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仕秀
摘要:大數據時代給政府工作統計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科學合理地運用大數據,有利于建立現代化服務類型的統計方式,進而有效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度。本文分析了大數據時代下政府統計的優勢及大數據時代給政府統計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概述了在大數據時代改進政府統計的相關策略,以期為我國的統計事業開創新篇章。
關鍵詞:大數據;政府統計;挑戰;機遇
1.大數據時代下政府統計的主要優勢
1.1數據的價值高且數量大
政府統計數據的來源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經過統計部門的實際統計,再對其加工處理使之成為官方統計信息資料;二是來源于各個部門或機構乃至個人的詳細行政記錄。從最初的手工統計方式到目前的電子計算機統計方式,使得統計部門獲得的統計數據數量大且可信度高。而大數據中的各項數據的實際運用率更高,還能提高不同領域間的數據共享程度。因此,在大數據的背景下,政府統計的數據價值更高且數量更大。
1.2擁有巨大的數據發展空間
填寫統計報表是目前我國政府統計采用的主要方式,而大數據的統計方式確很少使用,如互聯網統計方式。在大數據的環境中,政府統計不僅在行政記錄中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對于互聯網等方面也有較高的可行性。同時,對于過去無法實現數據化的行業也將可能實現其行業數據化。所以,大數據下的統計數據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1.3連續更新維護能力更強大
數據的采集和統計方式會對數據的連續更新維護能力產生巨大的影響。目前,政府統計的方式主要是在周期性普查的基礎上采用定期抽樣調查的方式,同時結合系統調查和重點調查的手段。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具備一定的專業規模和能力的部分企業都有特定的信息資源收集方式,即利用互聯網技術實現同階層不同地域的統計部門間的資源共享,因此,明顯提升了政府統計數據的連續更新和維護能力。
2.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政府統計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2.1沖擊職能部門,加速相關機制改革
大數據使各行各業都擁有更多的統計數據,大數據的資源利用率逐漸提高,改變了傳統的政府統計部門為數據的主體提供者和發布者的局面,因此極大地挑戰了政府統計部門的權威性。伴隨對政府開放數據的要求,大數據加速了政府透明化的進程。只有將數據作為生產資料,并且保持較高的流動性,才能有效推動經濟的發展和創新。同時,建立自由共享系統,完善服務質量。
2.2加速統計調查方法的蛻變過程,促進深化統計改革的發展
周期性普查是政府統計的主要調查方法,而大數據不僅能提高抽查樣本的隨機率和抽查對象的全面性,增加抽樣方式的靈活性,還能明顯提高抽樣結果的準確性。大數據時代的統計將逐步發展為樣本即代表總體,目前的統計調查方法要做出實質性的改變和創新。
2.3促進統計指標的調整,推動統計事業的發展
現階段的統計指標在反應社會經濟的發展情況上僅在于宏觀層面,而調查結果發布采用的固定模式導致其時效性很差,而依托大數據則可以明顯提高調查的時效性和可信度,因此大數據對傳統的統計指標產生更多的壓力和挑戰,促使其調整速度的提升,以此促進了統計指標的調整,推動著統計事業的發展。
2.4迫使統計方法的創新,保障統計服務能力的提升
大數據時代背景下的統計工作不僅是信息的簡單匯總與比較,更有專業的對潛在數據挖掘和處理分析技術。所以,進行統計方法的創新,才能使大數據的數據挖掘和處理技術更好地應用到現代統計工作中,由此保障統計服務能力的提升。
2.5推動統計數據質量的提升,開創統計事業的新篇章
統計數據的調查和收集會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所以統計數據的質量無法得到切實的保障。而大數據卻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同時,大數據還支持多方面的驗證,進一步保證了數據的質量。根據相關事實證明,利用大數據保障統計數據的質量,能有效提升統計事業的公信力度,利于統計事業開創新的篇章。
3.大數據時代改進政府統計的相關策略
3.1加速職能轉變過程,提高統計服務質量
首先,建立合理的統計機構,在設計具體的統計制度時,要有效地融合用戶的實際需要,開拓更多的數據整合渠道,采用專業化的統計分析方式。其次,對統計發布職能逐步完善,要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保障數據的采集和處理質量,建立高效的數據發布和分析體系。另外,增強社會服務職能的作用,使得政府統計工作的服務質量得到有效的提升。
3.2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標準,提升統計改革的速度
第一,使相關統計指標更加豐富,擴大統計指標以外的收集范圍,并詳細對比與現行統計指標之間的具體差異,促進現有指標的逐步完善。第二,對現有的調查方法進行及時的更新和改善,充分利用行政記錄,搜索引起等多種調查方式,實現數據采集面的擴大。第三,積極擴寬數據收集的相關渠道,如利用GPS、ETC等各種信息平臺,實現政府的其他職能部門與政府統計的有效融合,提升統計改革的速度。
3.3提高統計業務能力,創建新型的統計模式
第一,對數據處理技術進行改良,將原有的簡單數據處理方式改變為數據的挖掘處理和分析。第二,對數據統計方法進行創新,保障數據分析具有較高的時效性、關聯性和預測性。第三,重視對統計產品的研發,在保障現有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加強對新型產品的研發工作,推動新型統計模式的建立。
3.4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為各類資源安全提供保障
在大數據時代中,并不是所有資源都可以毫無限制的公開透明。相關法律法規仍然要保證各類資源的安全。因此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使得數據的采集,使用和分析具有合法性,保障信息資源能切實的服務于大眾。
參考文獻:
[1]吳立鋒,李世超.淺談大數據時代的政府服務型統計[N].中國信息報,2013-6-19.
[2]張瑜.淺議大數據時代政府統計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管理觀察(下月刊),2014(18):49-50.