能不斷建立適合企業的最優金融結構。就國家而言,隨著經濟的發展,國家的主導產業和科學技術越來越領先,資本越來越富余,企業產業的規模也會隨之增大,而風險也會越來越高,經濟體的要素稟賦結構也會提升,所以在發展階段,國家的最優金融結構也會呈現逐漸演進的形式,為各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越的經濟體系環境。所以,要建立最優金融結構,必須掌握市場的變化姿態,及時地了解市場動態,提高要素稟賦結構。
結束語
綜上所述,要素稟賦結構與最優金融結構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要想構建與之相符的最優金融結構,就要了解金融體制的安排、融資者的特性、企業的產業結構以及各方面的風險。同樣,對于國家而言,要了解國家的經濟體制和經濟發展的實質,了解社會經濟發展的歷程,弄清要素稟賦結構與金融結構是否相一致,根據國家經濟的發展和體制的變化不斷對金融結構做出相應的調整,保證最優的金融結構與產業特性的相適應性。
參考文獻:
[1]張羽.創新驅動發展中的金融結構與經濟增長——最優金融結構理論視角下的中國經驗[J].宏觀經濟研究,2018(02):43-44.
[2]鄔貴紅.淺析經濟發展中的最優金融結構理論[J].時代金融,2017(07):52-53.
[3]榮明杰.金融結構發展演化的理論和最優金融結構分析[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2):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